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聰
摘 要: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初步階段,很多知識與技能在此時需要鍛煉和培養。在小學教育中,音體美等學科由于娛樂性比較強,可以通過融入現代技術元素開展教學,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尤其是在美術教學中,為了培養學生的審美素養、藝術鑒賞和創造等能力,需要教師依據新課標培養目標的要求,構建小學美術網絡課堂教學。
關鍵詞:小學美術;網絡課堂;多媒體;互聯網+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25-017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5.085
美術教學是需要循序漸進開展的,該課程重點培養學生的精神情感、審美品質、創新發展等能力,教師在這個過程中作為引導者,為促進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美學素養、視覺文化意識,應肩負起培養新時代接班人的使命,要結合科學發展觀,在教學中融入網絡技術,積極構建小學美術網絡課堂教學,借助豐富多彩的美術教學資源,促使美術網絡課堂散發藝術的氣息。
一、建立小學美術網絡課堂教學的基本過程
建立美術網絡課堂主要通過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培養學生對美術學科的認知、探究、學習、體驗、審美和創造等能力。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可以發現、解決問題,從中獲得新思路、新方法和創新性靈感。小學美術網絡課堂教學的自主探究學習,要在多媒體、信息技術結合互聯網創設的網絡平臺環境下進行,教師要依據學生探究學習的特點,準備充足的網絡教學資源,在教學目標的指引下,通過探究學習、網絡資源、資料整合、論壇交流等方式,構建師生和信息技術的多維度自主學習空間。
建立過程主要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發動階段,學生對于美術知識的學習必須要通過直觀形象的事物切入,增強對美術的情境體驗和感悟,不斷激發學習興趣和欲望,加強對美術知識的探究和了解,明確學習目標,快速進入角色。學生借助網絡教學的優勢,如網頁瀏覽、多媒體設備等了解美術知識,在聲情并茂的情境下樂于學習和創造,培養學生的認知發展能力。第二階段是探究階段,為了幫助和促進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和協調學習,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和創新積極性,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特點,提供多元化的網絡教學資源,構建探究學習的平臺。如相關的美術教學資源要依據內容和教學目標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設計軟件或網站,以此拓展到互聯網的各個平臺中,從而開辟了學生獲取探究資源的多種渠道。在實際的探究過程中,教師要依據學生心理發展的規律和探究學習處理問題能力等方面,可開展不同形式的探究學習,如借助網絡進行自我收集、小組討論等。最后以學習成果的方式反饋到網絡課堂中來,在這個過程中可培養學生的探究、學習和審美創新等能力。第三階段是拓展實踐階段,在美術網絡課堂環境下,學生完成探究學習后,教師要利用學生反饋的美術創新成果進行效果評價,同時開展拓展實踐,鼓勵學生通過課后的網絡資源探索繼續進行再創作,并發布自己的美術作品,從而發展學生美術研究的探索學習能力。
二、借助多媒體構建網絡課堂教學
(一)明確美術學科教學特點
小學美術是融合美、智和德等教育的學科,也是一種存在于視覺審美本質的基礎教育。美術學科是將物質本身所具有的形態經過有意識的技藝加工使其成為藝術形態的過程,其內涵是以創造作品為基礎而產生的審美評價,從而促進人們對美術升華為對美術學原理的認知。從培養學生核心素養角度來講,美術素養需要以學生的美術能力為基礎,激發興趣,培養其對美術的感受、鑒賞和創造能力。從教育價值來講,美術不僅可以傳授美術學科的知識技能和提升審美能力,而且對于塑造學生人格和促進其全面發展均具有重要意義。
(二)科學運用多媒體構建網絡課堂
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發展且被不斷應用于教育領域,小學美術教育在傳統的美術手工技術教學基礎之上可融合文字、語言、實物、圖片和綜合功能等方式構建網絡課堂教學模式。教師依據美術學科的教學特點并充分結合現代信息技術,為學生構建從模仿到創作、形象到抽象的教學方式,促使美術課堂教學實現最大利用價值。因此,需要全面了解和掌握現代信息技術特點和應用功能,以更好地構建高效網絡課堂。依據網絡多媒體的功能不同將其分為四類,包含光學媒體(投影儀等)、音響媒體、聲像媒體和綜合媒體。教師要依據各媒體的不同功能科學選擇媒體教學。一是依據教學目標的不同教學方式和手段各不相同。在美術作品欣賞教學中對學生認知、情感和動作技能目標的培養可以通過投影儀、音響和錄像相結合,讓學生達到視聽享受,促進高效課堂的構建。二是依據教學內容來選擇。如在“版面設計”“套色紙版畫”等課程中,關于設計的創造過程可通過電腦模擬制作步驟或方法,可以有效節省空間,有助于學生從局部細致觀察和分析,強化了教學的重點內容,促進學生學習。三是依據學生情感需求創建情境。不同的媒體功能給學生帶來不同的情感體驗,依據學生情感需求展開教學是尊重個體發展的主要表現形式之一,借助多媒體可為學生創設優美的網絡教學情境。如在“水墨變體畫”教學中,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古典的輕音樂,幫助學生舒緩心情,發揮想象,隨著樂感進行大膽的美術創作。如在“穿穿編編”教學中,教師可播放“編花籃”的歌曲,激發學生動手操作的興趣,在歡快的歌曲中完成課堂手工作業。
三、借助互聯網優勢構建網絡課堂教學
(一)創新互聯網+美術教學模式
互聯網+美術教學模式是構建網絡課堂教學的基礎條件。美術創作來源于生活體驗,只有擁有了豐富的生活體驗的積累,創作的美術作品才能富有生命力和活力。教師要想增強學生的生活體驗,需要帶領學生走出課堂,到生活和自然中觀察、體驗和實踐。但是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學生的生活體驗只能在課堂實現,不能滿足他們好奇和探索的心理需求。借助互聯網+的優勢,將學生的生活空間和地域進行了無限擴展,為學生打開了了解和融入美術世界的大門。在這樣的環境下,小學美術課為學生構建網絡化課堂,依據學生對美術的感知、理解、應用和發展的認知規律,構建“自主探究—自覺內化—自悟升華”的互聯網學習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