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智勇
摘 要:微課是一種全新的信息技術教學方式,在構建高效教學課堂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運用微課開展教學活動,可以使抽象的數學知識更加形象化和具體化,進而使學生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本文在對小學數學與微課教學相結合的意義進行闡述的基礎上,針對利用微課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成效提出了一些粗淺建議。
關鍵詞:小學數學;微課;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3?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1)20-0040-02
引 言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網絡教學工具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這也促使小學數學教學模式開始發生變化。微課具有用時少、內容短、問題闡釋得清晰等優勢。通過微課開展小學數學教學,可以有效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他們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進而提升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質效。
一、小學數學與微課相結合的意義
(一)可以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小學階段是數學學習的奠基時期,為了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有的數學教師依舊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方式,過于重視理論知識,導致數學課堂變得枯燥無味。而將微課運用于小學數學教學中,可以活躍課堂氛圍,打破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的弊端,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并把他們的學習欲望激發出來。
(二)可以提高學生的實踐水平
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以往的小學數學教學過于強調理論知識的傳授,小學數學教師往往過于重視學生的考試成績。但是這種教學觀念已不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利用微課展開教學活動,可以把枯燥的數學理論與學生的生活實踐結合起來,這不僅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還有利于培養學生運用數學思維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他們的數學實踐能力得到較大提升。
二、利用微課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成效的建議
(一)巧用微課,實施課堂導入
課堂導入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教師利用微課創設教學情境,并引導學生進入形象化的情境中,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此外,在小學數學課堂導入環節充分運用微課,能夠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提升課堂教學效果[1]。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高效的課堂教學不在于教師向學生傳授了多少知識,而是學生能否理解和運用這些知識解決問題。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知識的理解決定于他們是否獲得了學習動力,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使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產生動力,因此,教師可以充分運用微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發散思維,使相對枯燥的數學知識變得鮮活起來。
例如,在教學蘇教版二年級上冊“乘法的初步認識”一節時,教師就可以充分運用微課導入教學:“同學們,今天由數學小精靈帶領我們解決一個數學問題好不好?下面我來播放一個視頻,請同學們從中找到有價值的信息。”隨后,教師就可以把提前制作的微課播放出來:設計好的卡通形象“數學小精靈”首先登場,并和學生打招呼,然后6個小朋友逐一出場,每個小朋友都拿著2個氣球,“數學小精靈”分別對他們進行介紹并提問:“同學們,這些小朋友一共拿了多少個氣球呢?從他們身上你們可以獲得哪些數學信息?我們可以用哪些最簡單的方法解決這些數學問題呢?”學生通過觀看微視頻,使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形象化,得出了“2×6=12”的結果,“數學小精靈”這樣的卡通形象不僅激發了學生進行互動學習的欲望,還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投入課堂學習中。
(二)巧用微課,推動任務教學發展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微課資源,構建教學任務驅動模式,借助任務引導學生在數學課堂上主動探究和解決數學問題。在運用微課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微課資源營造符合學生心理需求的課堂氛圍,并為學生布置數學競爭任務,從而達到活躍課堂氛圍、推動任務教學發展的教學目的。
例如,在教學蘇教版五年級上冊“小數的認識”這一節時,教師可以利用微課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推動任務教學的發展。首先,教師可以借助現實生活中運用小數表示物品價格的例子,用電子白板呈現超市中各種物品價格的畫面,生動形象地向學生展示小數是由整數部分和小數點后的小數部分構成的。之后,教師要求學生對小數的讀法進行總結,使他們學會區分小數和整數,并把小數靈活運用于生活實際中。教師運用微課輔助教學,不僅營造了濃厚的課堂學習氛圍,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力,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完成學習任務。
(三)巧用微課,突破課堂教學重難點
在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各種活動基本是由教師主導的,學生只能被動接受數學知識,這種教學模式不僅浪費了大量的教學時間,還缺乏生動性,很容易讓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完成教學活動的過程是比較復雜的,而微課可以把數學教材中的重難點以微視頻的方式呈現出來,且內容短小精練,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規律。實踐證明,微課教學指向明確,內容更具針對性,可以有效突破教學中的重難點[2]。
例如,在教學蘇教版四年級上冊“植樹問題”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微課來推動教學活動的開展,讓學生先對“兩端要栽”問題有明確的認識,然后借助動畫向學生解釋“間隔”的含義。在微課視頻中,教師可以通過簡單的線段圖來解決植樹問題,如用三個點組成兩個線段,五個點組成四個線段,把點要比線多一個的數學規律生動形象地展示給學生,然后將其與植樹問題結合起來,這樣學生就可以掌握在種樹過程中樹的數量總會比樹之間的間隔多一個的規律。學生掌握了這個規律后,再遇到此類問題就可以很輕松地得出答案,因此,利用微課進行教學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幫助他們突破學習重難點,提高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