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曉玲
摘 要:新一輪課程改革對課程功能、內容、結構及學生學習方式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這就意味著各學科教學要以新課改的新理念、新要求為指導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地理課程是初中課程體系中的基礎性課程,也要根據新課改要求進行相應調整,但是從現實來看,當前初中地理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影響了課程教學效果,需要采取有效舉措,真正開展符合新課改要求的初中地理教學,促進學生有效學習,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和成長打下堅實基礎。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地理;教學;措施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25-012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5.062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快速發展,對教育的要求也在發生著新變化。為了適應新時期的新需求,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就當前來看,落實素質教育的發展要求,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是新時期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落實“立德樹人”教育目標的具體體現。初中階段的地理課程是初中課程體系中的一門基礎性課程,從課程性質來說,它是義務教育階段一門兼具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基礎性課程;從課程內容來看,它立足于初中生學習能力和特點,側重于培養學生基本的地理學科核心素養,具有區域性、綜合性、思想性、生活性和實踐性的特點,對學生的全面發展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學好初中地理能為學生高中階段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所以教師要對初中地理教學予以充分重視。然而從實際情況來看,初中地理教學中存在著一些問題影響教學實效,對此教師要引起重視并且采取有效對策來解決問題,真正實現地理學科的育人功效。
一、當前初中地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不重視地理學科的學習
學生進入初中階段以后,雖然教師反復強調任何一門學科都很重要,要求學生要立足于長遠,為高中階段或以后的學習打好基礎。但是現實情況下,很多學生還是存在功利主義思想,只著眼于現實,特別是中考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很多學生對地理學習不重視,把更多的學習時間和精力都放在所謂的“重點學科”上,而在地理學習上投入的精力較少,或者“臨陣磨槍”,學習效果較差。
從學校層面看,一些學校對地理課也不太重視,師資力量得不到有效保證,很多教師課時任務較重,甚至存在“擠壓”地理課的問題,這無疑會給學生形成地理課不重要的認識,影響學生對初中地理學習的態度。
(二)教師教學的熱情不高
受學校總體情況影響,很多學校都出現了地理教師所帶班級較多的現實情況,教師教學負擔較重,難以承受,受此影響,一些教師在教學中只能疲于應對。另外,學生對地理學習的積極性不足,這勢必會打擊教師的教學熱情,影響教師的教學情緒,甚至阻礙教學進度的推進。學校評價機制對地理學科的重視程度不夠,導致地理教師在學校的評優事務中機會很少,嚴重影響教師的教學熱情。因此,很多教師對教學投入的精力和熱情嚴重不足,教學形式相對單一,針對學情缺乏有效變化和調整,導致初中地理課堂缺乏活力,自然難以吸引學生積極投入初中地理學習。
(三)學生沒有形成良好的地理學習習慣
初中地理知識和學生的生活有較為密切的聯系,需要學生有一定的生活積累或知識儲備,但是現在的初中生課外知識相對比較匱乏,特別是與地理有關的知識積累很少,所以在地理學習中難免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面對這種情況,學生需要課前按照教師要求做好預習,課上認真聽講,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課下及時復習鞏固,不懂就問。但是從學生角度來說,他們認為初中地理學習就是死記硬背即可,然而在沒有理解的前提下死記硬背是很難的,再加上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并沒有真正提升,所以在地理學習的過程中困難重重。
二、采取恰當措施,提升初中地理教學實效
義務教育階段的地理課程是培養學生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主要課程,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必修課程。針對當前初中地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教師需要采取恰當的對策予以解決,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學生未來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一)用新課改理念指導地理教學
教師的教學理念在教學中非常重要,會直接影響教師的教學行為,落實好新課改下的初中地理教學,首先要清楚新課改的要求,用新課改的新理念指導教師教學。首先,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也就是要根據初中生特點,結合初中地理課程標準的要求開展地理教學活動;其次,要立足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即要在地理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能力、區域認知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在初中階段要能夠應用地理課上所學知識來解決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引導學生學會學以致用,而不是單純對教材死記硬背。
初中地理教師要樹立主動學習和與時俱進的思想認識,主動投入新課改中,否則就會被時代發展所拋棄。初中地理教師對于新課改的主要研究還是要集中于學習和研讀新的《初中地理課程標準》,因為課程標準是開展學科教學的指南,它不僅規定了初中地理學科的性質,還對課程理念、設計思路做了較為詳盡的介紹,特別指出了初中地理課程的課程目標,即在指導學生掌握基礎性的地理知識、獲得基本的地理技能與方法的同時,了解環境與社會發展的重要關系;在培養學生的責任和愛國意識的同時,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及全球意識。這實際上就是在落實初中地理課程教學的三維目標: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有利于學生的全面成長和發展。
(二)調整教學評價機制,提升學生對初中地理學習的重視
地理學科被稱為“文科中的理科”,它兼具文科和理科課程的雙重特點,對于全面培養學生的能力有巨大作用。但是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對于地理學科的重要性還沒有深刻的認識,容易產生認識上的誤區;而部分家長對于初中教育的巨大變化也知之甚少,家長的態度有時也會影響學生對所學學科的態度。針對這種實際情況,地理教師一定要給學生反復強調地理學科的重要性,引導學生轉變認識,提高對初中地理的重視程度。為了有效引導學生,教師甚至可以從高考的選課給學生介紹學好初中地理的重要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