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霞 吳春芳
摘 要:用好“學習強國”平臺豐富的思政資源,能夠提升高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質量。文章首先對“學習強國”平臺進行了概述,其次分析了基于“學習強國”平臺開展高職大學生思政教育的意義,并闡述了“借助平臺資源構建虛擬社交思政教育社群”、“線上線下一體活動豐富平臺思政資源系統”和“對接平臺主流媒體獲取思政學習實時資源”三種具體的教育教學途徑,最后提出了教育實施的保障措施。
關鍵詞:學習強國; 思政資源; 高職大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006-3315(2021)10-158-002
1.“學習強國”平臺概述
“學習強國”平臺是一款由中宣部主管的新型宣傳媒介,以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新時代精神宣傳教育為目標,契合“互聯網+”時代受眾的網絡化、移動化、信息化、快捷化資訊獲取習慣,為社會大眾傳播高效便捷的社會主義正能量思想內容。“學習強國”平臺于2019年1月1日正式上線,由手機APP端和PC端兩個終端組成,方便受眾通過不同的渠道獲取學習資源。平臺主要分為“強國通”、“百靈”、“學習”、“電視臺”、“電臺”五大模塊,各模塊又設置了形式多樣的資訊獲取、交互學習、主題視頻等功能。受眾可以通過“學習強國”載體方便地獲取權威性、專業性和多元化的政治、經濟、文化、民生、思想資訊。近年來,“學習強國”平臺被逐漸引入思政教育教學領域,成為高職院校思政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豐富資源庫。
2.基于“學習強國”開展高職大學生思政教育的意義
2.1推動新媒體時代思政教育改革
新媒體時代,高職大學生接收資訊的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傳統的口口相傳、手機短信、移動電話方式逐漸轉變為基于移動網絡的快捷傳播方式,且這種方式儼然已經成為高職大學生喜聞樂見的資訊獲取途徑。“學習強國”平臺即是一款基于移動網絡的資訊傳播平臺,它的設計和應用特點符合新媒體時代高職大學生獲取資訊的習慣,很多資訊內容也與高職思政課程的內容相契合,因此,基于“學習強國”平臺實施高職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借助了新媒體時代移動互聯傳播學習資訊的優勢和特點,符合新媒體時代高職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趨勢。值得注意的是,越來越多的高職院校已經意識到“學習強國”平臺在高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通過探究和嘗試多元化的改革形式推動“學習強國”平臺思政資源在高職大學生思政教育中的應用。
2.2推廣高職思政教育社交化傳播
移動互聯網時代,高職大學生習慣于借助移動APP形成自己的虛擬社交圈,大量的高職大學生社交活動也從線下轉移到線上虛擬空間,大大提升了社交的效率、呈現形式和感知體驗,這是移動互聯網技術和APP終端產品飛速演進的社交發展趨勢。基于“學習強國”平臺對高職大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師可以借助平臺上豐富多元的資訊獲取功能區構建差異化的思政學習社交群,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思政學習需求參與到差異化社交群的學習活動中。此外,不同的學習社交群之間也可以借助“學習強國”平臺進行學習心得分享、經驗交流等交互活動,久而久之,在高職大學生群體之間形成思政治學習社交化傳播氛圍,推廣高職思政教育的社交化傳播模式,對創新高職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產生積極影響。
3.基于“學習強國”開展高職大學生思政教育的途徑
3.1借助平臺資源構建虛擬社交思政教育社群
虛擬社群理論由英國社會學家Howard Rheingold在1993年首次提出,其內涵為:借助互聯網載體,一群具有相同興趣愛好、行為習慣、思想觀念的人們形成的網絡虛擬空間社交群,社交群中的人們運用互聯網媒介進行虛擬社交,傳統同趣化的社交理念。應該說,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該理論的提出具有前瞻性和先進性。時至今日,越來越多的互聯網社交資訊類載體被開發并應用到人們的日常社交活動中,逐漸改變了現代人的社交習慣,與虛擬社群理論的核心觀點不謀而合。在高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師借助“學習強國”平臺同樣可以構建差異化虛擬學習社群,實施“社交化思政教育”,引導高職大學生結合自己的認知習慣、需求、特點等加入不同的“學習強國”思政學習虛擬社群。例如:“學習強國”平臺設置有“掃一掃”、“打電話”、“視頻會議”、“發起群聊”、“添加好友”等社交特征顯著的功能,教師可應用這些功能構建“思政視頻分享社群”、“思政新聞解讀社群”、“思政與黨史回顧學習社群”等差異化的線上學習虛擬社群,社群中的高職大學生可借助“學習強國”平臺設計好的社交功能獲取、分享、傳播思政學習資源,結識新的學習伙伴,創設階段性思政學習目標,并在同趣化的虛擬社群中相互督促、共同鼓勵完成學習目標,不斷積累自己的思政學習知識。
3.2線上線下一體活動豐富平臺思政資源系統
運用“學習強國”平臺資源不僅能夠開展線上思政學習活動,還能夠實施線下思政教育教學,甚至可以探索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思政教學活動,并可將活動的素材整理成系統的資源,通過本校的學習強國宣傳號反饋至平臺上,構建屬于高職大學生自己的“學習強國”思政資源系統,實現從單一地汲取平臺資源,到雙向地“汲取+建設”專屬平臺思政資源體系,全面地激發高職大學生利用“學習強國”平臺參與思政學習的能動性。例如:“學習強國”平臺上的“百靈”模塊由“黨史”、“豎”、“炫”等多個子模塊構成,每個子模塊中又涵蓋了各具特色的思政學習資源,如:法律知識宣傳資源、黨史政治學習資源、工匠精神宣傳資源等,用好這些資源完全可以構建線上線下一體化思政教學活動體系。以2021年5月10日“黨史”模塊中發布的“《建國大業》中華民族永遠向前,向前,向前”視頻為例,整段視頻僅57秒,但卻涵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的艱辛歷程描述,教師可先引導高職生在線觀看視頻,提取其中的黨史精髓,再組織主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對我思政學習啟迪”的思政匯報、研討、交流活動。此外,在學生線下學習過程中,教師亦可拍攝全程學習視頻發布到學校的強國號上,構建起線上線下一體化思政學習活動體系和自建思政資源系統。
3.3對接平臺主流媒體獲取思政學習實時資源
“學習強國”平臺入駐的主流媒體超過20家,這些媒體在平臺上發布了大量的思政學習資源,主要分布在“電視臺”和“電臺”兩個模塊中,在針對高職大學生的思政教育中,各級高職院校思政教師可以上述主流媒體上的學習資源為素材,為學生傳遞第一手的實時思政學習資訊,提升高職生的思政學習體驗。例如:在“電視臺”-“看教育”-“思政課堂”子模塊中,每天都會更新一手的思政學習視頻、微課、名師講座等資源,這些資源完全貼合高校思政教育的背景,可以直接拿來為高職思政在線教育所用。在“電臺”-“聽原著”子模塊中,有《共產黨宣言》、《中國共產黨章程》、《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等思政學習音頻資源,教師亦可推薦給高職大學生,引導學生每天聽學,并做好學習筆記,通過日積月累的學習掌握思政知識。此外,平臺還能夠直接在線觀看電視直播節目,其中CCTV-13、CCTV-10、CCTV-12等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頻道的很多節目都涉及思政知識的宣傳,教師可為學生推薦這些學習平臺,引導他們建立起每天觀看直播學習思政知識的習慣。總而言之,積極對接“學習強國”平臺上的主流媒體,能夠及時地獲取思政學習的實時資源,提升高職大學生在線學習思政知識的實時效果。
4.基于“學習強國”開展高職大學生思政教育的保障措施
4.1加強對高職思政教師的培訓
基于“學習強國”平臺開展高職思政教育教學活動,是一種移動互聯網社交化教學實踐,相較于常規的網絡化思政教育模式而言,具有更強的移動性、實時性、虛擬性等特征,需要高職思政教師掌握更扎實和更多元的網絡教育技能,例如運用“學習強國”平臺構建在線課堂的技能、引導學生登錄“學習強國”平臺自主觀看思政學習資源的技能、構建“學習強國”平臺虛擬學習社群的技能等。現階段,大部分高職院校的思政教師并不具備上述技能,建議各級高職院校思政教務管理部門盡快出臺相應的培訓措施,通過組織校內集體培訓、選派教師外出學習、校內思政教學技能大賽等活動,為思政教師提供全方位的教學技能提升培訓,讓教師掌握運用“學習強國”平臺設計和組織思政教學的扎實技能。
4.2完善全過程監督考核機制
“學習強國”平臺具有學習者學習時間、積分、項目等常規數據的統計功能,借助這些功能,教師能夠獲取高職大學生參與線上思政學習的一手數據,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初步了解,但僅憑借平臺自帶的這些功能不能實現對高職生思政學習的全面、精準和科學考核,盡快建立起針對“學習強國”思政教學的全過程監督考核機制,實現對高職大學生線上思政學習效果的精準、全面和科學考核,顯得非常有必要。具體來說,應設計“線上+線下”雙渠道考核機制,其中,線上考核以平臺自帶的學習數據監測統計結果為主要依據;線下考核中,教師應將平臺上的思政學習資源作為期中或期末思政課程紙質測試、問答測試、研討測試的題目素材,并通過摸索、總結和提煉,構建“學習強國”思政資源測試題庫,對高職大學生的思政學習效果進行監督考核,促使學生參與到“學習強國”思政學習活動中去。
4.3推出鼓勵性教育學習政策
在出臺政策對高職大學生運用“學習強國”平臺學習思政知識的同時,各級高職院校還應該推出鼓勵性的教育學習政策,鼓勵高職思政教師積極運用“學習強國”平臺設計和組織思政教學,以及鼓勵高職大學生主動運用“學習強國”平臺學習思政知識。一方面,各級高職院校教學管理部門應在校內樹立運用“學習強國”實施思政教學的優秀教師典型,對這些教師在職稱評聘、崗位晉升、物質待遇提升等方面給予優先照顧,并通過校內教學講座、示范課、技能展示等途徑發揮這些優秀教師的示范引領作用,吸引更多的思政教師參與“學習強國”思政教學實踐。另一方面,在高職大學生群體中積極宣傳“學習強國”思政學習的益處,對于積極參與學習的高職生在獎學金、助學金、優秀學生、思政期末考核成績評優等方面給予傾斜,鼓勵高職大學生踴躍地參與“學習強國”思政學習。
5.結語
“學習強國”平臺上豐富的思政資源為高職院校設計和組織新媒體時代的思政教學帶來了新的改革契機,各級高職院校可結合具體的情況,充分應用平臺上的資源開展形式多樣的思政主題教學活動。及時地總結和反思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不斷優化教學的設計、組織、實施和考核策略,促進高職思政課程教學實現又好又快地發展。
基金項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專項任務(思想政治工作)2020年度項目“新媒體背景下‘學習強國融入高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實踐研究”階段性成果(編號:SZZX20110)
參考文獻:
[1]鄭恩寧.“學習強國”學習平臺在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0,4(17):141-143
[2]蔣慧敏.“學習強國”對大學生黨員思政教育優勢探究[J]區域治理,2020(24):237-238
[3]常彥傳.以5W理論探究學習強國APP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應用[J]新聞研究導刊,2020,11(18):51-52
[4]周芳檢,李佳璇.基于“學習強國”平臺的高中思政課教學創新研究[J]新課程研究(下旬),2021(2):30-33
[5]李壽蓉.基于“學習強國”APP開展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青年時代,2020,71(35):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