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余成潔(1994-),女,漢族,四川南充人。主要研究方向:組織行為學。
基金項目:全域旅游視域下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設研究-以石河子市為例 (項目編號:0180/KX01900103)。
摘要:使命陳述作為企業管理中的重要工具,既是企業開展一切戰略活動的起點和基礎,也是凝聚企業靈魂的“文化膠”,對企業的行為具有重要的指導和約束作用。本文從企業使命陳述的定義、評價標準、作用和影響機制等四個方面,梳理總結國內外學者關于企業使命陳述研究的主要觀點,以期為后續企業使命陳述方面的研究提供借鑒和參考,并為企業在使命陳述內容的科學制定和價值發揮提供有效的支持。
關鍵詞:使命陳述;評價標準;影響機制
使命陳述(Mission Statement)思想的提出最早來自現代管理學之父Druker,他在《管理:任務、責任和實踐》一書中指出,企業必須清楚地表達本企業的宗旨和使命,必須深入思考并且清楚地回答“我們的企業是什么樣的?我們的企業應該是什么樣的?我們的企業未來將會成為什么樣?”三個關于企業理論的經典問題。目前對使命陳述的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對使命陳述的定義、質量標準、作用以及影響機制等方面。
一、使命陳述的定義
對于使命陳述的定義,國內外學者從不同的角度指出使命陳述是對自身愿景、目標、價值觀和行為規范等方面的概括性闡述,大致可以分為四種。
從使命陳述的組成部分來看,學者們普遍認為使命陳述的內容中應該包含對企業的本質、使命、目標和愿景、戰略、價值觀和信念、企業哲學等方面內容的確切闡述(Campbell, 1997)。
從使命與組織特性關系來看,使命陳述表明了企業的獨特身份,以及區別于其他企業存在的理由,它定義了其特有的產品和業務范圍,揭示了企業想要發展成為怎樣的企業以及服務對象(Bart,1997b),強調了企業與眾不同和獨一無二的特性,是企業“遺傳密碼”的一部分,是企業開展一切活動的根本原因(David,1989)。不同的企業擁有不同的使命,同一個企業又會根據自身的發展水平和發展階段制定出不同的使命,也就是說,使命陳述既是千變萬化中的不變量,也是在不變中追求千變萬化。
從戰略角度來看,使命陳述實際上是一種戰略管理工具,是企業進行戰略決策的根據和戰略活動順利展開的基礎(David,1989),它表明了企業的前進的方向和實現這一目標的途徑(鄧路,2007;Bartkus等,2000),具有對內指導和規范員工行為、對外宣揚企業形象的作用。
從企業哲學和倫理視角來看,使命陳述是一種企業文化,表達了企業的價值觀、道德倫理標準和觀點見解。一些學者將企業的使命形容為一種“文化膠”,這種“文化膠”是由企業的目標、戰略、行為準則和價值觀構成的,它能夠使組織凝聚成一個整體,同時,這種文化中所包含的價值觀和行為規范會影響組織成員的行為方式,組織的工作安排和目標的達成(Campbell & Yeung,1991)。
二、使命陳述的評價標準
關于對使命陳述內容的評價標準方面,現有研究主要可以分為三類:要素標準、利益相關者標準和使命陳述職能標準。
要素標準,即從使命陳述包含的特定要素的全面性進行評價,根據包含的要素數量,目前的研究主要有9要素說、25要素說、2要素說等(Bart,1997a;Dolan & Garcia,2002;林泉等,2010)。如目前為學術界公認的9要素說的提出者David,通過對75家企業制定的使命陳述內容的探索與研究,提出一個完整使命陳述中應該包括顧客、產品或者服務、目標市場、技術、對企業生存發展與盈利能力的關注、經營哲學、自我認知、對社會公眾形象的關注以及對企業員工的關心9個核心要素,并表示使命陳述涵蓋的要素種類越多,使命陳述所發揮的效用將會越大(David,1989)。
利益相關者標準,即評價使命陳述關于企業的利益相關者應該履行的義務是否明確表明,這一評價標準主要以利益相關者理論作為根據。一個好的使命陳述中必須表明企業對這些利益相關者群體的利益和需求的關心,并且通過行動努力實現其在使命陳述中所做出的宣言,從而獲得他們的認可和支持,實現企業持續繁榮發展(Bart,1997a)。同時,企業的使命陳述中對利益相關者的明確提及有助于企業的管理者在制定決策和戰略規劃時聚焦他們的行動方向,實現有限資源的最大化利用(李夏,2014)。
使命陳述職能標準,即對使命陳述應發揮的作用以及企業目標的達成與否進行評價。Bart(1997b)總結了使命陳述的6個職能作用:確定統一的目標;界定業務和經營范圍;制定合適的行為準則;增強員工的認同感;創造價值共享平臺;鼓舞員工。Bartkus等(2000)認為使命陳述應該幫助企業達成以下4個目標:為企業提供明確的發展方向;作為一種控制機制確保企業在正確的道路上經營發展;指導非常規性決策的制定;激勵員工。
三、使命陳述的作用
使命陳述對企業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使命陳述是企業一切戰略行動開展和實施的起點,能夠為企業未來經營活動的開展提供方向感,使企業保持專注而不會偏離正確的軌道和迷失自我;其次,使命陳述還扮演著企業文化的角色,通過對企業的價值觀、行為準則、宗旨和經營理念的塑造和詮釋,直接或者間接地增強企業員工、管理者等內部成員對企業的認可和忠誠度,以及顧客、社會公眾等企業外部成員對企業的認知程度,進而提升企業的聲譽和品牌知名度;最后,使命陳述具有凝聚和鼓舞企業員工的作用,使企業成員齊心合力、和衷共濟,共同為實現企業美好愿景而拼搏奮斗(Bartkus等,2000;林泉等,2010;楊霞等,2020)。
四、使命陳述的影響機制
關于使命陳述的影響機制目前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企業績效、企業行為。
企業績效方面。盡管關于使命陳述的實證研究中,大部分都集中在探討使命陳述對企業財務績效的影響,但學者們至今也沒有得出一致的結論。有學者從使命陳述的質量評價標準入手,探討使命陳述對企業績效的影響,如使命陳述中包含的特定要素或要素的完整性、使命陳述中提及的利益相關者的類型或者數量、使命陳述的職能作用的發揮與否等對企業績效的影響(Bartkus等,2006;郇金寶, 2010;康嘉欣等, 2017;彭濤和王凱,2014)。還有學者從使命陳述的內容中所采用的修辭手法和表達形式等角度來展開對企業績效的研究(楊霞等,2020)。
企業行為方面。關于使命陳述對企業行為的影響方面的實證研究成果相對較少。在影響企業利益相關者管理方面,Bartkus & Glassman(2008)發現使命陳述中關于具體的利益相關群體(顧客、雇員、社區)的內容與企業針對這些利益相關者采取相關的行動之間并沒有顯著的關系,但使命陳述的內容中提及頻率很低的如環境、多樣性等社會問題對企業進行利益相關者的管理行動具有顯著的影響。Feiran Dong等(2019)發現企業使命陳述會抑制董事會權力等級對企業綠色治理行為的負面影響,強調了使命陳述對于企業的積極作用。也有學者將企業的使命陳述作為企業文化或者企業戰略的一部分內容,來研究其對企業行為的影響(賀小剛,2015;黃衛和許芳,2017)。
結語
綜合以上的研究綜述,可以看出,使命陳述,既能為企業未來經營活動的開展提供目標和方向,又能增強企業成員對企業的認可和忠誠,鼓舞和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進而促成企業目標的達成。從不同的角度評價使命陳述的質量(要素維度、利益相關者維度、職能作用維度等)的研究也表明,使命陳述對企業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目前關于使命陳述的價值已在理論上獲得了研究者們的認可和推崇,但在實證方面,還需要有更多的突破性成果,尤其是以企業行為作為結果變量的研究缺乏足夠的成果,這使得使命陳述的重要性難以得到更有力的證據支持。因此,在未來的研究中,學者們可以更多地從實證角度探究使命陳述在企業管理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為企業管理者在使命陳述內容的科學制定和價值發揮提供有效的支持。
參考文獻:
[1]賀小剛.趕超壓力與公司的敗德行為——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數據分析.[J].管理世界,2015:104-124.
[2]黃衛,許芳.企業文化對員工敬業度的跨層次影響——基于工作價值觀的中介效應研究.[J].管理現代化,2017,37:112-114.
[3]康嘉欣,唐慧,梁蹦, et al.企業使命陳述對企業績效的影響.[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7:40-43.
[4]李夏.使命陳述與企業績效的關系--利益相關者.[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4:21-22.
[5]楊霞,張安琪,崔杰.體裁視域下中美信息技術服務企業使命陳述對比研究[J].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2020,28(04):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