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微微


摘 要:元素化合物是高中化學的重要內容。在教學中,教師既要注重基礎知識的講解,又要積極響應新課程改革的號召,將核心素養培養工作滲透其中,使學生在扎實掌握化學知識的同時,提升核心素養。本文對如何在核心素養背景下開展元素化合物教學工作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化學;元素;化合物;核心素養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1)24-0058-02
引 言
新一輪課程改革將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作為重要目標。因此,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應深入研究課程標準內容,吃透核心素養內涵,明確培養工作要求,并圍繞具體教學內容,合理做好教學規劃,保證培養工作有條不紊開展[1]。
一、借助元素化合物教學培養學生宏觀辨識素養
元素化合物是高中化學的重點內容。學生對物質的性質有大致的了解,能夠對物質進行宏觀上的分類,這對其宏觀辨識素養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化學教學中,教師應注重設計相關問題,要求學生在課堂上思考解答,以加深其認識[2]。
例1:下列是某同學對KHSO4的物質類型進行的分析,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 根據元素組成可知其為化合物
B. 因它含有鉀離子與酸根離子,所以其是鉀鹽
C. KHSO4可以稱為硫酸鹽
D. 因其含有與酸相同的元素氫,所以其可稱為酸
該題目較為基礎,主要檢驗學生能否運用所學的元素化合物知識,從宏觀角度對物質進行正確分類。因KHSO4是由多種元素構成的純凈物,屬于化合物,故A項正確;KHSO4為鹽且含有鉀元素,為鉀鹽,故B項正確;KHSO4屬于硫酸鹽,故C項正確;KHSO4電離出K+、H+、SO42-,與酸的定義不符,其不屬于酸,故D項錯誤。
二、借助元素化合物教學培養學生變化觀念素養
化學變化不僅需要一定的條件,還需要遵循一定的規律。為使學生意識到這一點,促進其變化觀念素養的提升,元素化合物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優選代表性的習題,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的氧化還原反應規律進行分析,使其在鞏固所學知識的同時,進一步提高靈活運用所學分析化學問題的能力[3]。
例2:已知I-、Fe2+、SO2、Cl-和H2O2均有還原性,在酸性溶液中還原性的順序為SO2>I->Fe2+>H2O2>Cl-,則下列反應無法發生的是(? ? ? )。
A. 2Fe3++SO2+2H2O=2Fe2++SO42-+4H+
B. I2+SO2+2H2O=H2SO4+2HI
C. 2Fe2++I2=2Fe3++2I-
D. H2O2+SO2=H2SO4
該題目是為立足氧化還原反應而設計的問題,可加深學生對氧化還原反應規律的認識與理解。判斷化學反應是否發生,可按照氧化劑的氧化性強于氧化產物的氧化性,還原劑的還原性強于還原產物的還原性這一規律進行分析。結合題目給出的已知條件,可知C項中Fe2+為還原劑,I2為氧化劑,則還原劑強弱為Fe2+>I-,與已知條件不相符,因此,該反應無法發生。
三、借助元素化合物教學培養學生證據推理素養
證據推理是高中化學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之一。元素化合物教學中,為提升學生的證據推理素養,教師應鼓勵學生學好基礎知識,儲備更多用于推理的證據,同時設計相關問題,對學生加強訓練,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證據推理能力[4]。
例3:同一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原子序數依次增大。常溫下含甲的化合物r的濃度為0.1mol/L時,溶液pH=13。同周期元素簡單離子中,乙離子的半徑最小。p和q分別是元素丙和丁的單質,其中p為淺黃色固體。上述物質的轉化關系如圖1所示(產物水已略去)。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A.原子半徑的大小關系:甲>乙>丙>丁
B.反應②的離子方程式為:Cl2+H2O?H++Cl-+HClO
C. m、n的陰離子在酸性條件下無法大量共存
D.甲、乙、丁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兩兩之間均能發生反應
該題目立足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及化合物等知識點,不但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熟練掌握程度,而且很好地鍛煉了學生的證據推理能力。根據題干描述并結合元素周期律不難推出甲、乙、丙、丁分別為Na、Al、S、Cl,則p為S,q為Cl2,r為一元強堿,為NaOH。A項,同周期從左到右,原子半徑逐漸減小,正確;B項,反應②為Cl2和NaOH的反應,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l2+2OH-=ClO-+Cl-+H2O,錯誤;C項,反應①為S和NaOH的反應,離子方程式為3S+6OH-=2S2-+SO32-+3H2O,其中在有酸的情況下,2S2-、SO32-會發生歸中反應,無法共存,正確;D項,甲、乙、丁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分別為NaOH、Al(OH)3、HClO4,相互之間可以發生反應,正確。
四、借助元素化合物教學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素養
科學探究不但能鞏固學生所學的實驗知識,而且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使其更好地掌握科學探究的思路與方法,促進其科學探究素養的提升[5]。因此,在高中元素化合物教學中,教師應做好新穎實驗情境的創設,并給學生留出一定的時間,鼓勵學生認真聯系所學,積極思考、作答,使學生能夠積累豐富的科學探究經驗,為其以后開展科學探究活動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