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志杰 王杰身 唐星華
摘 要:伴隨汽車的逐步普及與其售后服務等關聯行業的迅猛推展,社會對汽車專業方面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傳統汽車行業人才培育方式已經不能夠與現今汽車發展相適應。因此,在高等職業學校中,開設及創建汽車專業人才培育是汽車行業發展中,勢在必行的一項系統工程,而中外協作辦學是高職院校教育步入國際化方向的一個重要渠道。本文以在高職院校中,引入中德協作辦學方式為切入點,依據我國汽車領域特點,對高等職業學校汽車專業人才培育模式,進行了創新方面的思考和實踐。
關鍵詞:中德合作 高職院校 汽車專業 人才培養模式創新 實踐
Practice and Thoughts on the Innovation of Sino-German Cooperative Automobile Professional Talent Training Model
Huang Zhijie,Wang Jieshen,Tang Xinghua
Abstract:With the gradual popularization of automobiles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related industries such as after-sales service, the society's demand for automobile professionals is increasing. The traditional automobile industry talent cultivation methods are no longer able to adapt to the current automobile development. Therefore,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the establishment and creation of automobile professional talent cultivation is an imperative system project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and Sino-foreign cooperation in running schools is an important channel fo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enter the direction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This article starts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Sino-German cooperative school-running method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y country's automobile field, this article has carried out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practice on the cultivation mode of automobile professionals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Key words:Sino-German coopera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utomobile major, innovation of talent training model, practice
伴隨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的飛速發展,其對于高質素復合應用型人才方面的需求逐步增大。社會對于汽車專業技術類人才的需求量也在逐步增強,對其從業質素的要求也愈加增高。高等職業院校汽車專業類原來的實教方式,及人才培育方式已經遠遠不能與時代新形勢需求相適應,亟待革新,使汽車人才培育水平得到提升。為此,我國部分高職院校與德國工業協會合作,將國外優質汽車教學方面資源、教育手法及理念予以有效引入,為國內高等職業學校汽車人才培育模式制定提供重要的依據。基于此,文中就中德協作辦學方式下,高職院校汽車專業怎樣對人才展開培育進行了相應的探討。
1 高職汽車專業中將傳統人才培育方式予以革新的必要性
高職汽車專業課程教學的最終目標,就是在對學生進行培育時,要和汽車企業實際崗位需要實現“無距離”銜接。高職院校和德資企業予以有效合作,將德國先進的“雙元制”教學模式予以有效借鑒,共同設立了一種具有全新特點的,高等職業學院汽車專業課程人才培育方式,此模式在高職汽車專業中的應用,順應了培育人才的時代新趨勢。此方式基本要則:辦學定位要和企業實際需求同步;汽車課程內容要和企業實際崗位需求同步;教學中實踐設施具體配備要和企業生產車間設施同步;師資力量中的技能要和企業專業技術具體要求相同步;高職教學體系和企業具體工作過程同步;高中汽車專業考核評價體系要和企業實際用人標準相同步。與傳統汽車實教方式相較,施行此種新教學法的優勢:突破了傳統汽車實教評價機制,解決了在汽車實教中,具體實踐操作和汽車理論專業知識能否匹配等方面的問題。尤其是通過此種先進化的教學手法與手段,既能對高職汽車專業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予以調動,對學生課程實教中的參與學習程度,與學習踴躍性予以有效激發,又能夠對學生團隊溝通、協作及對于出現問題予以有效解決等方面的能力予以有效培育。還能在有限的汽車課堂教學中,確保汽車專業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得到輕松愉悅,能夠將乏味、枯燥的汽車理論內容知識與實際操作予以有序結合,使高職生的思維邏輯認知能力獲得了發掘,又使高職生實操能力獲得了鍛煉,并使其在汽車專項新知識內容獲取方面,得到了極高的實效性;能夠將汽車理論知識內容與汽車實踐專業技能予以有效結合,將汽車專項技能方面實踐與汽車課堂實教予以有效融入,使高職生能在課堂教學中,就學習到以后到社會就業所必須具備的實操專項技能,將被動的展開學習轉變為主動的參與學習,使其實踐操作方面能力獲得有效提升。
2 高職汽車專業中德合作辦學方式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思考
2.1 高職汽車專業中德合作辦學模式下人才培育目標創新實踐
高職院校要想使學生成為具備中國,與德國兩個國家汽車專業技術中,高級汽車技術操作技能,與汽車專業技術理論水平的應用、技能與復合型人才。就需要通過向其傳授汽車專業技能與知識,為其就業及日后的職業進修奠定堅實的基礎。培育其獨立思考問題和獨立對問題予以解決方面的能力;培育其時時預備展開職業進修的理念意識;推進其心理健康與能力的發展,使學生在自身生活營造與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中,知曉對自身行為負責等方面的邏輯意識。深入來講就是讓學生在自身心理方面有所準備,在行動上能做到如下能力:其一就是專業能力方面。有目的性的、能夠獨立的有序利用專業技能與知識,達成對汽車各體系的維護和故障消除,并對其達成結果展開有效檢驗。其二就是個人能力方面。學生作為獨立性的個體,應該對生活、家庭與職業中所蘊含的發展契機、約束與要求予以有效識別,并對其展開思考與評判,構建并創設屬于自己的生活目標與道路。其三就是社會能力方面。構建與實際經歷社會關系,對他人的沖突與奉獻予以理解與體驗,理性的與他人相處。從社會能力角度來講,其中,特別重要的就是對其個人的團結心理,與社會責任感予以培育[1]。
2.2 高職汽車專業中德合作辦學模式下人才培育模式創新實踐
運用德國先進的“雙元制”汽車職業實教方式,由企業與高職院校一起對汽車企業所需要的專項人才予以培育,在三年制教學進程中,為學生創設三次在企業實習的機會:一,第一次實習(第一年實習)。學生對汽車領域及與汽車有關的基礎性專業知識內容有了初步了解,但是這些還不能將其所學習,與了解的專業知識和汽車領域實際情況進行有效連接,那么,就可以通過第一學年的實習,使其能進入汽車行業實際發展中,為自己確立明確的學習目標及自身發展方向。二,第二次實習(第二年實習)。這學期,汽車專業學生已基本能依據汽車電控構造,及具體工作原理與汽車機械,對那些總能遇到的故障問題進行判別維修,通過此次實習,將院校內所學到的理論專業內容知識,在企業實踐過程中予以應用,盡量做到和企業實際需求零距離。三,第三次實習(第三年實習)。這一年,學生已經基本上,掌握了汽車專業所應具備的專項技能,通過此次企業實習,將與自身相適合的崗位與職業予以確準,以此為以后步入社會職場做準備,并以此使自身就業及競爭方面優勢得到增強。而企業對那些在實習中,個人綜合表現良好的學生,可以直接將其留于企業內工作。上課時的教學模式可以應用項目式教學手法、實際工作導向教學手法或情境模擬式教學手法等。教師在應用“情境式教學手法”展開教學時,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將汽車企業內實際景觀導入課堂,將課堂導入到企業生產車間中,在課堂中,將汽車生產車間的情境予以再現,或者將情境依照汽車4S店的實際運營環境創設,在汽車課程教學中,將企業運營實際情境予以再現。“實際工作導向教學手法”嚴格依照服務流程和一線生產,將每項專業知識核心點通過具體實驗予以驗證,然后完成整部車的實驗,在實操中,運用與理解汽車理論內容知識,持續對學生解決問題與分析問題方面的能力進行提升。而項目式教學手法是學生與教師在汽車課程教學中,通過達成一個具體的項目而展開的汽車實教活動。在此教學中,以生為主體,教師導引,使學生學習時的創造性、自發性得到充分體現。使汽車理論知識在實踐中,得到了運用,并且在實踐中,使汽車理論知識的作用得到了證實[2]。
2.3 高職汽車專業中德合作辦學模式下評價體系的創新
高職院校人才培育水平的優劣,最終是由聘用人才的單位來做出評價的。為了增強學生在就業方面的競爭力,和其對口與有關企業緊密合作,設立了由企業汽車技術專家,與德國汽車專家一起組合構成的汽車專項考試組委會,施行教學與考試分離。在學生汽車理論課程學習完畢以后,依照德國相應等級證書要求及企業崗位的實際需求,由企業汽車專業技術專家與德國汽車專家協作命題,對學生們進行汽車理論方面的考核,同時,還要對其進行汽車專項技能實操考核,再將其日常達成任務及工單中的成績,依照相應比例加入到汽車專項課程考核整體成績中。此種全新的評價體系,對師生都起到了激勵作用。同時,學校為能更加高質量的為學生就業盡心盡力,與社會汽車相應企業公司緊密合作,歸納汽車企業與學校雙方的社會資源優勢,共同創建以訂單方式為基礎的人才培育就業訂制服務媒介平臺,使畢業學生供給,與汽車企業實際需求不相應方面的矛盾得到了有效解決[3]。
3 結語
在高等職業學院中,汽車專業技能人才方面的培育方式革新正在如火如荼的展開著,其展開過程還需要逐步完善。為了將實際職業情境予以營造,使高職生勝任本職工作方面的綜合執業能力得到培育,還需要逐步以工作目標為載體,對其進行生產方面實訓。尤其是要將中外協作辦學的優勢予以充分利用,本文以引入中德合作辦學模式為例,在此辦學模式下,對人才培育目標、培育方式及評價體系等予以有效的創新與實踐,使高職學生能夠提前對企業崗位目標任務展開體驗與認知,使其在完成具體生產目標任務中,對企業內部文化予以充分感受,并使其職業素養得到鍛煉,從而培育出更加高質量的、更加多的專業技能、技術型人才。
基金項目:2018年度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項目編號:GXGZJG2018B041)。
參考文獻:
[1]李娜,馬正軍.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職汽車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內燃機與配件,2020(17):184-185.
[2]孫明昕,董莉平.基于協同創新模式下產學研合作的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J].科技經濟市場,2020(03):126-128.
[3]李敬福,宋玲安.中德合作汽車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發明與專利,2019,16(S1):16-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