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娜娜 王小影
摘? ?要: 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職責是引導和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隊伍的專業化將為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重要的保障。選擇十三所高職院校中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進行調查研究,發現存在專業知識水平參差不齊、實踐能力不夠等問題。以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為依據,分析工作隊伍發展現狀及問題產生的原因,探尋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專業化隊伍建設。
關鍵詞: 心理健康教育教師? ?專業化建設? ?工作隊伍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一直是社會關注的問題,大部分學校通過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開展心理咨詢活動等完成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設一支專業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隊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障。縱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隊伍建設,普遍存在以下問題,如專業水平參差不齊、實踐能力不夠、從業人員無專業知識背景、入職標準不統一等,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歸根結底應提高從業人員的專業化水平。這種“專業化”不僅表現在知識呈現專業化方面,還表現在教育實踐水平的專業化和教育情感的專業化方面。
一、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隊伍發展的現狀
(一)隸屬關系不夠明確,身份定位模糊。
高職院校教育目標是培養適合社會職業需要的人才,教學活動更注重對學生專業技能的培訓,實踐性是高職教學最主要的特征。高職院校的專業課教師是主流教師,心理健康教育課屬于公共課,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屬于教學邊緣人物,受重視度不夠。從調查的十三所高職院校情況發現,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隸屬關系不夠明確,多數教師屬于學生處,即行政管理人員,主要從事學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還有個別人員屬于公共教學部門,無獨立教研室(組),身份定位模糊,經常需要從事與心理健康教育無關的工作,工作任務多且繁雜。在一定程度上分散教師專注心理健康教育的精力,造成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沒有足夠時間專注專業發展。
(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隊伍結構不合理,專業師資力量不足。
雖然高職院校均有從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師,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隊伍結構不盡合理。主要表現為:專家型教師數量較少,兼職人員和非心理學、教育學或思政相關專業的從業者所占比重較大,甚至出現個別無任何心理學相關專業知識的人員從事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情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對從業者專業性和技能性有較高要求的一項工作,因心理健康教育隊伍中教師專業素養參差不齊,缺少或者沒有心理學與教育學的專業背景,理論基礎和實踐技能相對匱乏,對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僅停留在表面,未能深入分析和判斷,以思想政治教育灌輸取代心理健康疏導,影響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質量和效果。
心理健康課程教學不僅是理論的講授,還包括心理活動的開展。在十三所高職院校中僅有6人為心理學專業畢業,23人專業分別為思想政治教育、中文、醫學(具有心理咨詢師資格證)、英語等。在心理健康活動開展過程中,無心理健康專業教育背景的教師無法順利開展活動,如心理測量量表的分析與講解、沙盤互動的解讀、心理咨詢等。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理論的傳授,而是要預防和解決學生心理可能出現的問題,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專業性強、技術性要求高的工作。在教育或咨詢過程中會反映出各種各樣的困難,這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不斷提高專業技能水平,不能讓心理健康教育流于表面。
從歷年對入學新生的心理健康篩查中不難發現,部分學生存在心理問題或者出現問題傾向。若教師不具備心理學專業知識抑或即使具備專業理論知識,但應用技能不達標,則很難從專業的角度干預和指導有心理問題的學生。
(三)專職心理健康教育師生比不達標。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規定,學校要按照師生比不低于1:4000配備心理健康教育專業教師。2011年教育部出臺的《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設標準(試行)》規定:每校配備專職教師的人數不得少于2名,同時可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配備兼職教師。但調查結果反映,部分學校師生配比不達標。在開設教育學、心理學專業的院校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配比稍顯充足,但部分院校反映專職教師人數少,以兼職居多。
(四)將心理咨詢等同于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教育教師學校地位的邊緣化導致“外行人”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理解不夠,不能準確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層含義,認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是心理咨詢,詢問學生的心理困惑,做好答疑和輔助工作。專業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不僅要具有心理健康教育專業知識還要具備專業技能和專業精神。
心理咨詢即運用心理科學的理論和方法,通過解決咨詢對象的心理問題,達到維護和增進身心健康、促進個性發展和潛能開發的目的。心理健康教育即采用教育手段使學生正確地認識自我、調控自我,增強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健全學生的人格、塑造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咨詢的工作重點在于出現問題或困惑時如何解決,教育的工作重點是通過教育活動引導或預防問題的發生,心理咨詢與心理健康教育不能相提并論。
二、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專業化建設的路徑選擇
(一)轉變傳統觀念,重新定位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工作地位。
傳統教學觀念,認為高職院校的學生只有學好專業課才能在社會工作中取得成功。導致心理健康教育課在教學課時、教學成績和教學評價方面處于明顯的劣勢地位。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應貫穿于學校教育工作的始末,課程的重要性等同于甚至高于專業課。學生如果沒有健康的心理,就不可能順利完成學業立足于社會。
建立健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長效和協調機制,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學校人才培養體系,按照師生比不低于1:4000配備心理健康教育專業教師并將除正常課程以外開展的心理咨詢接和輔導活動納入工作量計算。從調查中發現,十三所高職院校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有21人屬行政管理崗位卻從事專業技術人員的工作,根據現行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定,只能晉升管理崗位職稱,教師專業發展受阻,影響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校應尊重教師個人職業生涯發展規劃,將專業技術職務評聘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師隊伍的序列,切實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專業地位,加強選拔、配備、培養和管理。
(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隊伍的準入門檻。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專業性和實踐性特點決定了從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須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工作隊伍應以專家型教育工作者為主、兼職型為輔,提高工作隊伍的準入門檻。
首先,從業人員應具備心理學、醫學、教育學等相關學科的教育背景。特別是直接從事心理咨詢服務的教師,應具有從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學歷和專業資質。構成教師專業素養的基本因素有二:“學科知識”和“學科教學知識”。教師不僅要具備所教授學科的知識,還要具備如何教授特定學科的知識,即“學科教學知識”。但在調查中發現個別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任課教師是無心理學、教育學或醫學相關專業背景的,“學科知識”的缺失影響“學科教學知識”的實施,無疑成為阻礙隊伍專業化發展的因素。
其次,優化從業人員的年齡、學歷、職稱等結構,逐步形成專家型教師領導下的專業化隊伍。為適應大學生快速發展變化的思維方式,切實解決其在成長、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問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隊伍應以中青年教師為主,便于溝通和設身處地地理解被教育者。要明確不同層次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培養標準,規定心理健康教育者必須接受一定年限的專業知識學習和操作技能的實踐才可以申請資格證書,擁有證書才能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相關工作。
(三)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參加專業培訓的權利。
教師的專業化水平關系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進一步發展。現階段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存在專業水平不高、科研能力欠缺的現象,加之專業培訓體系不夠健全等問題制約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實施。在專職教師稀缺、兼職教師為主的現實情況下,更需要加強培訓工作。不論是專職教師還是兼職教師均有權利參加專業培訓,并應提倡和鼓勵從事學生管理工作,如輔導員、所有任課教師、系部負責人等全部參與到培訓中,為實現“全程、全員、全方位”育人努力,逐漸形成專業化、規范化的教師隊伍。
(四)建立健全有效督導體系,提高能力素質。
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專業發展應是心理健康教育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和專業精神三者發展的有機結合。專業化隊伍的建設需要健全有效的督導體系進行監督和指導。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是一項長期的專業化活動,隊伍的專業化建設需要經歷漫長的過程。制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隊伍人員學習和發展計劃,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掌握最新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規律,定期對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進行專業培訓,如案例分析、情景模擬教學等。
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要明確自身應承擔的職責,突破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專業發展的障礙,用熟悉的心理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服務學生,共同努力建設一支專業化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隊伍。
參考文獻:
[1]張華.課程與教學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12-09.
[3]康釗,萬龍.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專業發展的困境與出路[J].教師教育研究,2017(5).
[4]屈正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D].長沙:湖南農業大學,2006.
[5]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S].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s7060/201712/t20171206_ 320698.html,2017-12-04.
基金項目:安徽省教育廳2019年質量工程教學研究項目“網絡教學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的應用研究——以皖北衛生職業學院“知到APP”的使用為例”(項目編號:2019jyxm0856)和皖北衛生職業學院2018年科學研究人文社科重點項目“文化視野下高職院校教師專業發展研究”(項目編號:wbwykys201805)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