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敏
摘 要:學生在學校接受教育的主要單位就是班集體,班級就像學生的家一樣,學生在班級里一起學習、共同成長進步。因此,班級管理對一個班的整體風貌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隨著當下教育觀念越來越深入人心,立德樹人這一教育理念也越來越被教育領域所重視。因此,本文將結合有關內容談談如何才能在立德樹人的理念下做好班級管理。
關鍵詞:立德樹人 小學 班級管理 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6.094
學生在班集體里生活、學習,但是在與同學的交往、班級任務的分配這些活動的過程中難免會存在一些問題,這種情況下,班級管理就顯得十分重要。但是,在當下一些教師的班級管理當中,教師的管理方式非常生硬、管理存在很大的漏洞,更不要談在班級管理當中融入立德樹人這一教育理念了。但是,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樹立正確“三觀”,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階段。在這種情況下,利用立德樹人理念開展好班級管理策略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教師值得深入思考的問題。
一、增添德育班規,實行量化獎懲
在管理班級的過程中,教師最需要注意的就是班規的確立。只有將班規明確好,學生才能在日常規范中有所依據,才能規范自身的行為。同時針對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教師需要在班規中添加德育元素,將德育慢慢滲透到學生的日常學習中去。同時在班規的確立的過程中,實行量化獎懲制度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利用這種方法,學生可以明確在班級活動中哪些行為是正確的、哪些行為是不當的,并且通過獎勵制度,學生也可以意識到身邊有值得學習的典范,進而按照榜樣規范自身的行為,從而可以形成良好的班級風氣。
例如,教師可以在課余時間及時向班委和家長了解班級情況,針對過去班級中存在的不文明不和諧現象制定相關的管理制度。教師還可以對學生的儀容儀表做出規定,定時檢查學生的外觀是否符合中小學生行為規范,男同學的頭發不宜過長,女學生不允許佩戴首飾等,只有抓住日常行為的每個細節,才能在班級管理中將德育的重要性深入人心。制定好相關規定教師可以將班規展示給學生們,并要求學生在日常規范中嚴格遵循。同時,教師可以設立班內個人量化制度,細化每條規定代表的積分。到期末時,教師要根據量化記錄和考試成績對表現好的同學給予獎勵。
二、組織實踐活動,開展主題班會
同時針對小學生的特點,教師對學生的班級管理的主要場所還是應該要集中在一個時間段,開展主題班會就是給學生滲透德育理念的主要場所。同時,學生由于年齡還非常小,對于一些是非的判斷能力還非常有限,教師就要在主題班會上幫助學生明確對錯觀念。同時進行班級管理的方式是十分多樣的,教師不能停留在口頭教育上,可以采用新穎的教學方法,組織學生進行一些實踐活動。
例如,教師可以每周開一次主題班會。班會開始前,讓學生們收集發生在社會上或身邊令人感動的事跡帶到課上與大家分享,盡可能地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班會中。同時,看電影也是一種樂教樂學的方式,教師可以播放如《奇跡男孩》等具有教育意義的電影,看完讓學生們發表自己的觀影感受。
綜上所述,班集體是學生學習的一個主要單位,教師在班級的日常管理過程當中,要針對當下小學生的學習現狀,制定多樣化的班規。并在班規中滲透德育理念,在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日常行為規范的同時,也能幫助學生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念,進而為國家、社會培養優質人才。
參考文獻:
[1] 陶曉桃《立德樹人理念下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創新》,《文學少年》2021年第8期。
[2] 陳細娟《“立德樹人”理念下小學班級管理策略》,《師道(教研)》201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