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捷
摘要:為了應對新高考的挑戰,本文從新課標和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出發,從詞匯輸入,輸出以及鞏固三個方面提出了包括多模態詞匯輸入、迷你文本輸入、信息差輸出、可視化輸出等各種詞匯教學活動和策略,旨在幫助提高詞匯教學效率,豐富詞匯教學方法。
關鍵詞:詞匯教學;多模態;信息差;可視化;詞匯附帶習得
一、 問題和現狀
新高考對學生的英語學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習者想要更好地應對這些挑戰,首先應該從詞匯出發,扎實打好這座語言大廈的基石。然而,在教學實踐中,詞匯教學依舊存在許多問題:1.詞匯輸入以中英互譯為主;2. 詞匯輸出以機械操練為主;3.缺少真實和有意義的情境練習;4. 詞匯教學效率不高,學生記憶和運用效率更低。因此,本文旨在以新高考為導向,結合新課標和核心素養的要求,從教學實際出發探索一些可行且有效的詞匯教學策略。
二、 理論基礎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簡稱新課標)提出的學生活動觀要求學生在主題意義引領下,通過學習理解、應用實踐、遷移創新等一系列體現綜合性、關聯性和實踐性等特點的英語學習活動,基于已有的知識,依托不同類型的語篇,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促進自身語言知識學習、語言技能發展、文化內涵理解、多元思維發展、價值取向判斷和學習策略運用[1]。 學生活動觀所強調的有意義的學習活動能夠幫助詞匯學習者建立長期記憶,提高學習效率[2](H.D.Brown, 2001:18)。
三、詞匯教學活動策略
結合新課標和學科核心素養,本文將從詞匯輸入,輸出以及鞏固三個方面出發,探索一些可行有效的詞匯教學策略。
(一)詞匯輸入
1.多模態詞匯輸入,幫助理解和整合詞匯
在二語教學中,New London Group(1995)將”多模態“一詞用于描述一個整合不同符號資源(如:書面文本、語言文本、圖像、聲音)來建構意義和表征意義的過程[3]。多模態理論強調描述、意義建構、交際是既獨立又相關聯的過程(Kress, 2010)[4]。因此,借助多模態的詞匯輸入可以幫助學習者構建意義關聯,聯想和整合詞匯,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例如學習“annoyed”這個詞匯,首先給出一張惱怒表情的圖片,在圖片下方給出三個選項,分別是熟詞“happy”、“sad”和生詞“annoyed”。在這個過程中,圖片輸入激活了學生的視覺,和熟詞輸入又激活了學生的原有知識,同類型“情緒話題詞匯”又幫助學生構建新舊知識體系。
2.迷你文本輸入,幫助構建語意和語篇連接
詞匯附帶習得理論認為大量的詞匯不是直接習得,而是在聽,說,讀,寫的過程中,注意力集中在完成某種任務的時候附帶習得。通過學習者感興趣的迷你文本,幫助學生在了解文本內容和相關背景知識的同時習得詞匯。與此同時,通過一些名著選段,時事新聞的輸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和文化意識,從而更好地應對新高考。
例如課前五分鐘給學生分享一則新聞標題圖片,通過結合新聞時事背景以及新聞圖片,帶領學生猜測標題中所出現的一些重點詞匯,并將詞匯重點板書,作為輸入。在詞匯輸入的同時,增加了新聞背景和文化意識的輸入,加強了趣味性。
(二)詞匯輸出
1.信息差輸出,創設有意義的情境
將學習者兩兩分組,完成指定任務。因為存在信息差,學習者之間必須進行有意義的溝通來完成任務,從而在真實情境中調取詞匯,進行輸出。例如進行廚房話題詞匯輸出時,給學習者兩張不同的不完整的廚房圖片,學習者通過交流,完成各自手中圖片。在這個過程中,出于交流的目的,學習者會自覺地使用例如“There be...”句型,“beside, on , under...”等介詞,以及“kettle,rice cooker...”等等話題詞匯。這樣的詞匯輸出沒有脫離語境,也更能幫助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
2.可視化輸出,提升學習能力
知識的加工難度對于知識的提取有正向的影響,知識加工的難度越大,后期的提取越輕松。因此對于一些記憶難度較大的詞匯或重要詞匯,可以指導學習者進行可視化的輸出,將詞匯整理成思維導圖,畫成圖畫,唱成歌,或者編成一個有意義的故事。比如“figure”一詞的語意比較多,可以指導學生將“figure”一詞的各種意思編成一個小故事:數據表明像我這樣身材瘦小(魁梧)的人都比較擅長計算和圖形,將來一定能成為一個人物。這樣能幫助學生提升學習興趣和效率。
(三)詞匯鞏固
1.利用比賽競爭,激發學習興趣
詞匯鞏固應在單一的聽寫之外加入一些靈活的詞匯復習和復現策略來幫助學生記憶。課堂可以借助多媒體課堂游戲(例如希沃白板),課堂詞匯PK,詞匯蘿卜蹲(Squat Carrot)等游戲結合詞匯聽默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率。在課后可以借助學生兩兩進行的“詞王PK積分賽”,通過積分升級的模式,將競技性和趣味性引入到詞匯學習之中。
2.巧用媒介,使詞匯聽寫多樣化
聽寫的方式應該多樣化,不僅局限于英漢互譯,還可以借助各種媒介讓詞匯聽寫變得生動并且能結合情境。比如,比起單純的聽寫kitchen這個單詞,更好的方式可以是讓學生通過思維導圖盡可能多地寫出廚房相關的話題詞匯,激活學生的語境知識。另外,可以借助學生感興趣的猜字謎的形式來進行詞匯聽寫和復習,網絡上有很多縱橫字謎制作網站(比如眾果縱橫字謎網)。
四、結語
詞匯學習一直都是英語學習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只有豐富的詞匯知識才能構建宏偉的語言大廈。在新高考環境下,我們更應該思考如何幫助學生提高詞匯學習效率和詞匯知識水平。本文一方面通過“多模態”、“信息差”、“可視化”等一些列策略,從輸入輸出以及鞏固三方面,幫助學生形成有語境、有聯系、有意義的詞匯知識,另一方面通過有意義的語意關聯和真實的語境創設對學科核心素養和學習活動觀進行了有效的實踐。此外,也能幫助改善詞匯教學機械和低效的現狀。對詞匯教學的思考應該永不止步,本文從僅新高考新課標入手,提出了一些小小的建議,我們還應在思考和完善之路上繼續前行。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 H.Douglas.Brown Teaching by Principles: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 [M] 北京: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1.
[3] New London Group. (1995). A pedagogy of multiliteracies: Designing social futures.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66, 60-92.
[4] Kress, G. (2010). Multimodality: A social semiotic approach to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 London, UK: Routled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