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燕
摘 要:作文是初中語文的重要教學內容之一,學生在作文中往往面臨不知道寫什么、怎么寫等問題。教師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不能只關注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一味教授寫作的套路或者模板,也要關注學生寫作興趣的提高,以興趣為激發點去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自主性,繼而整體提升初中語文作文的教學質量和效率。基于此,文章主要探討如何利用情境教學提高初中語文作文教學質量。
關鍵詞:情境教學;初中語文;作文教學
一、 引言
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歷來是初中語文這一門學科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在實際教學中,學生們存在沒興趣寫、沒內容寫、語病頻現、邏輯不通、言辭過于枯燥乏味或者華而不實等諸多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情境教學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對于寫作的興趣,并且能夠培養學生主動觀察身邊事物、積累寫作素材的習慣,同時挖掘出學生的真情實感,將其融于作文,切實提高寫作水平。
二、 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現狀
當前的語文作文教學模式和方法較為單一。教師對于作文的教學多是要求學生寫夠題目所要求的字數,讓學生課后或者其余空閑時間去死記硬背作文素材大全,然后將這些素材套進作文里;在課堂上的寫作訓練也多是布置好作文主題或者題目,口頭大概分析幾句,講明要注意切入的角度,然后讓學生開始自由發揮、自主寫作。如此枯燥乏味的教學模式和方法既不利于調動學生的興趣,也不利于學生運用文字去抒發真正的情感,做到作文有血有肉有理。
當前的語文作文教學效率和效果較為低下。作文課雖然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部分,但所占的課時少,更甚者,還存在教師占用作文課時彌補教學計劃內還未完成的其他教學內容的情況,至于原本要教授的作文則布置一個主題或者題目作為課后作業讓學生完成。這樣教師并沒有花費很多的時間或者精力引導學生去挖掘對身邊事物或者人的深刻的感受、體悟,學習如何將其融入作文,寫好作文,大大降低作文教學的效率和效果。學生只能自己摸索,對著作文主題或者題目絞盡腦汁編著老套的故事,干巴巴地東拉西扯,以湊足作文字數,如此無疑是無益于作文水平的提高。
三、 利用情境教學進行初中語文作文教學
(一)創設生活情境,積累學生的作文素材
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要重視引導學生對作文素材的積累,因為素材是作文之基礎。學生有素材,才“有話可說”,才能在寫作中洋洋灑灑。但是,積累作文素材并不是讓學生死記硬背作文素材大全,這樣的作文素材很難引發學生自己的感悟,只會讓學生將其生搬硬套進作文中毫無營養地湊字數,長此以往導致學生對作文的厭煩和抵觸。因此,教師要靈活變通,將填鴨式灌輸作文素材改變為情境式積累作文素材,引導學生回憶類似的生活情境,激發學生記憶中已有的深刻體驗,進而觸動其思緒和感情的迸發。然后學生將這種有情感體驗的作文素材運用到作文中,增強作文的真情實感。
生活中處處是作文素材,教師所要做的就是引導學生去細致觀察生活中的事物如花草樹木、鳥獸魚蟲、陰晴冷暖等,去留意身邊的人們如穿著打扮、言行舉止等,引導學生養成關注日常生活中點點滴滴的習慣,挖掘普通日常中的閃光點,細膩感悟在家庭、校園、公園等不同生活場景中的各種精彩。
同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以寫觀察日記的形式捕捉生活中的精彩瞬間,將所見所聞所感寫出來,不要求篇幅長短,只要求富有內涵和情致,如此可以強化學生對生活的感受,讓學生注重領悟現實社會的百態,逐漸開闊視野,有效積累作文素材。教師在課堂上則可以通過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生的情感,使其觸發學生寫作的沖動,把所激發的生活情感和體悟寫進作文里,讓學生的作文變得有血有肉,不再空泛生硬。
例如,教師可以運用網絡的便捷性搜索一些富有童趣的圖片比如玩騎竹馬、跳房子、跳繩等游戲的圖片,然后利用多媒體以幻燈片的形式展示出來,創設富有童趣的生活情境。這個時候,教師可以分享一下自己的童年游戲,拉近與學生們的距離,并且順其自然地詢問學生:“同學們,你們小時候都跟小伙伴們玩過哪些游戲呀,都是怎么玩的呢?愿不愿意把這些與小伙伴們玩游戲的有趣回憶寫出來跟大家一起分享呀?”然后學生們就會被激發興趣,紛紛回憶起以前的童趣時光,訴說起童年游戲和趣事,這些都是真實經歷,都可以變成學生間共享的作文素材,并且流暢地運用到作文當中去,讓作文充滿真情實感。
(二)創設文本情境,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
與小學相比,初中的學習任務更加繁重,不僅語文、數學、英語的學習難度更大了,還要學習政治、歷史、物理、化學等科目。學生進入初中學習后,面臨著中考的壓力,會逐漸忙碌于學習,沒有充足的時間和閑情逸致去接觸生活、觀察生活,更多的時間可能是用來背書做練習題等學習之事,日日如此重復,不自覺便拉遠了與生活的距離,就連時事也無暇關注,以至于對一些與生活緊密相連的事物的理解和感悟比較缺乏。
因此,學生寫作文時,很容易就陷入憑空捏造故事以湊足字數的任務式寫作的狀態當中去,這樣編造出來的故事素材,學生并沒有實際經歷和深刻體悟過,只是胡亂堆砌情節,行文間難見情感的波瀾起伏,缺乏真情實感,難以感染閱讀者,直接限制了學生的整體寫作水平。如果學生養成完成任務式虛假作文的習慣,將難以在作文上獲得大進步,進而影響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教師要精心設計一些文本情境,豐富學生的體驗,激發學生的情感,幫助學生寫出來的文章雖然不一定是精彩絕倫,但是足夠感情真摯,富有感染力。
教師可以基于初中課文創設相關的文本情境,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等教學資源,精心設計相關的豐富的課堂活動形式,營造富有感情色彩的課文所描述的具體氛圍或場景,引導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將自己帶進這一氛圍或者場景,激發學生的情感認知,從而促使學生產生想說、想寫、想表達、想分享的沖動,喚醒學生的創作欲望。如此,學生能夠在作文中做到有話可說、有情可抒,切實提高作文教學質量,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水平。
課堂活動的形式可以有很多種,例如角色扮演,演繹文本情節。教師可以基于課文,運用多媒體展示故事場景和一些切合故事情感的音樂作為輔助,渲染起相關的情感氛圍,創設出文本情景,然后學生扮演課文中的相關角色,演繹課文中的情節,幫助學生在演繹中體驗角色情感,有所感悟。演繹結束之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由發言,暢談對角色的理解、所收獲的情感或者道理。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的透徹理解,還能幫助學生在作文中加深事理情感的深度,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