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蕾
摘要:創意性思維在舞蹈編導工作中的作用十分明顯,但在專業教學中對于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并未給予必要的重視度,且培養力度不足。為此,在舞蹈編導教學期間,應不斷優化教學措施,使學生形成一定的創造性思維?;诖?,本文將舞蹈編導創造性思維能力作為主要研究內容,重點闡述培養策略,希望有所幫助。
關鍵詞:舞蹈編導? 創造性思維能力? 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J7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3359(2021)13-0090-03
舞蹈編導與舞蹈演員不同,其需要具備豐富的靈感與創作活力,且在舞蹈編導期間應富有創造能力。若缺乏創造能力,所編排的作品也將缺少靈魂,難以吸引觀眾的注意,且藝術感受欠缺。為此,舞蹈編排中創造性的作用不容小覷,在舞蹈中,演員肢體所表現的動作、表演形式與結構等均需具備一定的創造力。舞蹈編排的創造性思維對于學生來講,應具備先天條件,但經后期培養同樣能夠獲得理想效果。為此,在舞蹈教學期間,教師必須對學生創造能力以及學生思維特征等形成深入了解,以全面培養其創造性思維。由此可見,深入研究并分析培養舞蹈編導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策略非常有必要。
一、舞蹈編導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需求闡釋
舞蹈編導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需求較為多樣,要根據實際工作狀況分析其相應的需求。舞蹈編導與其他的舞蹈工作之間關系密切,但仍有所差異。對于肢體動作的規范,舞蹈編導的要求不高,但在創造性方面則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舞蹈編導中,創造性與創新性的要求較高,同樣在編劇與導演方面可體現出來。若舞蹈編導創造性思維能力不足,很容易影響舞蹈編導的特色性,使得作品缺少藝術震撼效果。
根據社會的發展需求,在對舞蹈編導創造性思維能力進行培養方面同樣具有相應需求。基于社會的發展,在舞蹈編導人才方面形成了更多需求,特別是復合型人才的培養,為此舞蹈編導的創造性思維能力也逐漸發展成對人才進行衡量的基本標準。舞蹈編導主要是對專業的編導人進行培養,而必不可少的要素就是創造性思維能力,因而必須對舞蹈編導的這一能力進行培養,以確保其能夠與社會發展客觀需求相適應。在此基礎上,通過對舞蹈編導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也能夠增強教學工作的效果。當前,舞蹈編導教學目標有所改變,而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創造性思維,同樣也是舞蹈編導學習和發展的關鍵之處。在舞蹈編導專業知識中,部分內容相對抽象,通過培養其創造性思維,可使編導通過形象思維考慮問題,進一步增強其理解專業知識的能力。
二、舞蹈編導創造性思維培養的現實意義
一方面,創造性思維為核心素質要求。舞蹈編導和有關舞蹈的工作關聯緊密,但在專業素質方面卻存在一定差異。將舞蹈編導、表現進行對比,在素質方面的要求就不同。舞蹈表演更強調對舞蹈者素質能力的培養,以保證動作規范。但對于舞蹈編導而言,在肢體動作等方面并沒有較高要求,但在編創與設計創新方面的關注度更高。為此,較之于舞蹈基礎素質,舞蹈編導專業素養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意義與作用更重要。也就是說,舞蹈編導創造性思維屬于核心素質。
另一方面,創造性思維為專業教育素質培養的最終目的。新時期背景下,現代文藝事業取得了理想的發展成就,而舞蹈也逐漸發展成為日常生活中十分重要的精神文化需求。為此,社會對于素養水平較高的舞蹈編導專業人才提出了更多需求。在培養舞蹈編導專業素質方面,其目標也有所變化,培養現代專業舞蹈編導的過程中,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是核心所在。通常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創造性思維,使其理解知識的能力得以提升,優化其綜合素質水平。此外,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可使學生創新能力增強,使其在社會市場變化中更好地應對。
三、舞蹈編導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問題研究
現階段,社會需求實時變化,人民群眾對舞蹈藝術的要求明顯提高,而且市場在舞蹈藝術形式方面的需求也隨之改變。為此,在培養專業舞蹈編導時,應保證培養方面與時代發展相吻合。現階段,很多高等院校舞蹈教師已經開始意識到教學實踐中對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要性,且在教學中靈活運用,但受傳統教學思維與模式的影響,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受到一定束縛,直接影響了培養效果。
(一)即興能力方面
即興能力是舞蹈編導所需具備能力中并最關鍵的發展能力,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藝術洞察力與表現力,且創新能力也不可或缺。然而,大部分高等院校開展舞蹈編導教學期間,教學方案更強調對學生舞蹈基礎素質的培養,亦或是對其舞蹈編創能力的培養。長此以往,即便學生的舞蹈編導能力理想且系統性突出,卻始終受思維定式影響,直接限制了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形成。
(二)空間藝術方面
舞蹈要將其審美性與藝術性表現出來,但并不僅通過肢體動作與形體美展現,而是要求融合空間有所呼應,進而營造良好的藝術氛圍,將舞蹈情感切實表達出來,增強藝術效果。所以,舞蹈編導需要具備一定的空間掌握能力,結合實際空間狀況對舞蹈動作以及隊形的變化進行編創與設計,但在學生具備動作編排能力與肢體表現能力的同時,對于舞蹈結構與空間的把控能力卻相對缺失。
(三)體驗能力方面
藝術創作以生活為靈感,無論何種形式的創作,靈感均以生活為源頭。而舞蹈屬于藝術形式,同樣以生活為源頭,是表達生活的一種形式。若在舞蹈編導期間能夠有效表達生活,就要求舞蹈編導在生活與藝術方面均有所體驗。在這種情況下,即可更好地融合藝術和生活。但在舞蹈編導專業教學實踐中,體驗教學基本處于空白狀態,學生生活體驗缺乏,影響其創作靈感,因而直接影響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效果。
(四)想象力方面
想象力是創作的動力源泉,同樣也是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核心組成。要想將創造性思維能力充分發揮出來,就一定要保證具備想象力,這也是創造中的重要環節。在舞蹈編導教學實踐中,并不存在對學生想象力培養的內容,通常只是開展規范性教育,因而難以對學生的想象力加以培養,同樣也不利于其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形成。
四、舞蹈編導創造性能力培養過程
(一)動作創編
組成舞蹈的基本元素就是動作創編,舞蹈屬于藝術,可借助人體肢體形態與動作將情感傳達出來。舞蹈中各個動作均含有動律、動態、動力和動速四個基本元素。練習舞蹈的時候,應保證動作規范且身體協調。創編舞蹈的時候也要交替使用各個身體部位,并體驗胯部、腰部、肩膀與膝蓋部位的形態交替。此外,強調身體各部位動態性配合,保證舞蹈動作更加連貫,結合舞蹈所需表達的思想,重組并編排舞蹈基本動作。
(二)舞句創編
創編舞蹈時舞句創編十分重要,需結合舞蹈思想創編舞句,并根據特定形式與邏輯編制動作。編制舞句期間,需保證動作流暢,同時也要有效傳達舞蹈所蘊含的思想。
(三)簡單舞蹈創編
對舞蹈基本動作創編及舞句創編學習后,即可形成簡單舞蹈。在創編舞蹈期間要有效融合舞蹈和具體思想,不斷完善舞蹈主題思想,對舞蹈主體加以確認。舞蹈編排類似于小說構思,需要對其開頭、結尾和高潮等部分進行有效處理,在訓練舞蹈編排方法的過程中,即可對舞蹈編排的步驟形成系統認知,使其編排積極性被有效調動,進而實現進一步創新。
五、舞蹈編導創造性能力培養策略
(一)對先進舞蹈思想與方法加以借鑒
學習舞蹈時需要先對進步的舞蹈思想與方法有效學習,特別是在對舞蹈結構設置有所理解后,應當以既有的舞蹈元素為基礎實現創新。當前,英國與日本等國家在開展舞蹈教學期間更注重舞蹈創新,而且反對模仿與學習。為此,在學習舞蹈期間需高度重視學習先進的舞蹈思想與方法,使舞蹈創造性思維能力得以增強。在學習期間也應選用合理方法,對先進國家的先進舞蹈教程詳細記錄后反思自身不足,并以此為參考,與其他國家舞蹈教學優勢結合,進一步提高舞蹈創造性思維能力,使得創造性思維建設水平得以提升。
(二)訓練分解法的運用
舞蹈編導期間對各方面的要求均相對較高,作為舞蹈專業人員需對各身體部分動作要領熟練掌握,并且可把控音樂節奏。所以說,舞蹈編導能力訓練屬于長期累積知識的過程,只有訓練才能夠實現目標。在學習期間,一般可選用訓練分解方法,強化訓練各身體關節,并開展整合訓練,為后期舞蹈編導提供必要幫助。此外,還要對學生的音樂知識與素養加以培養,使其能夠對音樂韻律及節拍有一定的了解,把握音樂風格與情感。結合音樂的不同風格與節奏編排舞蹈,編導時應當全面培養知識總結與整合的能力,使其思維能力得以增強。通過對分解法的運用,可在分項訓練中了解自身不足,并借助刻意訓練法增強舞蹈編導能力。訓練分解法的合理運用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形成舞蹈編導創造性思維,進而優化其舞蹈基礎能力與舞蹈編導創新能力。
(三)有效融合理論與實踐
舞蹈編導學習過程中,應強調基本功訓練的重要性,同時也要關注舞蹈編導訓練。只有經過訓練才可以對基本功的扎實度進行檢測。在有效結合理論和實踐的基礎上了解自身不足之處,進而采取合理的解決措施。而且,理論與實踐的融合還能夠在短時間內增強舞蹈編導水平,使其在舞蹈編導期間的創新力水平得到提高。
(四)強調理論學習重要性
雖然舞蹈屬于實操課程,但理論知識的學習也很有必要。舞蹈創編學習期間要求確定其基本概念,明確編導中所能夠使用的基礎知識,強調各基礎知識環節訓練與練習的作用,并科學整合各環節。編排動作的時候,應由單個動作過渡到整體動作,單個動作可形成舞句,經整合即可形成具備特定思想的舞蹈。這樣一來,即可對自身舞蹈編導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加以培養,創建舞蹈知識體系,并且對舞蹈編導形成獨立的見解與看法。而且,在理論知識學習過程中,也可為舞蹈事業發展瓶頸的突破提供幫助,在創作靈感不足的情況下,對基礎知識的學習與鞏固可有效汲取靈感。
(五)增強舞蹈創編積極性
舞蹈創編期間積極性十分關鍵,只有演員本身對舞蹈創編有興趣,才能夠形成學習動力,對舞蹈創編欲望有效激發,進而處于積極狀態下完成創編。此外,日常生活中可準備靈感筆記,將靈感及時記錄,即便十分微小也應收集和記錄,通過深入思考以擴大格局,更好地完成舞蹈創編活動。只有舞蹈創編積極性強才能夠保證創編活動更輕松,并提升自身創造性思維能力。
(六)模仿中創新
舞蹈編排的初始階段,模仿是十分關鍵的環節,也是舞蹈編導的重要基礎。在編導初期,必須要經歷模仿階段,使其自身想象力與創新力不斷提高,并強化其編導創新能力,利于舞蹈編導水平的提高。需要注意的是,在模仿時不應當過于刻板,而是要靈活組合舞蹈的舞句,進而在模仿期間增強創作能力。經模仿記錄并加工所形成的的靈感,以進一步優化舞蹈編導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七)文學素養水平的提升
文學素養是舞蹈編導中增強創造性思維能力的關鍵,在文學素養水平提升的基礎上,即可對古詩詞形成準確的理解,進而結合其意境對舞蹈進行編導。很多舞蹈都能夠將古詩文意境與情形展示出來,所以說,文學素養水平的提升對于舞蹈編導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增強十分重要。
綜上所述,培養舞蹈編導的創造性思維能力需要較長時間,同時也需要通過多方面和多角度完成。舞蹈創造性思維培養同樣需不斷累積與實踐,要求具備舞蹈編導基本功,對舞蹈基本理論知識、舞步與舞句等基本功予以熟練掌握,能夠有效融合基礎知識、基本功以及實際生活。舞蹈創造性思維訓練期間,要強調基本功訓練的重要性,與先進國家及地區成功的舞蹈經驗加以創新,并在日常生活中培養靈感與文學素養,經多方面共同作用,即可進一步優化舞蹈編導的創造性思維,創作優秀的舞蹈作品。
參考文獻:
[1]苗小龍.舞蹈編導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J].青春歲月,2020(24):40-41.
[2]卞崢奇.試析舞蹈編導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J].黃河之聲,2020(04):140.
[3]朱秋濤.如何培養舞蹈編導的創造性思維能力[J].才智,2017(09):247.
[4]席向鋒.探究舞蹈編導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方法[J].北方音樂,2017(08):213.
[5]吐爾地阿吉·阿不力孜.舞蹈編導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J].文藝生活·下旬刊,2019(10):92.
[6]寶海.舞蹈編導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探究[J].文藝生活·文海藝苑,2016(12):116.
[7]邸彤.淺談舞蹈編導教學中的創造性思維能力[J].青春歲月,2019(20):221.
[8]王璐.舞蹈編導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和開發研究[J].藝術科技,2015(09):283-283.
[9]田娟.高職幼師專業舞蹈教學中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J].遼寧高職學報,2007(12):9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