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婭
摘 要:聽說能力是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教學能力目標,對學生英語閱讀能力、口語能力以及語言組織能力均具有關鍵影響。現階段,在新課程教學標準的要求下,初中英語教師應將聽說能力的培養作為英語教學的重要能力,靈活應用英語教學方法,將學生的特點與個性化的培養方式結合起來,在為學生提供有效的聽說練習資源的基礎上,廣泛拓展聽說學習知識,增加學生的聽說知識儲備,也為學生后續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堅實基礎。基于此,針對初中英語課堂中聽說能力的培養方法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初中英語;聽說能力;引導性;教學實踐;方式方法
對于并非成長在以英語為母語的生長環境中的初中生,受限于中文聽說的模式,在學習英語聽說方法時,存在一定的語言轉換性困難,這種現象非常常見。在初中對學生的聽說習慣進行干涉具有更好的效果,這是因為初中生的自我控制意識初步成熟,可在學習中主動接受引導,并形成良好的英語聽說學習習慣。初中英語教師也應借助學生的此種特點,將聽說能力的培養方法落實到學生的學習細節中,結合學生的實際問題,為學生提供有效的學習意見和建議,促使學生在英語學習中養成良好的英語聽說習慣,并且可在日常學習中形成主動練習英語口語的意識,這樣方可在不間斷的練習中,強化英語聽說能力。
一、初中英語課堂中聽說能力培養的重要意義分析
1.能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
英語作為工具類語言較為常用,但實際的聽說要求并不高,如果學生或者其他社會人士從事相關工作,則需要有較高的聽說能力,除此之外,一般而言,只需要有比較好的閱讀能力即可。但從語言學習的角度分析,閱讀能力與聽說能力密不可分,如果單純地重視閱讀能力的培養,在某些學習階段,學生會出現學習瓶頸,一方面由于文字類的學習比較枯燥,學生的學習動力受挫,另一方面也與學生的聽說能力相關。為此,為了強化學生的閱讀能力,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增強學生英語學習的可持續性,初中英語教師應在日常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也只有在聽說能力的支持下,學生方可學到更多、更有趣的英語語言知識,而此類知識也可進一步作用于學生的閱讀能力,為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提供有利條件。從此角度分析,不難看出,英語學習習慣、聽說能力以及閱讀能力三者相互影響,并且密不可分,單純地偏向于培養其中的一項能力有可能影響其他能力的培養效果,基于此,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英語能力培養的均衡性,這樣方可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使其更好地促進聽說能力的提升。
2.為教師教學提供清晰的教學目標和方向
初中英語教學的最終目標是提升學生的英語成績,但英語成績的提升并非一蹴而就,也不是單純地背單詞或者練習閱讀即可做到的。現階段,初中英語課本或者課外閱讀的內容并不多,難度中等,但由于大部分初中生的英語學習能力不強,基礎知識儲備不足,導致很多學生在學習英語時,無法對教師課堂中所講內容形成清晰的認識,在課后補習或者練習時,也會出現一些方向性或者目標性的錯誤,而此類情況在教師身上也會出現。在明確了聽說能力的教學要求之后,初中英語教師可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整合課本中的教學資源,并通過使用多媒體教學工具擴展課外閱讀資源,將課本教學資源與課外閱讀資源整合起來。在這之后,教師可利用合理的方法鍛煉學生的聽說能力,此時,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語言學習基礎,學習的目標和方向也會更強。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通過準備英語聽說能力教學的資源或者其他相關材料,教師可在整合教學資源的基礎上,將聽說能力的教學過程細節化、具象化,這樣可促使英語教學目標和方向更加明確。
二、初中英語課堂中聽說能力培養的方式方法分析
1.突出聽說能力教學的情境化特點,增強學習互動性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以活動的形式開展聽說能力的教學工作,并將活動與具體的教學情境聯系起來,此類教學情境可以是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也可以是與本節課教學內容相關的創造性教學情境,但無論是真實的情境,還是模擬化的情境,均需要符合英語聽說能力課堂教學互動性的教學要求。一般而言,受限于初中生的認知能力水平和生活經驗積累,很多學生在聽說練習中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選擇合適的語言交流內容,但由于學生的詞匯量有限,英語表達時語言結構也不合理,導致聽說交流過程中的問題較多,學生的活動體驗感不佳。為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發揮課堂教學的引導作用,引導學生根據情境的具體特點選擇簡單的單詞和語言結構,將重點放在聽說練習中,先從簡單的對話開始,逐漸滲透稍微復雜的單詞和句式,這樣也符合初中生的學習認知習慣。例如,在講解“Food and Restaurants”單元內容時,首先,在課前導學階段,教師可為學生講解后續聽說練習中需要使用到的英語單詞,例如“time”“breakfast”“lunch”“supper”等,以此作為開展聽說能力教學的基礎資源,做好開展教學活動的準備工作;其次,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利用情境對話的形式要求學生完成填空類型的練習題,此類練習題應具有聽說練習的特點,上句和下句可包含一些日常交際用語。例如“Would you like milk or tea?—Yes,please/No,Im full”等。這種與生活情境相關的聽說教學活動可以有效鍛煉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也可以促使學生在聽的過程中,熟悉簡單單詞的具體用法。
2.靈活應用多媒體教學工具,提高聽說訓練質量
現階段,一些新型的教學工具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被廣泛應用,包括比較常見的多媒體投影儀教學平臺、多功能智能網絡電視等,也包括新出現的交互式一體機、立體式多媒體交互設備等。在開展英語教學活動時,教師也應靈活應用多媒體教學工具,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基礎,充分應用現有的教學資源,將課外教學資源與課內教學資源通過多媒體工具整合在一起,拓展英語聽說能力的培養,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英語學習資源。此間,教師一定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并非所有學生都適應多媒體教學方法,一些學生在此類課堂中可表現出很濃的學習興趣,但一些學生可能表現出茫然無措的心理狀態,課堂體驗感不佳。為此,教師一定要靈活應用此類教學設備,避免影響學生的課堂學習體驗。例如,在講解“My Future”單元內容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與社會發展相關的內容,包括科技產業、藝術創作等,從而為學生展示更多的創造性學習資源,此類資源與本節課的教學主題相關,可作為學生暢想未來學習或者生活的基本參考。在此基礎上,教師可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使用英語說出一些職業或者描述一些未來的生活場景。為了優化學生的課堂學習體驗感,教師在提問時應簡單明了,使用的單詞應為學生熟悉的單詞,例如“what do you want to be when you are older?”等。應用多媒體提問,學生可獲得更好的學習體驗,課堂教學節奏也會更好。
3.分層設置聽說問題,突出課堂教學的個性化
學生的能力不同,基礎知識儲備情況也存在差異,導致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無法同時獲得較好的學習體驗,為此,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英語教師應具有分層教學的意識,針對不同情況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問題,此類問題可以是情境類問題,也可以是個性化的問題,但無論是哪種問題,均需要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相適應。在聽說訓練的過程中,教師也可要求班級中成績較好的學生擔任組長,檢查小組成員的練習效果,針對一些特殊情況的學生,教師應突出反復練習方法的重要性,換言之,英語聽說能力的訓練過程即為反復性的練習過程。例如,在講解“Stay Healthy”單元內容時,首先,針對班級中基礎知識掌握不清晰的學生,教師可在聽說能力的練習中,提問學生具體單詞的讀音以及用法,例如“damage”“disabled”等。在此基礎上,教師可設置簡單的情境對話,將此類詞語應用到聽說類型的對話中,引導學生鞏固單詞的一般用法。其次,針對英語聽力問題較多的學生,教師可結合本單元的內容,在明確基本單詞含義的基礎上,為學生準備一些情境對話,對話的句子應稍長一些,這樣可有效鍛煉學生的英語語音識別能力。在此基礎上,教師應要求學生在課下反復練習情境類對話的內容,可以主動聽讀電子教學資源,也可以與同學搭配練習,以此鍛煉英語聽說能力。
三、結語
總之,本文在分析初中英語課堂中聽說能力培養的重要意義的基礎上,進一步分析了初中英語課堂中聽說能力培養的方式方法。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結合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針對學生的個性化特點,選擇合適的聽說能力培養方式。期間,教師應做好課前準備工作,無論是使用課本內容,還是應用多媒體教學工具擴展課外聽說能力的教學內容,均需要在滿足教學目標的基礎上,適應學生的實際情況。為了照顧班級中英語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使用分層教學的方法,將聽說能力的鍛煉內容與學生的基本能力水平對應起來,這樣也可強化學生課堂學習的方向感,優化學生課堂學習體驗。
參考文獻:
[1]馬有榮.淺談初中英語課堂中聽說能力的培養[J].課程教育研究,2019(51):109.
[2]張勉勵.初中英語課堂培養學生聽說能力淺析[J].校園英語,2018(4):138.
[3]張婷.初中英語課堂培養學生聽說能力的策略分析[J].新校園(中旬),2017(8):65.
注:本文系白銀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一般規劃課題“探討英語詞匯教學方式的優化”(課題立項號:BY[2020]G321號)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