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雪艷
摘 要:歷史是非常重要的一門學科,教師需要對其教學活動加強重視,科學轉化學困生,確保全體學生能夠主動參與課堂學習,強化整體教學效果,確保學生能夠充分掌握歷史學習方法和學習技巧,進而實現學生歷史素養的全面提升。文章首先分析高中歷史教學中形成學困生的主要原因,然后,綜合探究高中歷史教師轉化學困生的具體策略,分別從學生興趣、認知結構、教學方式、教學情境、激勵機制、學習檔案六個方面進行具體分析,希望能夠進一步提升教學效率,使學生歷史素養能夠得到更為全面的提升。
關鍵詞:高中;歷史課程教學;學困生;轉化教育
一、 引言
高中歷史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學困生是其課堂教學的重點對象,教師必須對其進行科學轉化,確保學困生能夠更為高效的參與課堂學習,提高整體教學效果。為了進一步明確高中歷史教師對學困生進行更為有效的轉化途徑,特此進行本次研究活動,希望高中歷史教師能夠更為高效的開展課堂教學,培養學生歷史素養。
二、 高中歷史教學形成學困生的主要原因
(一)非智力因素
學生在進行歷史課堂學習時,學習動機是學生學習的主要來源,教師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對學生學習動機進行合理激發和科學培養。通過相關調查,高中學生在進行歷史學習時,普遍面臨著較大的升學壓力,學習動機具有較強的功利性,學生對歷史結構特點和知識體系缺乏興趣,導致學生在歷史學習中面臨較大的困難。而學困生在參與課堂學習時,通常很難獲得教師的表揚,進而使其學習動機存在很大的不足。其次,學生歷史學習興趣相對缺乏,在開展歷史課堂學習時,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激發是其主動參與課堂學習的重要保障。通常情況下,歷史知識點具有煩瑣性和乏味性,單一的教學方式也是導致學生對歷史課堂缺乏興趣的一個主要因素。
(二)認知結構
首先,學生在進行歷史課堂學習時,需要背誦大量歷史概念,而不同歷史概念普遍存在相同的內部結構,學生通過掌握相關要素,能夠更為深刻地理解不同概念,并對其進行合理應用。但是學困生在具體參與學習時,學習能力相對較差,很難掌握不同的歷史概念。其次,相對于初中歷史而言,高中歷史教學要求學生能夠合理概括復雜歷史事物所具有的共性特征,科學把握歷史史實。因此,高中學生在進行歷史學習時,需要對大量歷史材料進行分析,對歷史本質進行更為充分的把握。但是在具體開展教學活動時,學困生通常只能單獨判斷同類歷史史實,很難對其共同本質進行概括分析,進而導致其在歷史學習上面臨較大的困難。
三、 學困生轉化教育實施策略
(一)激發學生興趣
學生在進行歷史課堂學習時,掌握歷史知識點具有重要的價值。高中歷史教師在具體開展教學活動時,學困生理解知識點的能力相對較差,具有較高的教學難度。通常情況下,在學生具體參與歷史學習時,大部分學困生抱著破罐破摔的態度,不愿意過多思考相關知識點,也不會對其深刻內涵進行主動剖析。此時,教師需要充分發揮自身引導作用,公平對待每個學生個體,尤其需要特別關注學困生。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合理應用與歷史相關的影視劇和文學作品,確保能夠對學生歷史學習興趣進行有效激發,同時,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理解歷史發展脈絡和歷史現象,此時,教師需要深入研究教學環節,并對其進行合理設計,教師在講解相關知識點時,不僅需要具有較高的趣味性,同時還需要深入解讀知識點的具體含義,確保學生可以對各種歷史事件進行深入思考,長此以往,能夠使學生擺脫學習困境,進而提升學生學習效果。
(二)構建認知結構
學生在進行高中歷史學習時,認知能力缺乏是其出現學習障礙的主要原因,教師需要合理應用建構主義理論,引導學生基于既有知識主動建構認知,通過科學建構,對不同知識點之間的關系進行科學有效的梳理,從而實現知識體系的科學完善。所以,歷史教師在具體實施教育工作時,需要針對學生既有學習經驗進行歷史思維導圖的合理構建,確保學生能夠更為高效的理解和應用相關知識。例如,在教學“中國傳統主流思想演變”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合理構建我國傳統主流思想發展的體系,確保學生能夠更為深刻地認識中國傳統思想。在教學世界歷史時,新航路和資本主義的發展使世界文明逐漸走向一體化,進而建立了代議制,工業革命、科學改革、啟蒙運動、宗教改革、文藝復興的發展,使資本主義逐漸處于世界領先地位。而此時,明、清王朝卻在推行閉關鎖國的政策,導致我國失去轉型機會,遠遠落后于其他國家。教師通過對比相同時間內發生在國內外的歷史大事,可以使學生進一步了解時間空間和歷史基本史實之間的聯系,進而使學生進一步認識歷史整體性特征。
(三)調整教學方式
高中學生在進行歷史學習時,學困生如果想要對現有困難進行有效克服,追上其他同學學習進度,需要合理優化學習方法。所以,教師在具體實施教育活動時,需要對學生進行科學引導,確保教學能夠有效結合學習技巧和學習方法,使學生能夠進一步明確歷史知識學習中學習方法的作用。例如,教師需要對知識框架進行科學梳理,明確歷史事件發生的來龍去脈。教師在講解歷史事件時,需要引導學生對其進行深入分析,挖掘與該事件相關的其他歷史事件,同時還需要對事件發生的時間進行梳理。通過該種方式可以使學生更為清晰地認識課堂所學知識點,使學生在學習中可以舉一反三。
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有效落實參與教學,保障學生主體性,科學制定教學策略。在具體實施教育工作時,教師首先需要合理營造良好的參與氛圍,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同時還需要尊重每個學生個體,明確學困生學習時的心理需求,能夠及時發現學生學習中的點滴進步和閃光點,能夠實現學生學習信心的有效增強。通過合理構建師生關系,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及時發現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對其進行心理輔導,保證學生能夠更為高效的參與課堂學習。
其次,教師需要對其各種教學資源進行深入挖掘,針對高中歷史教材挖掘相關資源,在課堂教學中,科學引進事件場景圖、歷史漫畫、歷史人物、肖像圖,使學困生對課堂學習具有更大的興趣,同時還需要關注歷史和大眾傳媒資源之間所具有的結合點。在具體開展高中歷史教學時,教師需要科學引進歷史大事,為歷史課程教學提供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