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娟
摘 要:隨著我國科技實力的不斷提高,信息技術在逐步發展。信息技術作為高新的科技產業,在很多領域都有卓越的貢獻,其在教育領域的作用同樣也受到了廣大師生群體的認可。其中,小學數學與信息技術的適配性極高,巧妙地使用信息技術輔助數學教學的開展能夠有效提高數學課堂效率。文章將簡單介紹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應用信息技術的意義,并對如何將其具體落實到實際教學課堂中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小學數學;信息技術;教學策略
一、 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應用信息技術的作用
(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年齡較小,在智力和思維上發展尚不完全,對于抽象的數學理論知識難以有良好的把控。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之中應當重視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能力,采取適合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習積極性,以此來提高他們的學習成效。傳統的數學教學大都采用口頭講解的教學方式,學生的思維能力本來就極為有限,自然難以從口頭的講解中理清數學的邏輯思維,極大地增強了學生的學習難度。而信息技術可以為教師提供更加豐富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不再僅僅局限在口頭講解中。
(二)輔導學生精確找到學習重點
在過往的傳統數學教學課堂上,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往往占據著主體地位,通過板書和口頭的結合講解完成數學知識的傳授。然而隨著新課改的提出,這樣的傳統方法與新課改中提倡的教育理念大相徑庭。事實證明,這樣的教學方法在講解抽象的數學理論知識時教學效果不甚理想,學生難以精確地找到學習的重點。然而借用信息技術,教師可以在多媒體設備上展示PPT,通過更加豐富多彩的展示手段標注學習的重難點,讓學生能夠更加快速地吸收所學內容,加深對學習重點的記憶。除此之外,信息技術可以使教師在教學中減少板書的時間,課堂的整體效率提高,讓教師有更多的時間向學生展示更優、更精細的內容。
(三)豐富教育教學資源
板書的教學形式在過往的幾十年中是主流的教學方法,大多數小學教師都是通過板書的輔助來完成教學。雖然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更直觀地為學生展示知識內容,但是仍然存在著不夠生動形象的缺點,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難以被調動,學生的主體性也無法發揮出來,學習能力沒有得到很好的提高,學生的思維發展也受到了一定的阻礙。然而借用信息技術我們可以有效地改善這一現狀。如今的教師在教學課堂中可以使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PPT課件或者使用教學軟件,大大增加了教學的可能性和趣味性,通過新奇的教育資源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二、 小學數學運用信息技術應遵循的原則
(一)關注教與學的互動
數學教學要求教師與學生之間保持高度的互動,只有雙方的積極配合才能有效提高數學教學的效率。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妥善落實新課標中的規定,即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同時,教師要有機地將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結合起來,不能一味地依靠信息技術來完成教學,而應當將二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從而妥善地開展教學。
(二)關注動手實踐和思維發展
在借用信息技術輔助完成數學課堂教學的同時,教師還應當重視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并且密切關注學生的思維發展和情感動向。教師在完成教學的同時可以借用信息技術設備為學生呈現更為形象化的演示,讓學生更好地把握所學知識點,能夠根據所學知識發散思維,從而舉一反三。
(三)關注信息的反饋以及調控
教師在借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的同時要注意收集學生的信息反饋,要依據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他們心理的發展,有針對性和差別性地展開教學,并制定合理的教學方針,修改教學計劃。只有時刻了解學生的思維動向,教師才能更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以此來提升學生各方面的發展空間。
三、 小學數學課堂巧用信息技術的策略
(一)發揮多媒體優勢,培養學生自主創新能力
多媒體設備作為近年來興起的教學輔助設備,其在課堂之中發揮巨大作用。多媒體設備能夠將復雜的數學概念通過直觀的圖文或者視頻等方式顯現出來,受到學生的歡迎,讓學生可以更加輕松地完成數學學習。合理地運用多媒體設備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點。同時學生對多媒體等電子設備有著天性上的好奇心理,學生受到好奇心的影響將會對數學學習更加感興趣,如此一來,對學生自主創新能力的培養提供了良好的機會,便于教師引導學生借助多媒體設備培養自主創新能力。新課標改革中強調培養學生注重知識的潛在規律,教師可以靈活發揮多媒體的優勢,將事物內在蘊含的數學問題呈現在學生眼前,引導學生觀察和思考,讓學生運用數學思維思考問題。這樣的教學方法有助于學生思維發散性的養成,培養了他們的創新能力。
(二)建立相應的激勵制度,提高教師教學水平
各個學校配備的老師不同,其教學質量自然也就有所差別。校方應當加強對教師各方面能力的培養,提倡教師積極地學習新型的教學方法,更好地學習使用信息技術,并對教師們掌握以及使用的情況進行考核和評估,促進教師們更好地掌握信息技術設備,更好地運用到教學中,給學生帶來更好的教學體驗。同時,校方對于墨守陳規,不積極配合將信息技術融入課堂的教師要有所懲戒,讓教師不斷地改進自身教學時的不足之處,強化教師的教學質量。校方可以建立系統完善的激勵制度,使得老師間形成友好的學習和競爭關系,并作用于實際教學中。學校還應當定期開展課程評比,對每一位教師的教學進行實地考察,了解教師的教學狀態和教學方式,并對其做出系統的評價,如若發現存在著問題也應當及時指出。校方可以將評比過程中表現優異的教師課堂進行攝影記錄,分享給學校所有的一線教師,讓教師之間互相學習、共同進步,并對表現優異的教師做出獎勵。
(三)利用信息技術,巧設課前引導
引導預習作為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深受教師的重視,好的引導預習能夠大大提高課堂效率與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因此教師一直都在探究更好的課前引導預習方法?;ヂ摼W技術的興起讓教師與學生、家長隨時隨地溝通成為可能。通過建立學習交流群等方式,教師可實時地對學生進行任務的布置。對于互聯網上的優秀教學資源,教師也可在第一時間內分享給學生與家長。近年來,微課的興起正是適應網絡發展的新教育產物。微課教學較傳統教學方式而言,在空間和時間上較自由,能夠讓學生隨時隨地地開展語文學習,受到了廣大師生的信賴。因此,小學老師應該充分利用微課教學的特點,借此來輔助教學,使得整堂課變得更加完整。例如教師課后可以在家長微信群中發布微課,讓學生在家中就可以依靠微課的輔助完成對知識點的鞏固和復習。通過微課,教師可以結合動畫影片等形式把課堂的核心內容展示給學生,有利于他們掌握。這種方式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其自發地學習,學生對于課堂的核心內容也能有大致的了解,大大提高了上課時的效率。教師也在與學生的共同交流中了解他們對于知識的掌握度,方便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