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錦京 雷燕
摘 要:在學前教育中,科學教育活動是重要內容,與整體教育成效息息相關。本文首先簡單對幼兒科學探究能力進行了闡述,明確其是當前學前教育的主要任務。其次分析了幼兒科學探究活動特點,如材料的直觀化、過程的操作化等。最后重點探究了科學教育活動中培養幼兒科學能力的對策,如加強對幼兒好奇心的保護、做好指導工作、注重激發幼兒興趣等,以期實現科學教育活動目標,增強幼兒綜合能力。
關鍵詞:學前教育;科學探究能力;教育活動
中圖分類號:G61?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25-017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5.089
在社會經濟蓬勃發展的今天,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突飛猛進。與以往相比,教育界對學前教育的關注度大幅提高,并提出了培養幼兒科學研究能力的要求。但由于在傳統科學教育活動中,缺乏科學教育方式和活動開展形式,導致科學教育活動進行效果不理想,未達到預期的目標。因此,幼兒教師應積極探索行之有效的幼兒科學探究能力培養策略,這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一、幼兒科學探究能力相關概述
幼兒科學探究能力主要是指對相關現象或者事物觀察、質疑、探索的技能,在幼兒階段,此能力實際屬于一種萌芽式的研究能力,對幼兒日后學習和成長具有重要影響。幼兒科學探究能力包含多方面,具體如下:其一,在對周圍事物觀察過程中所產生的質疑。其二,通過自身感官對事物的觀察能力。其三,以行動為基礎對事物的探索能力。其四,結合觀察的特征,對事物的分類、描述等。在教育深化改革背景下,人們對幼兒科學探究能力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如何培養幼兒科學研究能力逐漸成為學前教育重要的研究課題。
二、幼兒科學探究活動的特點
(一)材料的直觀化
幼兒的身心發展還處于初步階段,對事物的觀察和思考,通常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其抽象能力是比較薄弱的。因此,要想促使科學探究活動良好開展,教師應該結合其特點進行材料的投放,明確材料呈現直觀形象的特征。在實際活動中,盡可能運用真實的材料,以降低其理解難度。
(二)過程的操作化
在幼兒探究活動中,操作化是比較顯著的特點,幼兒比較喜歡動手操作,操作過程可使其體會到快樂,感知世界,全面觀察與了解相關事物,有助于促使其科學探究能力發展。
三、學前科學教育活動中幼兒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策略
(一)不斷豐富并提升指導方法和技巧
首先,教師需要有較強的觀察力,了解幼兒活動整體的發展動態,有針對性、目的性地對幼兒進行引導,促使其朝著正確的方向探索。其次,教師需要加強與幼兒的互動,與幼兒相處應該做到平易近人,有效融入幼兒活動中,以便近距離和幼兒接觸,了解其真正的需求,促使科學教育活動高效進行。再次,教師需要主動和幼兒交流,以促使幼兒積極接受教師的指導,充分鍛煉其科學探究能力,增強活動開展效果。最后,教師需要明確幼兒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是一項長期任務,應該不斷總結指導技巧,注重指導方法的優化,做好相關反思工作,以促使活動目標早日實現。
(二)注重激發幼兒的興趣
在學前教育中,為了使幼兒對科學教育活動產生興趣,可將其與幼兒的現實生活相聯系,并引導其將科學和技術應用到生活中。比較熟悉的事物可讓幼兒產生親切感,并調動起積極性,體驗到科技帶來的便利,增強其對科技教育活動的重視度。科學教育活動既促使幼兒與幼兒、幼兒與教師之間密切交流,增進感情,又可讓幼兒產生自豪感、成就感,在與其他幼兒分享中體會喜悅,并從中發現創造的樂趣,點燃幼兒熱愛科學的火種,為幼兒科學探索能力的增強奠定基礎。
(三)保護好好奇心,激發幼兒科學探究欲望
學前教育階段,幼兒對身邊新鮮事物都充滿著較強的好奇心。因此,在科學教育活動中,教師應該注重利用幼兒這一特點,培養幼兒的科學探究能力,提升活動開展的實效性。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善于捕捉教育契機,有效發現并把握相關的科學現象,為幼兒創造輕松、愉悅、開放式的環境,使其能夠在相關的科技活動探索中放飛自我,自由翱翔在科學的世界中,從而更好地體驗科學探究的趣味性,樹立探究意識。
(四)尋找切入點,做好導入工作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學前科學教育活動中,活動的導入是初始環節,也是最關鍵的環節,對后續的活動開展效果具有直接影響。因此,在了解科學教育活動具體內容的基礎上,還需要尋找切入點,進行有趣的導入,以引起幼兒的注意力,使其產生對科學活動探索的興趣。這就需要把握導入契機,并使導入活動形式多元化,如情景導入、音樂導入、故事導入等,以促使幼兒快速進入活動探究狀態,使活動有序開展,增加幼兒的參與度,全面鍛煉其科學探究能力,培養其科學精神。導入環節,應該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結合實際的科學活動內容和特點進行選擇,為接下來活動的開展打造良好環境。
(五)將故事滲透于科學活動,營造濃厚的科學探究氛圍
為了確保學前科學教育活動良好運行,活動設計方案應與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相符。幼兒對故事充滿了濃厚的興趣,他們都比較喜歡聽故事。因此,教師可運用故事將相關科學知識滲入其中,以使幼兒集中注意力,從而激發其探索興趣,優化活動開展的效果。幼兒年齡較小,對故事充滿了濃厚的興趣,這種形式可激發幼兒的熱情,使科學探究氛圍更加濃厚,能夠集中幼兒的注意力,促使幼兒深入探討和研究,從整體上提升幼兒的探究水平。
(六)打造創新性的探索環境,鼓勵幼兒探索
環境對人的影響是不可小覷的。科學教育活動的環境能夠對幼兒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要想將科學教育活動作用最大化,培養幼兒科學探究精神、創新精神,應該加強對環境的優化,營造創新性的探索氛圍,可促進幼兒創新意識形成。例如,可設置科學活動區,粘貼形象的科技掛圖,并放置相關的科學設備與工具,如溫度計、量杯、放大鏡等,可讓幼兒逐漸形成探索意識,使其在充滿濃濃科技氣息的環境中,主動發現科學知識、探索科學知識。幼兒在喜歡的環境中,更有助于發揮潛力,獲得收獲,實現進步和成長。另外,教師還需要做好相關的鼓勵工作,使幼兒能夠勇于探索,積極思考,以便不斷提升科學探究能力。如可以采用物質獎勵與精神獎勵相結合的方式,對于表現良好的幼兒,給予小玩具的獎勵,并在全班對其進行表揚,增強其自信心,使其感受到探究的收獲,并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