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沁
摘 要:幼兒美術教育中,教師要引導幼兒觀察日常生活,將生活材料作為美術創作材料,以豐富幼兒對世界和生活的認知,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從對生活材料的收集、思考和創作到動手制作,教師可以從材料的顏色和形狀入手,引導幼兒大膽進行藝術創作,激發幼兒的創造力,提高幼兒的藝術技能,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創造性思維和動手能力。教師要引導幼兒從生活中獲得創作靈感,如利用身邊的廢舊物品制作藝術作品,豐富幼兒的藝術生活。同時,教師應根據幼兒之間的差異,鼓勵幼兒獨立創作,促進幼兒的個性化發展。在教學時間充足、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可以向幼兒展示多種藝術創作形式,發掘幼兒的創造潛能,開闊幼兒的視野。基于此,本文詳細分析了生活材料在幼兒園美術活動中的實際運用。
關鍵詞:生活材料;幼兒美術;運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40-014?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1)20-0089-02
引 言
幼兒園運用生活材料開展美術活動,是培養幼兒美術素養和創造能力的重要手段,會對幼兒的未來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巧用生活材料開展幼兒美術活動,有助于培養幼兒的創新思維,提高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對幼兒身心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1]。基于此,本文具體探討了生活材料在幼兒美術活動中的運用策略。
一、生活材料在美術活動中的運用方式
(一)與實際生活相聯系
在幼兒美術活動中,生活材料對幼兒的創作表現力有很大的提升作用。在美術教育中,對材料的選擇是很重要的一環,特別是對特殊材料的運用,可以提升幼兒的興趣,激發幼兒的創作欲望[2]。自然界的物質豐富多彩,大多自然材料可以作為美術教育的材料,幼兒對這樣的材料既熟悉又新奇,并且,來自生活的材料更易喚起幼兒的熱情。
同時,家園聯系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環,家長要引導幼兒收集各種生活材料,為之后的美術活動做準備。這樣,幼兒在美術活動中就可以自主選擇自己想要的材料,充分發揮想象力,進行個性化的創作。例如,在一次活動中,筆者讓幼兒收集大量的材質多樣、形態各異的盒子。有了材料基礎,幼兒的創作激情被充分地激發出來,利用這些紙盒創作了形態各異的作品。
(二)自主創新,變廢變寶
生活材料隨處可見,在美術教育中,教師可以引導幼兒觀察廢舊生活材料,使其變廢為寶,這樣既增強了活動的趣味性,又培養了幼兒的環保意識[3]。幼兒很喜歡將自己收集的生活材料帶到幼兒園,也愿意利用它們進行美術創作,這樣有助于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讓生活材料豐富他們的創作體驗,使他們的創造需求得到滿足[4]。例如,在“有趣的毛線團”活動中,幼兒用自己帶來的毛線創作了活靈活現的小動物、小汽車;在“美麗的花瓶”活動中,幼兒用紙張、顏料裝飾不同大小和形狀的瓶子,并用這些瓶子創作了數字、時鐘和不同的動物形象模型,生動而逼真。在幼兒創作過程中,教師要注重營造活潑、輕松的氛圍,通過提問進行恰當的引導,如“你有什么發現?”“你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我們還能做什么?”從而讓幼兒利用豐富的生活材料大膽進行創作,充分鍛煉他們的創造能力和思維能力。
(三)廣泛收集生活材料
幼兒利用感性思維認識周圍的事物,產生創作靈感。因此,教師應鼓勵幼兒與家長通過多種途徑廣泛收集生活材料,獲得豐富的創作素材和靈感[5]。例如,一位幼兒從家里拿來雞蛋殼畫畫,其他幼兒看到后紛紛圍上來說:“老師,我家也有。”“我家的比他的大。”“我家的跟他的顏色不一樣。”……還有的幼兒說:“我們家有可樂瓶、好看的袋子、鉛筆、蠟燭。”這時,教師就要把握時機,鼓勵幼兒廣泛收集生活材料,比一比誰收集的多,然后指導他們用收集來的生活材料做手工、畫畫、做玩具。幼兒由此獲得的認知更加深刻和全面,既提高了對周圍事物的認知能力,也鍛煉了動手能力。
二、在美術活動運用生活材料存在的問題
(一)生活材料在美術活動中的運用過于單一
美術活動是幼兒非常喜歡的活動,可以有效調動幼兒的創作積極性和主動性,發揮幼兒的動手能力和想象力,幫助幼兒加深對事物的了解[6]。但是,在實際開展美術活動時,多數教師會根據以往的園本課程進行課程設計和材料投放,沒有結合幼兒的年齡特征和發展規律。活動缺乏創新性,材料也沒有進行有效拓展,使活動局限于“畫個畫”“做個手工”,導致活動流于形式,無法激發幼兒的創作興趣,沒有真正發揮活動的作用和價值。
(二)生活材料在美術活動中的運用缺乏科學性
一些教師沒有明確的活動目的,也沒有綜合考慮幼兒的實際情況,盲目地選擇生活材料,導致幼兒無法有效地利用這些生活材料進行美術創作,甚至有些幼兒因誤用生活材料而產生安全健康問題[7]。此外,一些重要的生活材料不能運用到其應該使用的地方,不僅造成資源的浪費,還使幼兒無法養成合理利用生活材料的習慣。
(三)在美術活動中運用的生活材料有限
在幼兒美術教育中,紙張、畫筆是比較常規的美術材料,在新的教學理念下,一些生活材料被引入幼兒美術教學中,如雞蛋殼、塑料瓶等。雖然一開始,幼兒的學習興趣很高,會積極主動地參與美術創作,但是由于教師對生活材料的認識不足,在美術教學中僅利用有限的幾種生活材料,久而久之,幼兒的創作興趣下降,甚至產生了厭煩心理。
三、生活材料在美術活動中運用的策略
(一)使用豐富多樣的生活材料
教師要讓幼兒走進大自然、親近自然,在大自然中感知和認識世界。大自然能夠為幼兒提供豐富的美術創作素材,激發幼兒的創作靈感,啟發幼兒的創新意識[8]。比如,樹墩、掉落的樹葉、不一樣的石塊,幼兒經常被這些自然事物所吸引,這些自然事物就是幼兒進行美術創作可以使用的材料。因此,教師要引導幼兒廣泛收集這些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