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越
【摘要】? ? 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對傳統的內科護理學的教學方式和方法改革提供了條件。內科護理是當前臨床醫學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門課程,是臨床護理學的基礎。內科護理教學內容涉及知識綜合能力、批判思維能力、內科護理服務能力、評估和干預能力等各方面內容。因此,為了深入探究護理教學模式在內科護理教學過程中的實際應用價值,更好地利用新技術、新方法提高內科護理學的教學效果,本文探究了信息化教學模式的優勢,并探究了在內科護理教學中應用信息化教學模式的策略,分析了教學結果以及信息化教學可能存在的問題,以期為提升內科護理學的教學改革效果貢獻力量。
【關鍵詞】? ? 信息化平臺? ? 內科護理教學? ? 策略研究
引言:
信息技術的發展,給教學帶來了新的硬件設備和教學模式。內科護理教學需要學生掌握扎實的護理理論和護理實踐能力。信息化技術為內科護理教學提供了創新的理論教學模式和靈活多樣的實訓方法,提升了傳統的內科護理教學質量。本文探究了信息化背景下內科護理教學的相關策略,從建設信息化教學平臺、編寫信息教學資料、開展線上教學、組織實訓教學以及豐富考核形式等方面進行討論,為信息化平臺下高職內科護理教學教學提供了一些有益探索。
一、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優勢
1.1授課形式新穎有趣
作為一門核心課程,內科護理要求學生掌握扎實的護理理論和護理實踐功底。由于課程知識系統性較強,因此進行教學改革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內科護理教學對互聯網技術的應用程度并不高,在教學中更多地延續傳統的教學模式。沒有信息技術參與的課堂,主要由教師在課上進行理論講解和實踐演示,學生主要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由于內科護理學知識點內容涉及廣泛,因此不少學生不喜歡這門課程,學習興趣不高。
但是,信息化教學給內科護理教學帶來了新的教學思路。信息化教學技術可以整合豐富的教學資源,提高內科護理課程的趣味性。信息技術催生的微課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顛覆了傳統教學框架的限制,使得教學活動更立體,更生動有趣。
1.2有助于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內科護理學教學包括理論部分也包括實踐部分。在沒有信息技術支持下的教學中,實訓部分教學難度較大,學生往往在考前進行緊急突擊,以通過考試為主要目的。但是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內科護理教學增強了教學活動的師生互動,也有效激發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信息技術教學最大的特點是交互性、自主性及強大的信息溝通功能、信息搜索功能,為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為教師了解學生學習情況提供了技術支持。基于信息技術教學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被激發出來,享受探索知識的樂趣,進而學習質量也能得到提高。
1.3提供實踐機會
信息技術的應用給內科護理實訓教學帶來了新的思路。信息技術支持下,多功能高智能網絡化體格檢查教學系統實訓室、心電圖實訓室等實訓室不斷建立起來,為教學提供了更便利的實踐教學條件,有效彌補了傳統的教學方式由于授課任務比較重和實訓資源不足而無法規律地到安排學生進行臨床實踐的問題,進而解決了困擾內科護理教學的實訓教學問題。
二、教學創新改革策略分析
2.1建設信息化教學平臺
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學校實現了網絡信息的互聯互通,實現學校硬件建設全面覆蓋。教學信息化平臺包括線上教學管理平臺也包括線上教學硬件設施,主要有多功能視頻播放器,電子白板,多功能實訓室,智能化體格檢查教學系統,呼吸功能檢查系統呼吸功能實訓室,胸腔和腹腔刺穿實訓室,心電圖實訓室等等。
信息化教學平臺是信息技術下開展內科教學創新的前提。信息化教學平臺,不僅使教師能夠更加科學系統地管理教學工作,使教學管理工作實現全部信息化,使教師應用大數據處理技術就可以精準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也給學生提供了線上學習平臺,學生在信息化教學平臺上可以查閱學習成績,可以搜集學習資料,還可以在線上平臺與教師同學互動,交流學習問題。另外,信息化教學實驗室為內科護理實訓教學提供了便利的條件。
2.2具體的教學改革措施
2.2.1建立信息平臺下的內科護理學教學資料
內科護理學教學是一項系統工作,工作內容涉及從教材編寫、選取、制定教學計劃,組織教學活動、教學考評一系列工作。編寫合適的教材是信息化教學工作的第一個流程。編寫教材時,不僅要考慮理論教學需要,還要考慮實踐教學需要,為實踐教學提供指導。教材編寫應具有一定的計劃性。教材編寫計劃,按照內科護理教學的實際需要設計,設計的工作步驟要具有可操作性。在教材編寫工作中,嚴格按照計劃進行。在組織編寫教師團隊,實施編寫工作時,按照計劃有條不紊的進行。因為信息化教學需要新的教學理論支撐,也需要在教學內容編排上作出調整,因此教材編寫工作必須要考慮到這一信息化教學的需求。教材可以和信息化教學課件相互配合,在教材中體現出課件上的視頻音頻資料,使得整個信息化教學工作,形成一個統一有機的整體。
2.2.2編寫信息化教學資料
實訓教學是內科護理教學的重要內容。內科護理實訓教學包括呼吸系統,包括引流、吸痰、呼吸功能訓練等實訓內容;循環護理實訓包括心電圖讀取、心臟聽診等。在教學中教師應高效利用教學實訓室。
開展實訓之前扎實學生的理論功底,例如開展呼吸功能訓練的實訓教學,先讓學生了解呼吸功能需要哪些器官進行配合,而呼吸功能訓練,主要需要調動患者的哪些器官的力量。之后教師可詳細介紹呼吸功能訓練工作步驟,讓學生在呼吸功能訓練機械上認真操作。
2.2.3組織線上教學
信息化教學是通過教師發布線上視頻課程、學生觀看線上視頻、完成學習任務、線上學習交流、系統反饋學習數據這樣一個完整的過程完成的。在開展線上教學之前,教師需要首先發布線上視頻課程,給學生設置線上學習任務。學習平臺通過平臺消息或者短信提醒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學生在線上學習的全過程會被系統自動記錄下來。線上設置留言區,學生可以就線上學習過程遇到的學習問題、學習心得進行交流。線上學習交流平臺等民主化,教師和學生可以在線上進行平等、民主的溝通和交流,這有助于強化教學反饋。
2.2.4豐富考核形式
教學評價最傳統的方式是通過考試結果進行評價。通過期末考試成績對學生進行評價,會喪失一定的準確性。成績不僅受學生學習能力的影響,也受學生的考試狀態影響,因此,只用考試結果對學生進行評價比較偏頗。信息化教學環境下,學生成績考核方式應向多樣化方向發展。教師可以綜合考試成績、學習態度、平時表現等。
在信息化技術的支持下,教師可以整理學生的在線學習的時間、出勤率、學習任務完成率、學習討論積極性等多重因素。對于實訓教學來說,因為實訓教學較難把控,所以在內科護理學課程中強化實踐教學評價很重要。實踐教學評價主要是過程性考核。
例如,在心肺聽診的實踐技能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先給學生進行分組,兩人或者三人一組,相互配合完成心肺聽診實訓工作,教師做巡回指導。在巡回過程中觀察學生聽診部位是否準確、聽診方法是否正確、聽診結果是否正確。過程性考核分步驟對實際操作進行打分,提高學生對實踐技能的重視程度。
三、效果分析
3.1提高學習效率
通過一個學期的教學實踐和觀察,發現學生在信息化教學模式下,學習積極性相較于傳統課堂教學模式有了顯著提升。根據線上數據,學生的在線學習時間呈逐漸上升趨勢。在信息化教學技術下,開展內科護理教學,拓寬了內科護理教學模式,給內科護理,實訓教學提供了更多思路,也使得內科護理課程更有趣。線上學習平臺記錄學生的學習數據,有助于教師獲取學生的學習信息,增強教學反饋。信息化教學模式下,考核標準更多樣化,綜合了過程考核和結果考核,引導學生發展更正確的學習態度。線上平臺自動記錄學生課前預習、在線學習任務完成度、在線討論和課程出勤率,學生的學習數據可以被系統自動的記錄和分析,進而學生能夠根據系統反饋的學習數據,科學調整自己的學習狀態,掌握更科學的學習方法。
3.2增強學習信心
線上教學增強了學生的學習信心。 由于內科護理學領域涉及廣泛的基礎醫學理論知識,因此,內科護理課程具有一定的學習難度,不少學生對這門課程缺乏學習信心。信息化教學模式下考核多樣化、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時間都被考核內容中,因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投入,將目光放在學習過程中,而不是放在學習結果上。這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作業完成度、實習訓練的投入度也都提高了,最終也使得學生的考試成績有所提高,學習內科護理的信心增強了。
四、“互聯網+”背景下教學需要注意的問題
實施信息化教學過程中,? 教師也應該注意一些教學問題。例如學生觀看線上學習視頻時,可能并不專心,由于線上學習模式缺乏教師的監督,所以不少學生缺乏學習主動性,應付學習任務。
線上測試學生有可能會查閱資料,使得線上測試不能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不能正確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另外在線上學習過程中,寫學習筆記、標注學習重點不如用傳統紙筆寫作更方便。這需要教師進一步探索信息化教學創新路徑,完善線上教學模式。
五、結束語
信息化教學是教育發展的趨勢,在互聯網背景下對內科護理課程開展信息化教學,豐富了課程理論教學內容,提供了更多實現教學思路。本文探究了互聯網背景下應用信息化教學技術進行內科護理教學的策略以及教學效果,并分析了可能存在的問題。
信息化教學技術給教學帶來了新的生命力。但是也存在缺乏教師監督、學生自主性不強、自主學習效率不高等問題。內科護理的信息化教學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還有待教師的進一步研究和探索。
參? 考? 文? 獻
[1]黃文婷,吳林秀.基于信息技術的混合式評價方法在內科護理教學中的運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9,37(23):73-75.
[2]蒼薇,樸紅梅.多媒體技術在內科護理學中的應用[J].職業技術,2014,172:127.
[3]胡靈芝,熊宇.基于網絡教學平臺的翻轉課堂在消化內科臨床護理實習教學中的實踐[J].臨床消化病雜志,2018,30(3): 15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