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宸
[摘? ? ? ? ? ?要]? 開展課程思政是促進高校教育實現立德樹人任務的重要途徑。由于課程思政與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具有很強的共通性,兩者相輔相成。因此,在實踐中,為了進一步提高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效果,可以嘗試將課程思政融入其中,從課程思政的視角優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路徑,以此為學生的綜合發展奠定基礎。
[關? ? 鍵? ?詞]? 課程思政;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路徑
[中圖分類號]? G642?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1)20-0098-02
強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是促進高校綜合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也是提高高校教育質量的關鍵手段。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在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中,還存在一些不足,對此高校可以立足于課程思政的背景,進一步優化創新創業教育途徑,彌補過去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促進創新創業教育實效性提升,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1]。
一、課程思政與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融合的可行性
(一)兩者在人才培養目標上一致
對于創新創業教育,強調的是對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新精神進行培養,其主要目標是讓大學生經過系統的教育后,可以提高自身的創業技能、內在創新素養,從而具備適應社會發展的能力,實現高素質人才培養[2];對于課程思政教育,其主要目標是引導學生在知識學習的過程中,能形成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可以客觀、理性地學習知識、技能,從而更好地為社會服務。事實上,不管是創新創業教育,還是課程思政,都是為了學生全面發展而進行,是為了國家所需要的人才而服務,兩者具有共同促進、相互融合的作用。
(二)兩者在教育內容上相通
創新創業教育是一種提倡以未來為導向的復雜、多變性系統教育活動,在教育內容上強調對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思維、創新能力進行培養,同時還涉及職業道德教育、公德教育、法律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心理素質教育等。在課程思政中,著重培養學生的健康思想道德品質,包括誠實守信、樂于奉獻、堅持奮斗、頑強拼搏、心理教育、理想教育、道德教育等。創新創業教育和課程思政教育在內容上具有一定的共通處,這也為兩者的融合奠定了基礎。
(三)兩者在教學方法上互補
在創新創業教育中,高校需要依托各種教育方法,對學生進行培訓引導,過去空洞的說教、“填鴨式”的灌輸很難滿足學生的綜合發展需求,必須通過現代化的教育手段,實現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創新,以此保證教育效果[3]。課程思政經過多年的摸索,已經形成了一套相對規范、系統的教育體系,如情境教學、微課堂、第二課堂等,實現兩者的融合,能實現教學方法的互補,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創新創業教育效果。
二、課程思政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面臨的挑戰
(一)師資力量薄弱
創新創業教育質量與教師本身的綜合素養有極大的關聯,而從當前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實際情況看,還存在專職教師數量不足、師生比不合理的情況,有很多教師處于兼職狀態,同時這部分教師缺乏專業的創新創業教育知識,沒有創業經歷、企業家精神,難以對學生開展高效率的創新創業教育活動。高?,F有的創新創業教師隊伍綜合素質參差不齊,大多是由輔導員、就業指導教師擔任創新創業教育主體,由于創新創業教師本身缺乏開公司、辦企業的實際創業經歷,沒有創新體驗,難以為學生提供更加真實的創新創業教育指導活動。同時教師在創新創業教育中,采取的教學手段相對比較單一,缺乏針對性,當前的創新創業教育大多停留在說教上,教育內容難以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不利于學生良好發展。
(二)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比較弱
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對象是學生,學生經過系統的學習后,會對創新創業結構、邏輯架構有充分了解,這也是學生內化知識的重要過程。大學生需要在此過程中,根據學到的創業知識、技能,積極參加各種創業實踐活動,做到內化與外化的良好統一。但是就目前而言,高校大學生本身的創新創業能力很難滿足市場發展需求,首先是兩極化現象比較嚴重,有的學生受傳統觀念影響,存在“等、靠、要”的情況,加上學生缺乏抵抗風險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弱、吃苦耐勞精神弱,創業決心不強,當遇到創業失敗的情況后,就會選擇逃避。同時有的學生雖然具有很強的創業激情,但是創業成功期望過高,沒有準確定位自身的能力、才華,眼高手低,沒有充分認識到市場形勢,從而造成了創業失敗[4]。其次是學生存在比較強的功利化心理,過于看重創新創業教育帶給自己的利益,忽視了政治價值、生態價值,思想道德觀念不正確。
三、課程思政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途徑
(一)強化師資隊伍建設
教師是開展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核心。高校應該積極打造一個理論知識豐富、創業實踐經驗充足、健康道德觀念的教師團隊。首先要做好校內教師隊伍的培訓,高校要組織對創業感興趣或者是具有實際創業經驗的教師成為創新創業教育的主體,引進著名的創業導師、專家對這部分教師進行必要的理論知識培訓,同時高校還可以引導這些教師走出學校,到優秀的創新創業培訓機構進行學習,促進教師綜合能力提升。其次,高校還需要進一步增加教師的創業經驗,要依托合作企業、培訓機構,讓教師參與企業實踐,以此積累創新創業經驗[5]。此外,高校還應該鼓勵教師之間加強溝通交流,尤其是思政課教師和創新創業課教師的交流,讓教師可以在相互交流中發現自身不足,促進教師的成長。與此同時,高校還應該注重聘請高素質的創業人員為學校兼職教師,引導其為學生傳授創業經驗、創業知識,并為學生講解與創業相關的法律知識,以此提高創新創業教育的全面性。而外聘優秀兼職教師,還可以激發本校教師的競爭意識,能讓教師更加認真、負責地完成教育工作,有助于創新創業教育效果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