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提問是整個教學的重要部分,教師要通過提問引導學生認真思考。基于此,簡要闡述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提問的方法和技巧,總結了課堂提問的特點和策略,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提問;優化路徑
一、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重要體現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營造平等的提問氛圍,以有利于師生之間的交流溝通,創設質疑性的問題情境,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從而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所以,教師應創造性地提出質疑性的問題,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和思維方式。
例如,在教學青島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乘法的初步認識”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問:“如果1個竹竿上有2個人,用乘法怎么表示?”學生進行分析,這個時候教師可以告訴學生正確答案:“1個竹竿有2個人,就是1×2=2。”在這個基礎上,教師可以反復舉例:“那么2根竹竿上有4個人,怎么用乘法表示呢?答案也是這樣的,2×2,結果是多少呢?”根據這個方法推演,讓學生回答3個竹竿上有6個人,怎么樣乘法表示?又如,在教學青島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除法是兩位數的除法”這節內容時,教師直接讓學生跟著教材思路學習,學生難免不易理解,學習起來會比較生硬。教師可以用具體的例子引出,如教師提問:“買菜的時候,白菜30斤,蘿卜60斤,那么請問蘿卜數量是白菜的多少倍?”通過這道問題,引導學生對白菜和蘿卜的數量進行分析,這樣用開放式的問題才能引起學生重視并思考。教師此時可以對除法的除數和被除數進行結合分析,并向學生講述清楚,讓學生知道“30×2=60或者60÷30=2”的原理,讓學生更了解除法具體的實際應用。在整個學生思維過程中,學生會主動提問,利用所學的知識點進行回答。就這個題目而言,讓學生在質疑中積極探索發展,敢于追求真理,從而產生求知的原動力。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創設問題情境,為學生提供主動、獨立思考的機會,引導學生善于結合現實生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二、借助提問形式,幫助學生活躍思維
學生抽象邏輯思維的培養離不開對問題的理解。提問是數學課堂教學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可以帶動學生的思維發展。這就要求教師認真研讀教材,熟練掌握新課程的重點和難點,并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和思維能力逐步設計提問。
例如,學了青島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中“完美的圓”這部分內容后,有老師提出了以下幾種問題:“汽車的車軸應該安裝在哪里?”學生回答后,老師相機問學生:“那么輪子除了可以做成圓形,還能做成其他形狀嗎?為什么?”這一系列的提問,再次調動了學生的思維,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能很好地回答問題。再比如,學完“角的初步認識”以后,教師問學生:“生活中屋架是什么形狀?”“如果不做成三角形會怎么樣?”通過這些提問,學生對角的形狀展開思考,教師這個時候再結合實際教材內容,幫助學生更進一步了到不同角的概念,使學生能夠有更深刻、更透徹的理解。從這里可以看出,只要通過提問,就可以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和學習的能力,也可以幫助學生培養多角度思考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適當采取提問形式解決實際數學問題
提問的有效性主要體現在學生的思維實踐、思維過程以及知識整合的最終結果上,教師需要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靈活設計問題,讓一些有天賦的學生受到問題的啟發,達到知識的拓寬,后進生可以受到一些啟發,找到準確的答案。因此,教師在創設問題情境的過程中要時刻關注每個層次的學生,讓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比如,教學青島版四年級小學數學下冊第五章部分中的“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時,在進行教學準備時,老師可以向學生提出以下問題:“商城新進一批玩具,其中汽車150輛、坦克50輛、火車30輛,那么請問汽車的數量是坦克的幾倍?”學生回答完這個問題后,老師讓學生繼續猜測:“既然知道了汽車的數量是坦克的倍數,那汽車的數量又是火車的幾倍呢?”學生通過一系列驗證后,回答道:“汽車的數量是坦克的3倍,汽車的數量是火車的5倍。”老師在指導學生說出原因后,馬上將題目已知條件“150輛”改為“200輛”。這時,老師又問學生:“現在你們再想想,現在汽車數量是坦克的幾倍呢?”學生再次通過計算后回答道:“4倍。”最后,通過這一系列問題,教師讓學生進一步了解這個問題的解題思路,在分析問題的時候,將提問的方法與實踐相結合,最后徹底解決問題,這樣可以進一步加深學生的思維深度,提高準確度。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當學生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時,教師往往會設計一系列新的問題,為學生處理教學難點提供良好的分析和思考方向,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思維水平。此時,教師需要向學生提出更多試探性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更深入的思考,探究問題的根源,找出思維理解中的偏差或誤區,形成正確的知識網絡。
綜上所述,對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來說,提問可以引導學生的思維向不同的方向發展。教師需要及時抓住課堂提問的機會,靈活掌握提問時機,巧妙運用提問方法,把握課堂提問的難度,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和邏輯思維水平,這樣不僅可以緩解緊張的數學學習氣氛,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意識,不斷加強師生之間的思想碰撞。
參考文獻:
鄧培培.核心素養視域下小學數學探究性學習的優化路徑[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9):249.
作者簡介:劉燕(1978—),女,漢族,山東省威海市人,一級教師,從事數學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