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音樂是幼兒園教學的重點科目。開展音樂活動能夠提高幼兒的智慧與精神境界,豐富幼兒的情感。當前的音樂教學中還存在諸多問題,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升。游戲化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能夠使幼兒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提升音樂素質,實現健康成長。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游戲化教學在幼兒園音樂活動中的應用。
關鍵詞:幼兒園;音樂活動;游戲化;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0-014?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1)18-0091-02
引 言
幼兒園音樂活動的開展,不僅能提高幼兒對音樂的學習興趣,還能促進幼兒音樂素質的提高。音樂屬于一門特殊的學科,實現了人類情感的表達,而音樂活動的開展,能豐富幼兒的精神世界。現階段,很多幼兒園越來越依賴在音樂活動中融入游戲化方式,借助游戲化的方式來提高幼兒的音樂學習興趣,保障音樂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一、幼兒園音樂活動中游戲與教學的關系
音樂作為幼兒園學習的重點學科,如果教學方式相對枯燥,將難以調動幼兒的學習興趣。而在當前的幼兒園音樂活動中引入游戲化的方式,能使教師在音樂教學過程中以幼兒的成長與發展為基礎,保持幼兒發展與社會要求的一致性。游戲沒有功利性,在開展的過程中,重點強調的是幼兒參與過程、表現的自主性。無論哪種學科的教學,都存在著明顯的目的性、計劃性,旨在通過各種教學活動的開展,使幼兒充分掌握學科知識與技能[1]。
幼兒音樂教學的開展,重點是使幼兒在參與音樂活動的過程中掌握某些音樂技能。在此過程中,教師起著主導性作用。在當前新型教學理念逐步深入的過程中,游戲在音樂教學中的融入,不僅豐富了音樂教學內容,還保障了音樂教學的成效。
二、幼兒音樂游戲化教學的特點
在幼兒園音樂教學中,幼兒教師如果能將游戲融入音樂教學活動中,就能充分調動幼兒的音樂學習興趣,使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各種音樂活動中。音樂活動游戲化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音樂性。在幼兒音樂游戲化教學中,音樂是核心,任何游戲的開展都需要以音樂為基礎,并通過各種游戲來保障音樂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從而使幼兒在音樂活動、游戲中感受和體驗音樂,感受音樂中所融入的情感,掌握基本的音樂要素。
(2)游戲性。幼兒的好奇心相對較強,在音樂活動中各種游戲的融入契合了幼兒在該成長階段好玩、好動的特征。教師以更為生動、有趣的方式開展音樂教學,能使音樂教學方式、形式都更為新穎,能充分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三、目前幼兒園音樂活動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理念不夠先進
幼兒音樂教學中,教學理念不夠先進是當前普遍存在的問題,而這一問題將會影響音樂教學的質量。在幼兒音樂活動中應用落后的教學理念,難以提升幼兒的音樂素質與審美能力。隨著當前人們對幼兒教學的日益重視,很多幼兒園與家長在幼兒的成長過程中更為關注幼兒的成績,對幼兒的成長、自身素質提升的關注度不足,影響了幼兒的健康成長[2]。在落后的教學理念下,一些幼兒園在開展音樂教學的過程中,常常難以保持幼兒的天性,導致幼兒在音樂活動中的學習興趣不足,長此以往必將使幼兒喪失對音樂學習的熱情。
(二)趣味性不足
一些幼兒園在開展音樂教學的過程中,缺乏對趣味性音樂活動的融入。專業幼兒教師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將關注的重點放在音樂知識的傳授方面。一些幼兒的知識接受能力十分有限,并不能在課堂上掌握教師所傳授的全部音樂知識;一些教師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將教學的重點放在歌曲的演唱方面,教學目標過于單一。音樂教學趣味性不足,導致幼兒難以在音樂活動中感受到音樂的魅力。這不僅難以調動幼兒的音樂學習興趣,還不利于提升教學質量。
(三)缺乏有效的音樂教學方式
音樂的教學方式是影響教學成果的一個關鍵因素。在一些幼兒園的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并未結合幼兒的成長特點選擇恰當的教學方式,所采用的教學方式相對單一,難以滿足新時代的要求。教師在評價幼兒音樂學習情況時,主要是通過對相關歌曲的記憶、演唱來實現的。這種單一、片面的評價方式、教學方式都會導致幼兒逐步喪失音樂學習的興趣[3]。
四、幼兒園音樂活動游戲化教學策略
(一)活動內容游戲化
幼兒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十分有限,這就要求教師在開展幼兒音樂教學的過程中,必須結合幼兒的成長特點,選擇恰當的教學與活動內容,保障這些內容符合幼兒當前的認知能力。通常情況下,幼兒園在開展音樂教學時,所涉及的內容相對較多,而內容的多樣性,可以為幼兒教師提供更多的教學素材。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為提高教學成果,往往需要添加一些創新性內容,以充分提高教學的趣味性[4]。游戲化教學要求教師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將教學活動內容游戲化。例如,歌曲《小青蛙》由于歌曲名字與青蛙有關,其歌曲內容、旋律等存在一定的趣味性。從歌曲的總體風格來看,《小青蛙》曲調歡快、朗朗上口,副歌部分還包含了青蛙的叫聲。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融入游戲,讓幼兒更為主動地參與到《小青蛙》的演唱和樂理知識的學習中。當然,教師還可以讓一些幼兒來進行角色扮演,使幼兒充分融入歌曲的學習中。
(二)活動環節游戲化
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在各個環節融入游戲元素,以保證教學活動順利開展。在音樂活動的設計環節,教師可以加入游戲因素,保障所設計的音樂活動更為有效,使幼兒在參與音樂活動的過程中,充分享受到游戲的樂趣,并潛移默化地掌握音樂知識[5]。
例如,在教學歌曲《小狗抬轎》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歌曲的旋律及歌詞,在播放第一遍音樂的過程中,鼓勵和引導幼兒根據音樂旋律來進行舞蹈的編排,并將幼兒分成多個小組進行歌唱比賽。對于舞蹈編排較好、整體表現較強的小組,教師應予以表揚,使幼兒通過舞蹈的編排充分掌握音樂的旋律,從而更好地學習音樂知識。在《小狗抬轎》歌曲中,由于歌詞中涉及了小狗與老虎的片段,針對這一部分內容,教師可以帶領幼兒進行“老虎追小狗”的游戲,進而使幼兒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享受到音樂學習的樂趣。
(三)教學方式游戲化
教學方式的選取同樣是影響音樂活動游戲化效果的關鍵因素。幼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保障教學方式的游戲化。在開展游戲化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嚴格遵循相應的規則,以保證教學活動順利進行。在開展音樂活動的過程中,規則的制訂極為關鍵,所以教師需結合音樂教學特點,制訂完善、合理的規則。在制訂規則的過程中,教師需保障其符合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且在教學時可以潛移默化地傳達給幼兒這些規則。由于幼兒的成長經歷有限,教師即使在音樂活動中融入了游戲化教學,在游戲任務、內容的制訂方面,也需要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對游戲的操作難度加以有效控制,避免幼兒出現由于游戲過于復雜難以完成的情況[6]。此外,幼兒的規則意識較弱,因此在給幼兒講解規則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循序漸進,使幼兒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充分理解規則內容,進而使音樂教學活動有序開展。
(四)教學工具游戲化
在幼兒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一般需借助相應的教學工具來完成教學任務,如圖譜與打擊樂器。在圖譜的應用過程中,幼兒可以根據圖譜更為清晰地掌握音律活動,從而充分感受音樂。通過打擊樂器的配備,幼兒可以具備更高的聲音敏感性,通過打擊來掌握音樂的節奏。幼兒必須通過動手實踐,來形成更強的韻律感、想象力。例如,在《五只小青蛙》的歌曲教學中,在第二次播放音樂的過程中,教師可以伴著節奏打拍子,隨后在音樂演奏過程中展示青蛙圖片,以便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
結 語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幼兒教育的日益重視,各所幼兒園需要加強對音樂教學模式的創新,通過開展音樂游戲化活動,來改變傳統的音樂教學方式,提高幼兒對音樂學習的熱情;通過游戲化的方式來使幼兒充分享受到音樂學習的樂趣,提高音樂教學成果。
[參考文獻]
關華玲.淺談幼兒園音樂活動游戲化的策略[J].小品文選刊:下,2015(10):99.
黃一帆.關于幼兒園音樂活動游戲化的實踐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6(10):205-206.
俞黎霞.游戲中感知“音樂”:關于幼兒園音樂活動游戲化策略的探討[J].讀寫算(教師版):素質教育論壇,2017(11):82.
王瑞紅.幼兒園音樂節奏游戲化教學的有效開展[J].讀寫算,2019(04):36.
趙久清.游戲化教學在幼兒園音樂活動中的應用[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幼兒版),2018(20):6.
林紅姑.談游戲化情境創設在幼兒園音樂教學中開展的有效途徑[J].才智,2019(09):17.
作者簡介:鐘細妹(1990.12—),女,廣東韶關人,本科學歷,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幼兒園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