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柏成
摘? 要:數學是一門具備較高邏輯性的基礎學科,被廣泛應用于社會的各行各業當中。近年來,隨著高考改革的深入發展,高中數學的教學質量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該文介紹了高考改革引領下高中數學的教學現狀以及將信息技術應用于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意義與方法,以期在增強學生核心素養的同時,提升當前數學教學的效率,進而達到為社會提供更多優秀人才的目的,希望能夠給讀者帶來啟發。
關鍵詞:高考改革? 高中數學? 信息技術? ?結合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21)05(a)-0134-03
Abstract: Mathematics is a basic subject with high logic, which is widely used in all walks of life.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in-depth development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reform,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has been widely concerned.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under the guidance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reform, and the significance and methods of apply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core quality of students at the same time,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current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then achieve the purpose of providing more excellent talents for the society, hoping to bring inspiration to readers.
Key Words: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reform;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bination research
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信息技術的應用范圍不斷擴大,近年來,為了進一步提升高中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部分教師通過將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結合到一起的方式,使數學書上抽象的概念轉化為更為直觀的形象,在豐富課堂教學內容的同時,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達到提升教學效果的目的。
1? 高考改革引領下高中數學教學的現狀
考試招生制度作為我國選拔人才的關鍵制度,自1977年恢復至今,為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了極大的幫助,但受2013年之前我國考試招生制度主要以考試成績作為錄取標準,大部分高中教學內容主要圍繞高考考綱的情況,使得我國基礎教育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內出現了畸形發展的情況,嚴重阻礙了我國高素質全方面人才的培養腳步。為解決這一問題,在2013年11月,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當中通過了《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正式提出了通過減少統考科目、不分文理科等重大措施,對當時高考制度進行改革的意見,并且在第二年的9月,國務院印發了文件《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國發[2014]35號),高考改革成為了當時考試招生制度改革中主要組成部分與關鍵任務之一。自2014年秋季開始,我國各地區開始陸續在高考改革的引領下,落實教育改革制度,并且對落實效果進行調查發現仍存在部分高中數學教師因教學思路、教學方式等因素未能及時轉變,使得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普遍偏低,降低了當前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1]。
2? 將信息技術應用于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意義
數學作為一門較為嚴謹的學科,在高中教學的過程中,數學知識點較為復雜,學生的學習難度也比較大,學生往往會因課堂教學氛圍過于嚴肅枯燥,而無法有效融入教學活動當中,甚至是對數學學習產生厭煩,這些情況的出現不僅嚴重降低了學生的學習效率,還可能會對其后續的學習發展產生不利的影響。為解決上述問題,在科學技術發展速度越來越快的背景下,信息技術受到了教師的廣泛關注,并且在當前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通過將信息技術與數學知識點相結合的方式,提升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2]。具體來說,現階段,在開展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投影儀等教輔設備,將從網絡上查找的或者教師自行錄制的與數學內容相關的音頻、視頻文件展現在學生的眼前,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令學生將注意力始終集中于課堂學習過程中,更清晰地了解數學知識點的概念、原理,還可以幫助學生在腦海中構建清晰的數學知識體系,為其后續的數學思維的構建打下堅實的基礎。
3? 將信息技術應用于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方法
在高考改革的背景下,數學概念、數學公式等部分內容仍在當前高中數學學習過程中占據著極為重要的位置,為避免學生因這些知識的內容較為枯燥而失去學習興趣,在高考改革的背景下,教師需要依據當前的教學規定,對自身的教學觀念、教學方式進行優化,從而達到提升教學效果的目的。
3.1 利用信息技術加強知識點之間的聯系
當前高中數學所用的教材都是經過眾多教育專家依據高考改革模式進行編纂的,這些教材中不僅飽含著數學專家的心血,還包含著眾多的數學知識,盡管當前的高考模式有所改變,但高中數學教材中的基礎知識始終沒有改變,并且對各省數學試卷進行統計分析可以了解到,基礎知識點考核約占考核總分數的一半,但是受這部分教學內容比較枯燥的影響,一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會在對知識點產生混淆的同時,還存在類似無法始終將注意力集中于課堂教學當中這類的問題。因此,在當前高中數學教學開展的過程中,將信息技術與知識點教學加以融合就成為了一項極為關鍵的工作。比如:在進行高一數學必修《函數概念與性質》這一章的教學時,由于函數可以被分成指數函數、對數函數、冪函數等部分,并且每種函數還具備一定的相同點與一定的不同點,若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仍采用傳統“填鴨式”的教學方式,灌輸性地向學生介紹這些函數的概念、特點,不僅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還可能造成學生的記憶混亂,影響后續教學活動的開展。為解決上述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借助信息技術,以圖片、視頻與文字敘述相結合的形式,向學生展示這些不同函數之間單調性、圖像等部分的相同點與不同點,以便令學生對這些概念有著更為直觀的認識,進而在腦海中構建科學的數學知識構架,為其后續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3]。
3.2 利用信息技術強化學生對重點難點的記憶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重點難點內容始終是數學教師所關注的焦點,無論是高考改革之前還是之后,都存在部分高中生因始終無法理解重點難點問題而出現失分的情況。現階段,面對當前各類教輔工具被廣泛應用于教學當中的情況,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全方位地展現并講解重點難點的具體內容,在強化學生對于這些知識記憶的同時,盡可能地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比方說,在進行高一數學必修《函數的單調性》這一章的教學過程中,教學重點與難點就是帶領學生理解“函數的單調性”,在這一章傳統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通過向學生展現一些函數式,并要求學生通過在函數取值范圍內取值,畫出函數圖像的方式,令學生明確函數圖像的走向。盡管這種教學方式鍛煉了學生的計算能力,但受這種教學方式較為繁瑣、花費時間較長等問題的影響,極易降低學生學習知識點的興趣。為解決這一問題,在當前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以動畫的形式為學生展示幾組函數的圖像,并通過鼓勵學生根據動畫上圖像的變化情況分析函數單調性的方法,在節約課堂教學時間、加深學生對于知識點認識的同時,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對于數學函數學習的興趣,為其核心素養的增強提供助力,進而達到提升我國教育國際競爭力的目的。
3.3 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創設數學教學情境
在高考改革之前,大部分小學、初中數學教材中的知識量比較少,并且深度也比較淺,數學教師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以“灌輸式”教學為主,高中生受這種教育方式的影響,其學習數學知識的主動性、能動性都比較低,面對高中數學知識量較大,學習難度不斷加深、課堂氛圍較為嚴肅的情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大幅度降低,這種情況的出現嚴重降低了學生的學習效率。為解決這一問題,在高考改革之后,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為學生創造一個輕松的課堂環境,并通過將復雜的知識點以生動形象的形式展現出來的方式,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進而提升其學習興趣,為其后續數學思維的建立提供助力。舉例來說,在學習高二數學選修2-1第二章《圓錐與曲線方程》時,為加深學生對于“橢圓”這一知識點的理解,教師就可以借助信息技術以Flash動畫的形式向學生展示橢圓軌跡的運動特點;同時,由于部分學生在記憶橢圓和雙曲線的定義方程時會出現記混的情況,教師同樣可以借助Flash動畫,通過向學生展現這兩種圖形運動軌跡的方式,引導學生可以有效區分不同曲線的軌跡方程,為其后續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中遇到的問題打下良好的基礎,達到增強學生核心素養的目的[4]。
3.4 利用信息技術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在高考改革之前,大部分高中教師的課堂教學內容緊緊圍繞著教學大綱進行,開展教學的目的也主要是為了保證學生能夠同構后續的考試,忽視了促進學生綜合性發展的重要性,嚴重阻礙了學生的全方面發展[5]。為解決這一問題,在高考改革之后,為促進學生的全方位發展,為其后續數學思維能力的增長提供幫助,首先,部分高中數學教師開始借助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向外延伸,從而達到拓展學生數學知識面、培養其核心素養的作用。舉例來說,某高中數學教師首先在制作教學PPT的過程中,經常會從網絡上查找一些與教學知識點相關的數學知識,并通過將學過的知識點、當前所需要學習的知識點與課外知識點加以整合,并構建樹形圖的方式,提升數學知識的邏輯性,強化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記憶。其次,為進一步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教師還會利用信息技術查找一些生活中應用到所學知識點知識的實例,強化數學知識點與學生生活實際之間的聯系,進一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提供助力。再次,為進一步強化學生對于知識點的記憶,該教師不僅在課堂上滲透課外知識點,還鼓勵學生在課下查閱資料,找尋與知識點相關的問題,并鼓勵學生通過與其他同學共同探討或者自行思考的方式解決問題,這種教學方式的運用在提升自身運用這一知識點熟練程度的同時,鍛煉自身的數學思維能力。最后,為更好地活躍課堂氛圍,該教師依據學生所在的位置,將其分成了4~6人為一組的小組,并由學生自行從小組中選出小組長,教師在檢查完全班學生在課下查找的,與所學知識點相關的問題之后,依據問題的難度對問題進行整理,并在考慮到不同小組,小組成員知識基礎的基礎上,為不同的小組分發不同的題目,并且鼓勵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運用新學的知識點解決問題,以便令學生可以在學習數學知識、解決數學問題的同時感受到快樂,滿足當前立德樹人的根本要求[6]。
4? 結語
總而言之,高中時期所學的數學具備較強的理論性學科,極易令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大部分高中數學教師為滿足傳統高考的要求,主要應用題海戰術開展數學教學,這種教學模式的應用常常會令學生對這門學科產生厭煩。在新高考推行的過程中,為避免上述情況的出現,信息技術被融入了數學課堂教學當中。
參考文獻
[1] 張明月.新高考背景下基于高中數學教學對十二年一貫數學教育的幾點思考[J].科技經濟導刊,2020,28(19):149.
[2] 王文瑜.高中數學新授課互動模式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8.
[3] 耿富麗.信息技術環境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改革創新路徑[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0,3(12):49-50.
[4] 王秋月.基于核心素養的整式乘除單元教學設計研究[D].天水師范學院,2019.
[5] 王煒.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信息技術的有效應用[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8):245.
[6] 陳妮妮.用動態數學技術提效數學變式教學的實證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