時慧喆 貝廣霞 蔣忠贇
摘 ? ?要:工程實訓是本科學生培養計劃中重要的實踐教學課程之一,從指導教師的角度看,這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鍛煉學生素質的重要課程;從學生的角度看,這是強化理論知識,達到畢業要求必須要參與的課程。文章從工程實訓教學中的師生關系入手,分析影響師生關系的因素,提出可優化師生關系的建議,以期今后的工程實訓教學可以取得較好的實訓成果;使工程實訓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關鍵詞:工程實訓;師生關系;關系優化
中圖分類號:G64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002-4107(2021)07-0030-02
一、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是人與人之間一種特殊的交流協作關系,它表現為,具備豐富知識的人向渴求學習更多知識的人傳授其所掌握的知識、技能或者其他經驗的一個過程[1]。中國作為一個教育大國,從古代先賢到現代教育家,從不缺乏對師生關系的論述,在古典文學中,教師和學生的關系是親密有愛的,平等且相互尊重的,但這種平等實際上師生間蘊含著、存在著敬畏和以學生對教師尊重為前提的“師道尊嚴”式,“接受與服從”式的不平等[2]。
進入現代以后,隨著社會的發展,否認這種“不平等”的觀點出現,強調教師與學生天然的平等,國家、社會賦予教師的在教育中的主導地位被逐漸削弱,從而撼動了使教育良性運行的基礎[3-4]。師生關系出現了變化,變得疏離且不友愛,不再是伙伴式的,平等但缺乏教育性[5]。這樣可能會導致很多不良后果。
師生關系這種在教育中特殊的人與人的關系決定著教育的效果。如果教師一味迎合學生,教學中態度隨便,不能做到“傳道授業,解惑”;而個別學生不能“尊其師”“信其道”,就會導致學生不受約束,走上道德和學業的下坡路。所以,只有正確地理解和解決師生關系的問題才有利于學生成長成才。
二、工程實訓教學
工程實訓教學是重要的實踐教學課程之一,而部分學生對實驗、實訓類的教學活動較為輕視,認為只需要重視理論考試科目的成績即可,與此同時個別學生在參與工程實訓的過程中還心存疑惑,認為車工、焊工、鉗工等實訓項目與專業不相關,輕視實訓課程錯失實踐機會。之所以讓很多看似“不相關”專業的學生來參加工程技能實訓,就是為了讓學生通過實訓項目了解本專業在工程領域中的基本知識,對工業產品的基礎加工工藝流程有初步的認識,了解工業生產中常用的材料、機械結構、制造方法、控制方法、電子工業、生產管理規則等;樹立起工業生產中安全、環保、質量、成本、管理、經濟的基本概念,所以工程實訓教學出現在不同專業本科生的培養大綱中是其綜合性因素決定的。
三、工程實訓教學中師生關系的思考
(一)學生與帶班教師的關系
為了更好地管理學生,為每個班級指定一名帶班教師,帶班教師在學生實訓前對學生進行實訓說明,包括實訓期間的考勤、實訓的基本注意事項、實訓考核情況等;在實訓結束后,為所帶班級的學生批改實訓報告,匯總并錄入學生綜合成績。目前,帶班教師的存在感較低,更傾向于服務學生的通訊員,服務關系會削弱尊師重教思想存在的基礎,同時也會影響班級的班風與學風建設。“教師”是神圣的職業,不能只在稱呼上為“師”,還要在思想上視之為“師”;在工程實訓期間,“通訊員”般的帶班教師也沒有熱情主動與學生進行交流。無法及時掌握參與實訓學生的想法或者心理狀態,并且學生對教師沒有認同感和信任感。
(二)學生與各實訓指導教師的關系
不同專業的學生來參加工程實訓,其中時間最長的是4周(周六、周日休息);工程實訓教學分為五個實訓項目,每個實訓項目平均時長較短,學生和指導教師之間缺乏深入溝通、交流的機會;學生和實訓指導教師之間的關系較為冷淡;另外,由于工程實訓教學的特殊性,有時可能會需要學生做一些教學內容之外的事情,比如,打掃實訓場地衛生,搬運一些實訓所用的材料等;在特殊時期,如有教學評估、專業認證等需要學生配合工作,但部分學生認為自己是來參加實訓教學的,并沒有義務做一些其他的事情;這樣就可能導致學生和教師之間產生對立的情緒或言語上的沖突。
四、工程實訓教學中師生關系的優化
(一)學校方面:建立合理的制度保障
首先,進一步優化師資隊伍建設,為工程實訓教學選聘一些專業的教師,同時對現有的實訓指導教師進行不定期的培訓;在學校層面對實訓指導教師給予一定的制度上的傾斜,重視一線教師的意見和建議,對個別學生在實訓教學中的意見或者提出的問題,學校可以在更全面了解情況后再作出相關的決定,避免將實訓教學課程過度“服務化”;如不然學生可能會缺乏最基本的敬畏之心,有恃無恐,如果長期持續下去,工程實訓課程可能會流于形式,在學生眼中變成“隨便混混”就能通過的課程。
其次,在工程實訓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時間主要進行相關實訓項目的學習,幾乎沒有時間與實訓教師進行接觸,學生和教師接觸的時間長短決定師生關系的遠近親疏。在安排實訓教學的時候為師生提供平臺和機會進行交流,比如交流會等,從而增進師生關系中的相對平等、和諧、合作,以此提升工程實訓教學的功能與效果。
最后,對工程實訓教學后的學生可以通過適當的形式了解其意見或者建議,這就需要建立相應的反饋機制;此機制還可以對日后的工程實訓教學計劃進行調整提供合理的依據。
(二)實訓教師方面:在教學中改進教學方式并以教師為主導
首先,在實訓教學過程中,師生作為重要的參與者,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起到一個主導作用;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雖然可能限制了一些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或者創造力,但學生短時間內接觸到了較多的內容。在工程實訓教學中,在“以人為本”為中心延伸出的師生關系也要強調師生平等、互動、和諧的交流理念。
其次,實訓教師需要不斷改進實訓教學方式。傳統的實訓教學方式都是教師在現場實際講授實訓內容,學生按照教師講的內容進行操作,基本屬于單向灌輸的教學方式,這樣的方式可能有效,但與倡導的以開放、互動、交流、個性化為理念的教學方式還有一定的差距;為了彌補差距,采用其他的教學方式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參與性,例如,翻轉課堂、項目教學法、多媒體及網絡教學法等。
最后,實訓指導教師不僅要提高自身理論知識、實訓操作等方面的水平,還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給學生帶來積極的影響。實訓指導教師要努力豐富自己的知識,提升教學管理能力。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新的制造工藝、加工方法不斷地涌現,這就要求實訓指導教師要緊跟時代的步伐,不斷地了解專業領域新知識與先進技術,這樣才能在工程實訓教學中為學生提供理論支撐,提高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工程實訓課程。
(三)學生方面:提高工程實訓過程中師生關系的認識
首先,作為大學生要認識到自己在大學學習中的角色定位,不能存在被動學習的想法,在被監督的環境下學習;在重視理論課程學習的同時不能輕視實踐類課程的學習。在工程實訓過程中積極參與,認真獨立思考,發揮主觀獨立性,重視工程實訓過程中的師生關系,提高其理解和認識,在良好的師生關系下參加工程實訓課程。
其次,學生在不忽視教師優勢地位的前提下,加強自我個性化的實訓,本著教師與學生之間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甚至相互學習的理念來進行工程實訓課程。對實訓指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存在或者出現的問題,學生應在合理的途徑下坦率地指出,在與教師進行充分的交流后使問題得到解決,不能憑自己想當然的個人想法或情緒干擾教師的正常實訓教學,損害師生關系的和諧,制造輿情壓力。
最后,在工程實訓教學中,師生關系要體現出公平、和諧、包容、理解,建立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相互學習的互動模式,促進工程實訓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
五、總結
工程實訓教學中的師生關系作為一個影響實訓效果的重要因素還沒有受到重視,需要相關領導、實訓指導教師、學生的共同努力,從各個層面進行研究、改進、規范,推進其發展和建設有利于保障工程實訓教學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毋蓓蓓.基于關懷理論的師生關系研究[D].山東師范大? ? 學,2017.
[2]李長偉.師生關系的古今之變[J].教育研究,2012(8).
[3]郝文武.師生主體間性建構的哲學基礎和實踐策略[J].北? ? 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4).
[4]黃慶麗.教師權威的喪失與重建[J].教師教育研究,2016(3).
[5]王靜,隋美榮.敬畏感在師生關系中的缺失與歸位[J].教育? ? 教學論壇,201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