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衛燕
摘 要:在學前教育中組織游戲活動,不僅可以培養幼兒良好的品格和生活習慣,而且能發展幼兒的思維,讓他們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成長。教師應開展智力游戲活動,培養幼兒想象力,開展戶外游戲活動,增強幼兒抵抗力,開展結構游戲活動,培養幼兒操作能力,開展角色游戲活動,培養幼兒社交能力。
關鍵詞:學前教育;游戲活動;綜合能力;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421;G613.7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25-0062-02
游戲是幼兒教育的重要形式,愛玩游戲也是幼兒的天性。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因地制宜,為幼兒創設合適的游戲情境,調動幼兒學習積極性,提升幼兒的交往能力,培養他們良好的行為習慣。本文從以下幾方面對如何用游戲活動提升幼兒綜合能力進行論述。
一、開展智力游戲活動,培養幼兒想象力
智力游戲是幼兒以完成一定的智力活動任務為目的的一種規則游戲,常見的智力游戲有猜謎語、編故事等。在幼兒教學中融入這類游戲活動元素,不僅能體現幼兒的主體地位,還能培養幼兒愛動腦筋的習慣。
例如,《狐貍與烏鴉》這個故事講的是一只烏鴉偷了一塊肉站在大樹上,被一只狐貍看到了,狐貍用謊言騙取了這塊肉。教師可以先用多媒體為幼兒展示狐貍、烏鴉和肉的圖片,再附上狐貍與烏鴉的聲音,讓幼兒對烏鴉與狐貍產生直觀的感受。接著,教師可先不講故事,而是讓幼兒通過觀看圖片,根據三個關鍵詞開展編故事的游戲。教師可以這樣引導幼兒:原本這塊肉是烏鴉的,最終卻變成狐貍的,猜猜它們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在幼兒們分享了自己編的故事后,教師要對幼兒的故事進行適當的評價。教師還可繼續引導:有一個著名的寓言家伊索也根據烏鴉和狐貍編了一個故事,大家想知道他講了什么故事嗎?然后,教師可利用多媒體以動畫的形式為幼兒播放《狐貍與烏鴉》的故事。
讓幼兒自行編故事的游戲,不會給幼兒的思想造成局限,可以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讓每個幼兒都享受當“作家”的感覺。為了鼓勵幼兒,教師可以給他們佩戴小紅花進行獎勵,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獲得成就感。
二、開展戶外游戲活動,增強幼兒抵抗力
一些經典的戶外游戲源于民間,并在民間代代相傳,人們喜聞樂見,如老鷹捉小雞、跳皮筋、踢毽子、打陀螺、捉迷藏等。這些戶外游戲對增強幼兒抵抗力、促進他們良好個性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引導幼兒開展戶外游戲,充實幼兒園游戲活動內容。戶外游戲可以促進幼兒綜合感知能力的發展。
例如,老鷹捉小雞這個游戲的規則就是老鷹在捉小雞的過程中,不可以接觸到雞媽媽,只能夠避開雞媽媽抓到小雞,雞媽媽則通過抱、拽、推等方式阻擋老鷹抓小雞。當雞媽媽身后的小雞被老鷹抓完之后,游戲就結束。這個游戲只有三個角色,即雞媽媽、小雞仔、老鷹,為了體現這個游戲的公平性,教師可以讓幼兒通過猜拳的形式決定自己的角色。當第一輪游戲結束后,教師再根據幼兒上一輪的角色決定他們下一輪的角色,如上次當雞媽媽的幼兒這次當老鷹,上次當老鷹的幼兒這次當小雞,上次當小雞的幼兒這次當雞媽媽,給幼兒輪流玩的機會,確保游戲的公平性,避免幼兒間產生摩擦。
幼兒在進行老鷹捉小雞這個游戲活動時,不僅要調動觀察力,集中注意力,而且要提高動作的靈活性、反應的靈敏性。但幼兒年齡較小,因此教師要加強游戲的組織與指導,發揮自身在游戲中的主導作用,確保游戲安全性的同時,鍛煉幼兒身體。
三、開展結構游戲活動,培養幼兒操作能力
結構游戲是指幼兒利用各種結構材料進行構造活動,以及反映現實生活的游戲,需要教師提供充足的材料供幼兒操作。教師所選取的材料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操作水平,還要具有游戲性,從而激發幼兒的游戲興趣。
教師可在建構區域中投放一些廢舊材料,如吸管、報紙、牛奶瓶、紙盒、核桃殼等,讓幼兒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材料,并讓幼兒利用自己選擇的材料進行結構游戲。幼兒可根據自己的喜好搭建玩具,搭建好后再向其他幼兒說明。只要仔細觀察,教師就會發現:幼兒的想象力十分豐富。有的幼兒利用廢舊材料制作了小汽車,有的幼兒利用廢舊材料搭建了火箭,還有的幼兒利用廢舊材料搭建了坦克等。幼兒在描述他們搭建的物品時,會說明自己的構思。有的幼兒根據家中的積木搭建的高樓,有的幼兒根據動畫片《黑貓警長》的警車搭建汽車。幼兒與其他幼兒交流自己的搭建成果時,能各取所長,提高交際能力。幼兒教師還可以將操作性游戲滲透到各種活動中,如在識字活動中,可以讓幼兒用木棍擺出數字的形狀,加深幼兒的印象,在體育教學中,可以讓幼兒用一張紙或者是一個球探索多種玩法等。
幼兒是游戲活動的主體,教師在指導幼兒進行結構游戲時,必須要關注幼兒的發展需要,除了考慮到他們四肢的協調發展,還要關注幼兒是否發揮了主動性和創造性。教師應通過形式多樣的結構游戲,讓幼兒在“做中學”“玩中學”,充分發揮結構游戲的多元化價值。
四、開展角色游戲活動,培養幼兒社交能力
角色游戲是幼兒通過扮演角色,運用想象,創造性地反映個人生活印象的一種游戲。很多幼兒都是獨生子女,他們自己獨處的時間比較多,在生活中缺乏合作精神,與人交往的能力也不強。而團隊協作能力和社交能力已成為當代社會選拔人才的標準之一,所以在幼兒園教育中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和社交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在學前教育階段可以通過開展一些角色游戲,幫助幼兒形成合作意識,促進幼兒之間的交流與發展。在教學中,教師會通過講故事讓幼兒學習知識和道理。為了讓幼兒更好地交流合作,教師可以選擇一個適合幼兒表演的故事,讓幼兒開展分角色扮演的游戲。
例如,《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這個故事主要講述了白雪公主被繼母安排的獵人追殺,但是心善的獵人放過了白雪公主,白雪公主在森林里遇到七個小矮人,并被收留下來。后來,惡毒的繼母發現白雪公主沒有死,于是便化作老太婆給白雪公主吃了毒蘋果,最終七個小矮人和王子救了白雪公主。這個故事情節豐富,角色也很多,有七個小矮人、王后、白雪公主、獵人和王子等角色,非常適合幼兒開展角色游戲。教師可以將幼兒分成幾組,讓他們先自行討論自己扮演的角色,再讓幼兒進行排練。在幼兒排練的過程中,教師要觀察幼兒遇到的困難并給予指點。在幼兒排練好之后,教師再選擇合適的時間讓幼兒進行表演,并邀請家長共同欣賞。當然,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教師還可以為幼兒準備相應的服裝讓幼兒進行角色扮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