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麗娜
(廣州科技職業技術大學,廣東 廣州 515000)
根據目前的情況,大多數學校的旅游管理專業教學都是基于教學大綱,并根據大綱的要求選取合適的教材進行教學。教學方式上,老師主要根據教材內容,面向全班同學授課。對于授課內容的考核,主要采用考試、學分等方式進行,應該說有一定的效果,但是缺乏創新手段和創新思維。
根據目前的調查發現,在很多高校的旅游管理專業中,老師基本上都是采取傳統教學和多媒體教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具體說來,教學方法可以分為理論講授、課題式教學、師生互動討論、實踐教學、案例教學等[1]。這些教學方法中有些是近幾年才開始采用的,比如實踐教學和案例教學。根據分析發現,老師們采用最多的教學方法是理論講授法,其次是課題式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和師生互動討論式教學法,遺憾的是實踐教學法是使用頻率最低的一種教學法。所以,目前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學模式比較落后,教師喜歡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而學生則完全處于被動狀態,完全失去了創新的動力,這樣培養出的人才很難適應市場的需求。事實上,旅游管理專業是一個實踐性和應用性非常強的專業,它要求學生能積極探索,尋求自身以及專業的發展空間,努力為自己提供更高的平臺[2]。這個專業的學生們也更喜歡實踐教學方式,因為這樣他們可以學以致用,盡早適應旅游市場的要求。然而,由于高校經費的限制以及教學場地的限制,實踐性的教學模式在應用上有很大的難度。
在教學內容上,目前高校的旅游管理專業選取的教材大多比較老舊,很多老師上課只是照本宣科,內容比較空泛,不能夠聯系實際情況。久而久之,學生們就覺得這門專業課程沒有什么實際的指導意義。所以,這門專業課的逃課率非常高,因為學生覺得這門課“沒用”“太空洞”“感覺學不到東西”,等等。在考核方式上,旅游管理專業的考核主要是期末考試和考勤分。期末考試多為筆試,試題模式相對陳舊,基本上是一些本專業的理論知識,提不起學生的興趣。考勤就是只要上課就有學分,至于上課效率如何,是不需要考核的。在這種情況下,學生越發覺得這門課是沒什么用的。
面對目前旅游管理專業的種種現狀,很有必要進行改革,將創新的理念引入并應用于教學實踐中。
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必須對其進行創新理念的灌輸。必須明確,唯有創新才是生產力的不竭動力,才能創造出更加豐富的物質財富。各行各業必須以創新作為原動力,充分利用好國家在資源、管理以及技術上的創新成就,積極推動課堂改革,使得旅游管理專業的課堂創新改革能有理可循,迅速而有效地實施起來,根據旅游管理專業的特點,一些實踐性、應用性較強的創新理念和做法可以應用于特定的課堂中[3]。另外,高校還應該加強校企合作辦學、校企合作育人、校企合作就業、校企合作發展,以期在旅游管理專業中培養出更多能夠適應具體工作環境的人才,他們可以在走上工作崗位后迅速適應崗位的需求,憑借自己的創新能力,為旅游事業的發展添磚加瓦。圖1向我們展示了標準的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模式[4]。

圖1 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標準模式
傳統的旅游管理專業缺乏足夠的實踐教學過程,無法做到讓學生把在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中。老師教授的理論知識也不能在實踐中對學生有很大的指導作用。學校過度強調對教師的管理,包括出勤、作業批改、教案檢查等。然而,這些措施對于學生能力的提升沒有太大作用,因為學校并未充分了解學生真正需要什么。他們需要的是能對自己的工作能力提升有幫助的教學方式和措施。教學是教與學的有效結合,在此基礎上才有可能培養出優秀的人才。所以,傳統的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學方式必須把側重點轉移到學生身上,切實考慮他們的需求,在嚴格管理教師教學的同時,能緊抓課堂效率,培養符合實際需求的優秀人才。
為了提高教學實績,為旅游業培養真正的優秀人才,本文提出了幾個建議,供高校的旅游管理專業參考。希望能夠把這些建議應用于具體的實際中,讓學生發揮自己的專長,學以致用,提高我國旅游業的整體管理水平。
課堂教學要從“以教師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具體說來,就是旅游管理的專業教學不能側重于理論知識的傳授,而應把理論知識和工作實踐有效結合起來,真正地讓理論發揮作用。在實際教學中,要把教師教的和學生學的內容進行融合,不僅要重視對教師的管理,切實保障教學成果,而且要及時了解學生的需求,把他們所學習的內容跟工作實踐相結合[5]。比如,可以在每學期安排一定的周期到具體單位進行實習,并讓學生及時提交實習心得。另外,一定要開設公開信箱或公開的電子郵箱賬號,讓學生把他們的想法及時傳遞給管理人員,只有這樣,才能開好真正有效的旅游管理專業的課程。如圖2所示,旅游管理教學中,完全可以開發出一個多元化的人才培養模式[6]。

圖2 “旺工淡學、工學交替”的人才培養模式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和學生的互動,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而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要主動在現實生活中發現問題,提煉問題,讓學生去思考問題背后的內容,努力弄清楚問題到底“是什么”“為什么”,而不是簡單地發問并給出正確答案。經過認真思考的學習過程是可以讓學生了解深層次的現象。比如作業的布置,可以讓學生結合學習的理論,在實踐中探索答案。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體會到什么叫“實踐出真知”,并且從中得出的結論會讓他們受益終身,成為以后工作中的寶貴經驗和堅強后盾。同時,這樣的學生也會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成為實踐學習的受益者,能夠應對工作中不斷發生的變化,并且能夠從容應對。相比較之下,傳統教學法教出來的學生只會生搬硬套書本知識,不能靈活應用,無法成為新形勢下的優秀人才,無法適應將來職場的變化以及不斷更新的市場需求。
學校應加大對旅游管理專業課程的投入,包括資金和人才的投入,一定要讓更多優秀的老師參與到實踐教學當中[7]。比如,在旅游業發展比較成功的校外人士可以聘請到學校任教一定的課程,這種方式可以更直觀地教會學生如何去處理好實際工作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將更多的資金投放于實踐教學中,讓學生有機會了解旅游行業現存的問題,未來的趨勢。比如,學校可以與校外企業開設合作班,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讓他們去了解旅游行業目前的需求,以使自己為未來的工作做好充分的準備。這樣,可以很快地適應未來的工作,并且可以鍛煉自己的能力。
綜上所述,對于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學,一定要分析現存問題,認清形勢,讓課堂教學與課外實踐相對接,使得教學實踐活動常態化、持續化、動態化、系統化、實用化、綜合化、實效化。只有這樣,才是真正地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把有限的課堂教學延伸到無限的課外教學時空中去。師生一定要打破目前陳舊、低效的課堂模式,讓創新理念真正地貫徹到教學中。同時,學校要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實際需求出發,多去了解學生的真正需求,在管理上融入創新理念,不斷地加強自身的創新意識,讓學生的需求成為課堂創新的動力,讓創新貫穿到課堂的每一個角落,真正培養出有創新精神的旅游管理人才,從而推動整個國家旅游業的積極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