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丹
摘要:目的:探究舒適護理在上消化道出血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2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1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實驗組在常規基礎上實施舒適護理。比較兩組治療效果及護理前后的SAS、SDS評分。結果:實驗組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護理后,兩組SAS、SDS評分均明顯降低,且實驗組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護理中,舒適護理有利于提高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焦慮、抑郁狀態,促進患者康復。
關鍵詞:舒適護理;上消化道出血;護理效果;SAS;SDS
上消化道出血是臨床常見病,以黑便、口渴、四肢發冷、頭暈、嘔血等癥狀為主要表現,若不及時進行治療會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造成死亡[1~2]。除必要的治療外,對患者實施有效的護理也十分重要。本研究旨在探究舒適護理在上消化道出血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9年10月~2020年12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2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1例。對照組男31例,女30例;年齡22~64歲,平均(43.39±7.24)歲;出血量14~35 ml,平均(25.08±1.19)ml。實驗組男32例,女29例;年齡22~64歲,平均(43.41±7.35)歲;出血量14~35 ml,平均(25.17±1.20)ml。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征得倫理委員會批準,病患及家屬知情研究內容。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舒適護理:(1)環境舒適護理??刂茰囟?、濕度,定時開窗通風,保證日照充足,定時清潔病房,保證休息環境安靜,定時更換用品。(2)生理舒適護理。出血期間平臥位,保持絕對臥床,嘔血時將下肢略微抬高,并將頭偏向一側,避免窒息;通過指導患者深呼吸、播放音樂等方式緩解疼痛;嘔血后及時清理口腔,避免口腔感染;定時幫助患者更換體位,對受壓部位進行按摩,避免壓瘡。(3)心理護理。耐心解答患者問題,保持態度親切、笑容自然,通過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對疾病的了解程度,注意患者情緒變化,進行有效疏導。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治療效果及護理前后的SAS、SDS評分。(1)顯效:癥狀消失,24 h內止血,胃管抽吸液澄清且量明顯降低;有效:癥狀緩解,3 d內止血,胃管抽吸液顏色變淺;無效:不滿足上述2項。(3)SAS為焦慮量表,SDS為抑郁量表,各包含20條目,每項得分0~5分,20個條目總得分為焦慮/抑郁粗分,將1.25×粗分視為結果,分值高低與嚴重程度呈反比。
1.4 統計學處理
數據處理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療效比較
實驗組治療效果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SAS、SDS評分比較
兩兩組護理前的SAS、SDS評分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護理后,兩組SAS、SDS評分均明顯降低,且實驗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討論
上消化道出血發病急,病死率較高,雖然經針對性干預可有效控制病情,但易導致患者焦慮、抑郁情緒,不利于健康止血,甚至導致再次輸血,影響身心健康。因此,采用合適的護理手段十分必要。本研究顯示,實驗組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護理后,兩組SAS、SDS評分均明顯降低,且實驗組低于對照組(P<0.05)。舒適護理追求從生理和心理上使患者保持一種舒適、愉快的狀態,有效緩解負面情緒,減輕患者因心理原因引起的反射性血管擴張,避免再次出血。
綜上,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護理中,舒適護理有利于提高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焦慮、抑郁狀態,促進患者康復。
參考文獻
[1]鄧舒月.舒適護理在上消化道出血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醫藥指南,2021,19(4):21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