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蓮
摘 要:生活和教育一直都是緊密相連的整體,讓學生在學習中將生活融入課堂,再將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這就是教學目的。初中的道德與法治課的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道德修養和法治精神,生活化的教學在其中顯得格外重要。將課堂變得生活化,有助于讓學生理解教學內容,也可以增強課堂的趣味性。教師更是要以身作則,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利用法律知識保護自己,促進學生的健康全面發展。探索了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生活化的實踐,摒棄了傳統教學中的糟粕,提出了新的教學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生活化;實踐
在我國教育的不斷改革中,教學需求也在不斷變化,生活化的理念在課堂中不斷滲透。通過生活化的教學可以讓學生意識到道德與法治的重要性和可操作性,教師也可以在制定相關教學計劃的同時不斷提升自身職業素質。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目標是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如何更好地將生活融入課堂,是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
一、將生活融入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在講解道德與法治的教學內容時,要與學生加強互動,建立具有生活氣息的學習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根據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的調研成果來看,死記硬背的“填鴨式”教學模式會讓學生對課堂內容喪失興趣,這樣的學習方式既浪費了老師的教學精力,也浪費了學生的學習時間。初中生往往都有強烈的好奇心和表達欲望,教師要在教學內容中融入與學生家庭生活或學校生活有關的素材,以此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新課導入是一堂課的重要環節,在正式開始講課時,教師可以用一個實例或一個問題來引導學生正式進入課堂。
例如,在學習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第六課“集體生活成就我”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針對校園的集體生活表達自己的看法,在學生的討論中引入“我”和“我們”的概念,引導學生學習這一課的內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確保學生處于主體地位,以學生的需求為中心,明確教學目標的同時,提高課堂的靈活性,增強課堂的趣味性。這樣的課堂環境下,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課堂知識,降低課程的學習難度,樹立正確的觀念。教師也可以在與學生的交流中了解學生的思想和心理,及時作出正確的價值引導[1]。
二、在課堂中加入生活情境的設定,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
初中的道德與法治課堂是以培養學生的道德素養和法治意識為核心,這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需求,制定不同的教學計劃,將生活情境融入課堂,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
例如,在教學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的第五課“讓友誼之樹長青”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扮演產生矛盾的朋友,并且自己思考解決辦法,或者演示成為朋友的過程,讓學生身臨其境地體驗到友誼的重要性。初中生在課堂學習中的專注力較差,自控力不足,創造生活中的情境可以加強學生在情感上的體驗,在這個過程中引導學生主動解決問題,可以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在教學八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的第四課“公民的基本義務”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播放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視頻,讓學生深入體驗視頻中人物的情感。讓學生探討視頻中公民應盡的義務,再反省自身盡到了哪些應盡的義務,以此達到提高學生法治意識,提升學生自我修養的目的。
三、建立良性的生活化關系,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
亦師亦友是師生關系中最和諧的關系,營造和諧學習氛圍的前提就是師生關系和諧。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往往是權威的、不容置疑的角色,學習教學內容時,教師主導著學生的思想,這會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學生的思考能力。學生在聽課時機械地跟隨教師,不敢提出問題,不敢提出質疑,甚至在沒有理解教學內容時也不敢提問。這樣的情況會使學生喪失學習興趣,也會讓學生對課堂內容理解不夠充分,吸收不夠全面。在優良的師生關系中,教師起到的作用往往僅限于引導。以朋友的角度去和學生相處,創設和諧輕松的課堂環境,這都會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同時也鼓勵學生有自己的思想,而不是死板僵硬地復制老師的思想[2]。
四、帶領學生參加實踐活動
理論與實踐在教學中是無法分割的,在課堂中學習道德與法治的理論知識時,教師還需要帶領學生在生活中積極參與實踐活動。這既可以讓學生充分地理解理論知識,還可以讓學生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如在教學九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的第二單元“民主與法治”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了解社區問題,參與民主監管,將課堂中的內容付諸實踐。這樣的實踐活動既可以增強課堂內容的趣味性,也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將教學內容融入生活,做到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綜上所述,教師可以通過設立情境、建立亦師亦友的師生關系以及帶領學生參加實踐活動等方式,將生活化理念滲透進課堂。這些方式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加強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實踐能力。因此,教師需要持續創新教學方法,掌握并熟練運用生活化理念,更好地完成教書育人的任務。
參考文獻:
[1]李桃.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生活化教學的探索與實踐研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6):112-113.
[2]汪海瀾.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應用探討[J].教育觀察,2019,8(30):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