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纏東
摘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對課堂練習進行適當的優化,從而讓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以及運用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因此,小學階段數學課堂練習是十分重要的。針對優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熟練掌握的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練習;優化設計;策略
在小學階段的教學中,數學學習技能的養成、學生智力的不斷發展以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都是利用一定量的數學練習才能夠得以完成。由此可見,對小學數學課堂練習進行的優化設計,迫在眉睫。
一、緊扣教學目標,突出重難點知識
1.自主驗證
在上課初始階段,教師可以讓學生先進行猜想,再進行驗證。也就是說,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先通過讓學生進行猜想,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再讓學生在自主驗證練習的過程中理解知識,突破教學中的重難點知識。
例如,在教學抽屜原理時,教師就可以先讓學生猜測將4枝小棍放到3個玻璃杯里面,一共有多少方法,然后再讓學生動手驗證。學生通過多次擺放,發現如果要將4枝小棍,放到3個玻璃杯里面,總有一個杯子里面至少是有2枝小棍的,從而對“總有”“至少”的含義進行了深刻的理解。這樣的課堂練習雖然占用的時間比較多,但是,這樣的練習可以讓學生自主體驗,以及驗證,與教師在講臺上空洞的講解相比,這樣的練習更加直觀,也更加有效。
2.專項訓練
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會注意到,一節課都有幾個知識點以及能力點,但是,這些知識點以及能力點在課堂教學中的具體作用都是有輕有重的。一些是知識上的目標,一些是技能上的目標,一些是教學過程中的重難點。對于教學過程中的重難點,教師務必要多花一些時間讓學生進行專項的訓練。在課堂中需要通過專項訓練,突出其中的重點,突破難點。小學數學教師,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總體規劃,才可以提升課堂練習效率。
例如,在進行乘法口訣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絕對不可以讓學生死記乘法口訣。因為,對口訣進行死記硬背,在應用的過程中出錯率相對較高,因此,在指導學生學習乘法口訣的時候,教師要讓學生進行乘法和加法之間的對比練習,讓學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乘法口訣的真正含義。從而對小學階段的數學課堂練習進行一定程度的優化。
二、進行技巧訓練,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益
1.對照練習
在教學的過程中不難發現,有一些題目,它們從文字上來看,好像沒有什么區別,但實質上存在非常大的差異,在這個時候,小學數學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相應的對照練習。在學生學習了乘法以及除法的計算方法之后,教師可以進行這樣的整合訓練:已知數字A是數字B的整數倍。當已知數字B,求數字A,用乘法進行計算;當已知數字A,求數字B,用除法進行計算。這一類的題目,學生的犯錯誤率往往比較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經常將這類題目單獨拿出來學生進行對照練習,這樣可以取得明顯的教學效果。
2.反饋練習
在完成每堂課的主體教學后,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將教學目標作為根本依據,設計一份與之相應的反饋練習,讓學生在此過程中進行自主檢測以及自我評估。這樣不僅可以有效幫助學生,使其可以更加迅速地鞏固課堂學習效果,也可以讓教師反饋信息,對教學策略及時調整。尤其是在進行練習課的過程中教師要找出學生在作業中或在練習過程中存在的錯誤,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開展針對性的課堂教學。只有這樣,才可以讓練習課教學的整體效果得到切實的提升。從而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總而言之,教育教學不僅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藝術表現手法沒有固定的公式。小學階段數學練習設計也是這樣。要求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師在進行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圍繞教育教學目標,對課堂練習內容以及形式進行優化設計,既要將課堂練習的度和數量把握好,讓學生不會產生厭煩的心理,難易也要做到適中,讓大部分學生都可以“夠得著”。只有讓學生進行這樣的練習,才可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沈國平.淺談課堂練習題設計“三策略”[J].小學教學參考,2018(14).
[2]王麗莉.如何設計有效的數學課堂練習[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