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帆 馮百俠
摘?要:基于企業運營管理模式,數字經濟背景下的企業管理數字化轉型應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供應鏈管理趨于信息化、橫向一體化和物流系統數字化,二是企業生產研發逐漸模塊化、版本化、開放化,三是組織結構復雜化、信息技術不斷更新等影響企業業務流程重組,四是數據及其相關技術推動客戶關系管理精準化。
關鍵詞:數字經濟?管理轉型?制造企業
數字經濟是指以使用數字化的知識、信息作為關鍵生產要素、以現代信息網絡作為載體、以信息通信技術的有效使用作為效率提升和經濟結構優化的重要推動力的一系列經濟活動[5],具有萬物互聯化、知識智能化、數據要素化特征[6]。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上發布的報告數據顯示,我國數字經濟有效推動了GDP增長,數據資源成為驅動制造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促進數字經濟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在各國數字經濟發展戰略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一、數字經濟背景下制造企業管理轉型的必要性
中國制造業規模龐大,體系完備,但仍存許多問題。傳統制造業自主創新能力相對發達國家較弱,生產管理效率較低。只有不斷提高產品競爭力,加大自主創新能力,中國制造企業才能更好地發展壯大。根據我國“互聯網+”行動計劃的內涵,現代制造業應該與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先進技術相結合,促進制造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引導制造企業拓展國際市場。數字經濟背景下的企業管理本質特征即信息流和工作流的數字化[14],企業需對數字化工作流和信息流進行有效管控,利用物流和資金流實現數字化網絡化協同。因此加速高新數字技術與傳統制造企業管理融合迫在眉睫,管理數字化轉型成為制造企業發展的必要途徑[4]。
二、數字經濟背景下制造企業管理轉型要素
為了抓住數字經濟發展的機遇,我國制造企業全力推進設計研發、生產服務等環節的管理模式數字化轉型。數字經濟背景下,企業管理更加趨于網格模式,傳統制造企業管理轉型可以通過數字技術在企業生產制造、銷售物流、產品創新等環節的應用進行[8]。這樣企業就能改善客戶體驗、創新價值主張、提升組織效能。
基于企業運營管理模式,結合數字經濟時代背景特點,企業管理轉型涉及三個主要方面:一是供應鏈管理,建立與供應商、分銷商之間快速的合作和交流的渠道,面向供應鏈以市場的觀點對整個商務活動進行規劃、設計和實施的整體結構。供應鏈管理轉型是以信息流、物流和資金流的整合為基礎,以最低的整體成本滿足客戶的同時實現供應鏈的高效運作。二是生產與研發,關鍵在于優化生產過程、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數據及其相關技術使得信息不對稱問題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用戶的偏好成為企業產品研發的關鍵??蛻艄芾黻P系中精準化營銷模式倒逼上游生產體系發生變化,傳統制造企業的生產模式、產品設計、研發模式均應有相應的改善。三是客戶關系管理,數字經濟時代數據及其相關技術發展迅速,利用數據信息改善客戶關系管理成為關鍵。數據信息對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建立良好關系等起重要作用,有效利用數據信息改善客戶關系成為傳統制造企業管理數字化轉型的關鍵。以上三方面相互聯系協調,為企業管理數字化轉型奠定基礎。同時業務流程重組不斷對企業原有業務流程進行管理創新,則是對企業管理數字化轉型的組織保證[15]。
(一)數字經濟背景下企業供應鏈管理轉型
數字經濟時代網絡化的供應鏈平臺成為供應鏈效率提升的支撐,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先進數字化技術的逐步成熟有效解決了供應鏈上的鏈接、索引和交互等問題,實現了供應鏈不同環節的有機聯合,供應鏈效率大幅提升。
數字經濟對供應鏈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信息化、橫向一體化、物流系統數字化等方面。第一,企業供應鏈的發展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現代化信息技術和智能化等的支持。因此數字經濟背景下,企業管理轉型需要利用大數據構建系統化的現代管理體系,搭建好信息供應鏈管理平臺,以確保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信息溝通順暢。同時智能化技術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人工,不僅可以提高效率,還可以降低企業的人工成本,促進供應鏈的可持續發展[1]。第二,在傳統的管理模式下,企業為了追求資源整合往往采用縱向一體化來實現高度控制。數字經濟時代橫向一體化成為主導,企業只需抓住產品方向和市場這兩個重點,及時整合外部資源響應市場即可。橫向一體化形成了一條完整貫穿供應商、制造商和分銷商的鏈條,鏈條上所有節點的企業都需同步、協調。因此供應鏈橫向一體化程度也是影響數字經濟背景下企業管理轉型的重要因素之一。第三,數字經濟時代,線上線下交易融合交錯,物流成為企業經營中的重要環節,其數字化程度對企業交易的完成度有重要影響。企業需利用系統科學的思想和方法結合先進的數字信息技術建立適配的物流系統,使全范圍、全過程的物流活動能夠實現縱深化的管理和協調。
(二)數字經濟背景下企業生產、研發管理轉型
數字經濟給企業帶來生產技術創新的同時生產模式、產品設計、研發模式等也發生變化。
第一,生產模式趨于模塊化、柔性化。數字經濟背景下,數據及其相關技術使得信息不對稱問題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用戶的偏好成為企業產品研發的關鍵。因此,數字經濟背景下客戶管理關系中實施的精準化營銷模式倒逼上游生產變化,單一批量的生產已經無法滿足需求。為了滿足差異化需求,企業的生產需適合于定制化產品的模塊制造,生產模式逐漸柔性化。同時數字經濟降低了企業的搜索、復制、溯源以及認證等相關成本,企業可以將更多的資金投入到生產模式優化中去[8]。
第二,產品設計趨于版本化、迭代化。數字經濟時代市場需求不確定性增加,用戶識別、敏捷學習、迭代試錯成為企業適應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的重要能力[13]。迭代創新模式增加了企業發展戰略的多樣性,也降低了資源稟賦約束[12]。迭代化的生產節奏有利于企業及時地適應供需兩端的需求與發展,更加精確地感知新變化、把握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