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指向法治意識素養培養的高中思想政治應使學生知法、懂法,使學生具有高度的法治意識和政治認同感。這就要求教師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學,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提升學生的法治意識素養,使其成長為新時代的合法公民,并為祖國的長治久安貢獻自己的力量。本文主要探討了指向法治意識素養培育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學設計,僅供參考。
關鍵詞:法治意識素養;高中思想政治;設計研究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1)02-0020-02
引 言
培養學生的法治意識是思想政治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教師應在潛移默化中培育學生的法治意識素養[1]。現階段,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法治核心素養是由政治認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識和公共參與四部分組成的。所以,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教師要將這四部分內容滲透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在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政治知識的同時,提升學生的法治意識素養。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對法治意識培養的不重視
高中階段,大部分教師并不注重培養學生的法治意識,只是一味地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及升學率。此外,教師對學生法治意識培養的不重視,也會導致學生的思想發生改變,不利于學生未來的發展。其實,若學生具備法治意識和政治認同感將對他們今后的學習與生活有積極影響。所以,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重視對學生法治意識的培養,使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2]。同時,教師要注重用真實的案件進行講解,讓學生在今后遇到此類情況時懂得如何應對。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及時解決課堂上存在的問題,使學生更好地學習思想政治知識,從而培養學生的法治意識和政治認同感。
(二)教學手段沒有與時俱進
大多數學生在上課時很難長時間集中注意力認真聽課,加上思想政治課比較枯燥,教師如果只是單純講解,就會導致學生在上課時沒有參與感,也會使學生學習到的思想政治知識十分淺薄,不能有效培養學生的法治意識。增強學生的法治意識和政治認同感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的目標之一,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時結合實踐,引導學生將法治思維融入日常生活中,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法治意識。教師在進行思想政治教學時,要遵循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具體到抽象的原則,在潛移默化中增強學生的法治意識和政治認同感。同時,教師要善于發現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與時俱進,更新自己的觀念,尋找最合適的教學方式,進而增強學生的法治意識和政治認同感[3]。
(三)對師生互動的誤解
傳統的師生互動是指教師提問、學生回答,但這并不是我們所期待的師生互動。這種片面的理解使學生與教師形成了固定的模式,長此以往,就會使學生懼怕與教師互動,更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法治意識。所以要改變傳統的互動方式,教師就需要選擇一種具有親和力的師生互動手段,讓學生更好地學習思想政治知識。同時,教師也應深入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幫助學生解決問題,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打破困境,懂得創新
(一)開展情境教學,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在思想政治課堂上,教師可以利用案例進行教學。但是,在傳統的案例教學模式中,一般是教師先給學生講解理論知識,再選取幾個典型的例子,這樣的教學活動空洞無味,不能增強學生的法治意識和政治認同感,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要懂得創新,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4]。
例如,在為學生講解“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時,教師可以采用情境教學法,讓學生進行情境演示,表演社會上存在的一些現象,之后讓學生進行判斷,思考這種行為是否正確,需要承擔什么法律責任,我們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應該怎么做。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結合現實進行思考,有助于提高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學生做出正確判斷。這樣的教學方法不但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讓學生有更加深刻的認知,避免今后出現類似現象,同時能使學生明白法治意識的重要性。此外,教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因為多媒體技術包含了文本、聲音和圖像多種功能,能夠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習思想政治知識,進而增強學生的法治意識。
(二)開展小組學習,集思廣益
在學習過程中,小組活動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學生通過小組學習,不僅能提高學習效率,還能提升合作能力。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能使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學習新的知識。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開展小組學習能讓學生進行有序的觀察、有序的分析,也能使學生有序地解決問題,進而培養學生的法治意識素養[5]。如果只是聽教師的講述,學生可能會處于一種似懂非懂的狀態,學習效率低下。而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可以和同學進行交流,從而學習他人的優點、彌補自身的不足。
課堂上,針對教師提出的問題,學習小組中的每位學生都能表達自己的看法。在小組學習活動完成后,教師可以讓各個小組派代表發言,這種方式有助于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培養學生的法治意識。這種分享式的學習方式能夠讓學生產生成就感和滿足感,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能使師生互動更加頻繁,有利于增進師生感情。小組學習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符合新時代的學習理念,能最大限度地培養學生的法治意識,使其產生強烈的政治認同感[6]。
(三)課下作業要具有開放性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采用多種方式進行教學,如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教學,讓學生感受到思想政治課的趣味性,使學生積極投入學習中[7]。當然,如果只通過讓學生聽課來培養他們的法治意識素養的是遠遠不夠的,課下的自主學習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師在布置作業時,要打破傳統的作業模式,不要布置枯燥無味的作業,而是布置一些開放性的作業,使學生真正進行思考與學習,從而在無形之中提升學生的法治意識和思想政治水平。教師將課上學習與課下學習相結合,能最大限度地增強學生的法治意識和政治認同感[8]。
例如,教師可以布置一些與法治相關的作業,讓學生課下進行分析與探討,從而培養學生的法治意識和政治認同感。這樣的作業不會使學生感到厭煩,因為這種開放性的作業能夠讓學生發散思維,進行深入思考和學習。同時,學生如果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也可以及時向教師和家長求助,從而樹立正確的法治觀念,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此外,這種開放式的作業,也非常符合學生對學習的期望,能夠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在培養法治意識的同時增強政治認同感。
結 語
法治意識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學生今后發展的“入場券”,也是立足于社會的基石,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9]。在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法治意識,要懂得創新,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使學生學習到更多的思想政治知識。同時,教師要學會引導,幫助學生產生政治認同感,培養學生的法治意識。另外,在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選擇貼近學生生活的案例,布置開放性的作業,從而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使學生的學習達到新的高度。
[參考文獻]
龔云潔.中學生法治意識核心素養培育論析[J].豫章師范學院學報,2020,35(04):80-85.
董昱麟.中職學生職業素養培育路徑探討[J].就業與保障,2020(14):95-96.
陳永良.高中生法治意識培育路徑探析:以思想政治課教學為例[J].求知導刊,2020(26):68-69.
李珍珍.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法治意識的提升方法探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0(12):47.
張方群,常翠,任林.培育中學生法治意識的路徑[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6):4-6.
江奕晨.高中思想政治課法治意識培育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20.
王曉斌.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法治意識培養研究[D].漢中:陜西理工大學,2020.
權飛.高中思想政治課中學生法治意識的培育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20.
彭伊雯.高中思想政治課培養學生法治意識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20.
作者簡介:朱翠華(1985.8—),女,江蘇南京人,本科學歷,中學一級教師,南京市優秀青年教師,獲全國賽課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