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摘要:對初中美術的欣賞課教學來說,教師不但應該對學生在美術方面的創作能力進行培養,而且應該指引學生對美術作品進行欣賞與感知,從而提升他們的審美能力。在此過程中,學生應該在視覺及情感方面欣賞美術作品,并且更深層次地理解美術作品,進而使學生在美術方面的能力能夠得到提升。
關鍵詞:初中美術;欣賞課教學;審美能力
引言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傳統的美術教育理念和方法已經無法跟上時代的發展。傳統的美術教育往往只關注學生理論知識和繪畫技能的學習,而忽略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所以,這就需要美術教師把素質理念樹立起來,重視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把學生的綜合美術素養提升上來。
一、了解初中生的審美心理特點
想要保證對學生審美觀培養的有效性,就需要在美術欣賞課程當中依照學生的審美心理特點來進行教學,用學生能夠接受的方式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初中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審美判斷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不能再一味地進行思想灌輸。過分地將美概念化,反而會讓學生產生抵觸情緒。中學生進入到青春期,容易出現逆反心理,教師如果簡單地對其進行灌輸教育,反而會引起學生的厭煩,影響到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因此,教師要分析初中生的審美心理特點。初中生已經初步具備了對抽象形象背后情感的理解能力,如中國繪畫當中的留白、西方繪畫中的黃金分割等,中學生也開始具備了自己的興趣愛好,有的喜歡中國的作品,有的喜歡西方的作品,教師可以以此為依據培養學生的審美觀念。
二、圍繞重難點引領學生充分認知
對于一堂美術欣賞課的有效教學,首先需要教師做好充足的準備,結合課堂要欣賞的作品提前獲得更為豐富的信息,借助網絡等渠道搜集有關作品的各種背景資料。只有教師準備好相關資料,才能真正為學生講解、講透作品,更有條理、有深度地引領學生欣賞這一作品。就比如,在《清明上河圖》的欣賞中,教師通過網絡來搜尋相關資料,同時將這一畫作制作成多媒體課件進行展現,讓學生通過觀看領略這一美術作品的磅礴氣勢與恢宏之美。教師利用自己準備的資料,為學生提供具體的解讀欣賞信息:作者的人物簡介、北宋的經濟狀況、這一作品風俗畫的特點以及定義、作者在創作中運用的技法,這一作品與西方繪畫之間的區別在哪里?它的價值又體現在哪里……教師引領學生對這一作品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解讀與欣賞。這也使學生不單單是看到眼前的一幅作品,更了解了作品的內涵,學會了欣賞,從畫作的構圖、作者的背景、社會時代背景以及它所體現的獨特風格等各個方面進行了解,帶給學生的是更為豐富的藝術世界。每一幅作品所展現的美是各個不同的,因此,教師要在引導學生進行欣賞的時候找準側重點。不同作品的講解有所側重。有的側重于作者奇妙而獨特的構思,有的側重于對時代背景的描摹,展現一個跌宕起伏的歷史故事,還有的側重于其造型上的表現力。無論怎樣的作品,教師首先要掌握豐富的專業知識,同時還要引領學生找準作品中的重點、美點,進而設計有效的欣賞教學。
三、進行合作鑒賞,強化審美能力
在初中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就必須針對學生具體情況,對鑒賞教學方式進行更新。要改變傳統教學模式,鼓勵學生以合作的方式鑒賞美術作品,并在這一過程中自主進行互動。首先,教師要針對不同學生的審美能力,把全班學生分為一定數量的學習小組。接著,把學習任務分配給這些小組,并把鑒賞的素材發放給他們。鼓勵小組有秩序的展開美術鑒賞活動。讓學生在主動交流和探究的過程中,對美術作品文化內涵進行深刻的體驗,加深學生對美術作品文化意蘊的理解,把初中生的審美能力全面提升上來。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把民間美術作品、工藝品等相關的素材提供給學生。然后引導學生在小組內部進行鑒賞,領悟其中蘊含的美術意蘊和美術技巧。讓學習與生活實際密切結合起來,加強對民間的美術資源中的文化內涵的感知和體驗。
四、欣賞教學和實踐教學相融合
如果只進行簡單構想和討論,學生將難以直觀認知美術作品的美,因此,模仿學習作品很有必要,美學能夠在不同藝術中通過多種表現形式來呈現,對人體雕塑來說,對人體美學更加講究,建筑講究的是建筑美學,而現代藝術講究的是現代美學。教師能夠講解與展示現代藝術作品,引導學生進行模仿,學生在模仿時,可以對建筑結構與人體結構形成更多的認識與理解,進而形成美學觀念,使其具有審視美的能力。另外,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欣賞美術作品過程中,實現自由化創作。如,教師可以把“深山中的小屋”作為欣賞、實踐教學的主題,先為學生展示一幅與“深山中的小屋”相關的美術作品,讓學生在欣賞過程中抒發自己的情感,再結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實現自由創作。有的學生展示出一座山,遠處飄出了炊煙,在遠處有小屋和人;有的學生畫出森林和山,在森林中有小屋……這些都是學生在欣賞美術作品過程中的想象,他們用畫表現出來,這樣不僅能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且能培養他們良好的創新能力和創造能力。
結束語
總之,初中美術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欣賞課教學時,應該提高對學生審美能力培養的重視程度,利用合理且有效的方式使學生能夠對美術欣賞課更感興趣,之后把個人教育與美術教育巧妙地結合,盡量使初中美術欣賞課教學的形式更加豐富,進而使初中美術的欣賞課教學效果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
參考文獻:
[1]南欽云.初中美術欣賞課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探析[J].新課程,2021(06):111.
[2]孟文杰.初中美術欣賞課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20(36):157-158.
[3]胡文平.以初中美術欣賞課教學提高學生審美能力[J].文理導航(上旬),2020(08):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