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小莉
摘 要:數學是一門以邏輯性、抽象性著稱的科目,思維能力偏弱的小學生在學習數學時往往感覺困難重重,學生似乎感受不到數學知識的實際用處,導致他們對數學的興趣逐漸減少。針對這個問題,教師不妨在教學中融入建模思想,將知識以一種更易理解的方式傳授給學生。分析了建模思想的內涵,然后總結了幾點教學措施。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建模思想
近年來素質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家長、教師都把目光投向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等方面,著力強化學生的知識基礎和素質基礎,促進學生各科目知識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共同發展。這其中,教師應用建模思想輔助數學教學,能夠有效改善教學效率不高的問題。
一、應用建模思想開展教學的意義
與其他學科相比,數學的邏輯性、抽象性更強,這也是不少學生覺得難度較大的原因,尤其是數學概念、定理以及一些數學性質等,不僅繁雜而且難懂,必須具備一定的數學思維才更容易理解和掌握這些知識[1]。但是大部分小學生年齡偏小,平時接觸的思維訓練并不多,思維能力尤其欠缺,導致他們的解題速度慢,正確率也偏低,這也是很多學生青睞教師講解的“模板”的原因,但是這種缺乏靈活性的解題方式顯然不利于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提升。為此,教師不妨嘗試將建模思想和數學教學結合起來,將數學知識以更加具體形象的方式展現給學生,這對抽象思維較弱的學生來說是比較友好的。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學生會逐漸養成建立數學模型的好習慣,并摒棄不利于數學水平提升的模式。教師平時也要注意多發掘、多總結,利用學生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場景來建立數學模型,學生也能對這種新式教學理念不再感覺陌生。
二、有效應用建模思想的幾點策略
(一)為學生創設生活化的學習情境
小到在超市買菜,大到制造飛機、火箭,數學的身影可謂無處不在,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為建模思想的應用創造了空間[2]。小學生的數學思維并未得到過系統化培養,而生活化的情境可以作為思維鍛煉的一個切入點,教師可以借助學生身邊的人和事為他們創設情境,引導他們發現其中包含的數學知識和原理,從中抽取、總結出不同的數學模型。大部分學生的思維都是理性弱于感性,而這種貼近生活的情境能夠大大縮減他們與數學知識的距離,激發他們主動探究數學知識的興趣。比如在講解“百分數(二)”這節課時,教師為了讓學生理解百分數的具體意義以及在生活中的應用,可以為他們創設熟悉的情境:
教師:同學們,你們周六日會跟著爸爸媽媽逛商場嗎?
學生:會!我很喜歡去商場!
教師:小王也非常喜歡逛商場,有一次他和爸爸媽媽在商場里,恰好碰到商場舉行春節促銷活動,某個商店里的年貨全部打九折,那么這個“打九折”的含義是什么呢?
(學生紛紛思考和議論起來,有的學生已經有了答案)
學生:打九折的意思就是原價乘以90%。
教師:很好,這位同學一看就經常逛商場,那么你們為什么喜歡在打折的時候購物呢?
學生:因為打折后的商品更便宜了!
在上述的教學中,教師只是創設了一個簡單的生活化情境,但是學生都非常熟悉這個情境,因此經過思考就能夠從中總結出“打折”的數學模型,也深入了解了百分數的含義和具體表現形式,以后學生再遇到類似問題基本上都能迎刃而解,可見構建數學模型對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很有幫助的。
(二)豐富課堂內容,激發構建模型的積極性
求知欲旺盛是小學生的特點,也是優勢,教師應該充分利用這一可塑性較強的時期,提高他們的數學綜合水平。傳統數學教學之所以難以引起學生興趣,主要是長期不變的教學形式無法讓他們感受到新鮮感。為了將建模思想有效應用于教學之中,教師應該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嘗試使用不同的教學形式,引導學生去主動構建數學模型。比如在“有余數的除法”這節課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使用多媒體開展教學。教師先在屏幕上展示梨子和盤子的圖片,并創設情境:“現在有13個梨子,共有4個盤子,每個盤子可以放3個梨子,那么總共能放滿幾個盤子?”學生對照屏幕上的梨子和盤子,用小紙團和書本分別代替,親自動手操作裝盤子,按照“13-3-3-3-3=1”的方法解決了問題,最終得到“裝滿4個盤子余下1個”的答案。隨后教師就可以給學生講解“13÷3=4……1”的計算方法。
(三)小組合作,強化構建模型能力
小組合作能夠讓課堂教學更加活躍,借助學生之間的互動來解決問題,讓學生在互幫互助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數學水平[3]。比如在“折線統計圖”的教學中,教師先讓學生觀看了一些動態的統計圖,然后讓學生組成小組,以“身高和性別”為主題通過小組合作自行繪制折線統計圖。完成任務后由教師評價并給出總結,小組合作也不失為一種提高建模能力的有效途徑。
三、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要意識到建模思想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通過開展小組合作、豐富教學內容、構建生活化情境等方式,將建模思想切實融入教學。
參考文獻:
[1]黃海燕.數學建模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儷人(教師),2020(4):30.
[2]傅曉英.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數學建模思想的策略研究[J].科技資訊,2020(5):136-137.
[3]張金.數學建模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滲透[J].國際教育論壇,2020,2(9):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