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園 高波
摘要:本文以調查問卷為載體,設置含有思政特色的問題對同學的學習效果進行回訪,目的在于評價思政教育在內部控制課堂教改的實踐效果,總結教學經驗,改進和完善不足之處。
關鍵詞:內部控制理論與實務 思政教育 教學改革
本調查問卷在期末教學階段,向我校選修內部控制理論與實務的研究生定向發放,并于課程結束時統一收回,根據回收的有效調查問卷進行客觀分析,評價本次課程思政改革的執行效果。
(一)調查總體統計
本次調查問卷共發放41份,收回41份,有效填寫41份。而且調查涉及學術型、專業型研究生,問卷調查的范圍是比較全面的。如圖1.1所示。
(二)調查資料的數據分析
1.對于會計職業道德的基本規范的了解
這題的選項占比最高的是B了解,占比70.73%,對于會計專業的學生,會計職業道德的基本規范要求越來越高,對于會計職業道德也越來越重視,發生在會計行業的案件多是由于對會計職業道德的缺乏與不重視。所以目前應該加強對會計職業道德的認識了解。
其次占比高的是A非常了解和C了解一點,占比為14.63%,這說明還是要加強對會計職業道德的內容的學習,會計專業的學生要對會計職業道德的基本規范必須熟記了然于心。此題的比例如圖1.2所示。
2.通過內部控制理論與實務的課程思政改革加強了哪些職業道德
如圖1.3所示。這題占比分別為A愛崗敬業80.49%,B誠實守信92.68%,C廉潔自律90.24%,D客觀公正80.49%,E堅持準則80.49%,F提高技能68.29%,G參與管理58.54%,H強化服務48.78%,從占比情況來看,學生認為我們本課程的思政改革是比較成功的,上述都涉及到,并且學生也學到了有關知識,也反映出后續還應該加強參與管理、強化服務的內容,總體來看,通過這個問題看出本課程的思政改革內容是比較完善的。
3.內部控制理論與實務課程思政教育增加了哪些法律知識
如圖1.4所示。本題的選項占比分別為,A憲法41.46%,B勞動法63.41%,C刑法39.02%,D合同法78.05%,E物權法36.59%,F其他0%。多數的學生認為加入了合同法與勞動法,刑法、物權法、憲法等也都有加入,本課程對于法制教育的增加比例還是可以的,學生能接受的法律知識也是可以的,可能吸收的相關法制教育內容還需加強,這題的比例關系可以了解了學生對于課上一些內容的吸收情況,了解學生喜歡的是哪部分法制教育內容,再根據此項結果進行進一步的改進工作。
4.通過內部控制理論與實務的課程思政學習應該如何履行社會責任
如圖1.5所示。本題的選項占比分別為,A提高財務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及真實性占比92.68%,B加強環保意識,從我做起占比58.54%,C保障員工合法利益不受侵害占比85.37%,D積極投入到有需要的地方熱情互助60.98%,E建立健全安全保障機制,合法合規生產73.17%,F其他0%。由比例可看出學生對于本課程的思政教育的學習收獲還是比較豐富的,大多數的學生都有對于本課程的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學習收獲內容,應該如何履行社會責任,這題是多選題,且沒有正確答案,以上選項幾乎都可以作為答案,無論是提高財務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及真實性,還是加強環保意識,從我做起,又或者是建立健全安全保障機制,合法合規生產,都是需要學生自己通過教學內容總結得出。
通過問卷反饋,普遍認為本次內部控制理論與實務課程思政改革最為突出的優點是加強了會計專業學生會計職業道德操守(85.37%),另一高票數的優點反映為提高了會計專業學生法律意識(75.61%)。
這一調查問卷顯示了本次課程思政改革教學目標的完成情況,說明了本次課改在職業道德教育和法制建設方面具備一定的可行性,可以有效地通過內部控制理論與實務這門專業課來開展特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且能夠取得預期效果。
參考文獻:
[1]張思嘉.會計專業課開展課程思政的教學效果評價研究——以《會計信息化》課程為例[J].智庫時代,2019(11):278-280.
[2]李錫成.基礎會計教學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經濟師,2019(11):177-178.
[3]徐海莉.基于《會計原理》的課程思政實踐途徑探究[J].財務金融,2019(11):161.
[4]張莉.財務管理專業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的策略[J].學校黨建與思政教育,2019(609):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