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嶸
摘 要:音樂課程作為藝術課程,在推動學生全面發展上發揮著重要作用,因而越發受到教育工作者和家長的重視。在音樂課程中對學生進行聲勢訓練,有助于教師對學生節奏意識和能力的培養。基于此,主要對聲勢訓練在音樂教學中的運用進行重點探究和分析。
關鍵詞:聲勢訓練;音樂教學;策略
在過去音樂教學中所采用的教學方式過于單一化,無法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而在現階段教學工作中通過聲勢訓練與音樂教材的結合,能夠切實提高學生對音樂的熱愛。
一、聲勢訓練的內涵與特點
在教學工作中融入聲勢訓練,主要是通過人體對聲音動作和其產生的節奏感進行了解,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音樂魅力[1]。另外,聲勢訓練在教學中的運用還有助于教師培養學生音樂理解和掌握能力。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肢體語言將情感表現出來,這不僅可以發揮學生在音樂學習中的主體作用,還能為學生綜合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二、聲勢訓練在音樂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一)鍛煉學生反應能力和技能
音樂教材中涉及大量的旋律和節奏等內容,加強學生聲勢訓練,有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認知,促使學生在聽到相關音樂時能夠根據節奏完成指定動作,從而不斷提高音樂反應能力[2]。另外,在音樂教學中結合聲勢訓練,能夠解決學生強制記憶的學習問題,通過所掌握的音樂律動和節奏,對音樂作品深入感受,以此能夠加深相關音樂知識,提高對音樂的學習能力。
(二)增強學生音樂感知能力和素養能力
在音樂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聲勢訓練,可幫助學生對音樂節奏、旋律和音高等方面的了解,并通過多種方式的練習,如拍手、跺腳等,對音樂教學中的情感更為深入地感知。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切實提高學生音樂節奏感。
三、聲勢訓練在音樂教學中運用的策略
在音樂課堂教學中運用聲勢訓練要注重多個方面,以此在最大程度上發揮聲勢訓練教學效果,提高學生音樂能力。
(一)構建愉快的課堂教學情境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聲勢訓練前,首先要對教學方式進行創新,結合教材內容為學生營造出輕松愉快的課堂教學情境,以此能夠推動學生全面發展 。比如,在教學《尋找生活中的聲音》時,為了充分突出聲勢訓練效果,教師則可利用現代化信息手段,通過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各種不同動物的聲音或下雨產生的聲音等,之后讓學生對不同的聲音進行辨識,并進行模仿[3]。在此過程中,學生能夠在模仿期間逐漸掌握聲音節奏,并激發其學習音樂內容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此外,教師也可通過組織學生表演,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如在講解《幸福拍手歌》歌曲內容時,讓學生以小組形式一起練習相關動作,如跺跺腳、拍拍手等。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夠增強學生音樂節奏能力,還能切實提高其綜合素養。
(二)運用聲勢律動體驗音樂情感
在開展聲勢訓練時,教師可通過聲勢律動培養學生的音樂情感,促使學生在音樂學習中感受到不一樣的情感[4]。如在教學《編花籃》時,教師則讓學生在聲勢訓練中產生相應的情感體驗。而教師在過程中可將女孩采摘鮮花的情境以聲勢形式展示出來,這樣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好奇心,從而積極參與聲勢訓練,深入感受音樂內容中含有的情感價值。
(三)音樂欣賞中運用聲勢訓練
音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為了切實提高學生音樂能力,則必須要重視聲勢訓練的運用。通過對學生進行聲勢訓練,不僅能夠讓他們更深入地了解音樂,還有助于教師培養學生音樂創新和審美能力。另外,音樂欣賞教學課程的開展,為學生對音樂知識的了解和后續學習奠定了良好基礎。比如,在教學《草原就是我的家》時,教師可采用音樂欣賞的教學方式,以此讓學生切實體會音樂所帶來的意境,不斷提高自身欣賞能力。至于如何有效開展音樂欣賞教學,教師需要做好以下兩點:一是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此歌曲,期間結合歌曲內容為學生講解相關知識,之所以這樣做,主要是激發學生參與音樂教學的興趣;二是通過對學生進行聲勢訓練,讓學生了解少數民族舞蹈,之后根據教學內容做出相應的動作。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加深學生的舞蹈印象,還能讓學生在音樂欣賞教學中充分感受到民族文化所具有的魅力。
綜上所述,在現階段音樂教學中融入聲勢訓練,在提高音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而越來越受到教師關注。為了在音樂教學中充分發揮聲勢訓練的效果,作為音樂教師則需要做好構建愉快的課堂教學情境、運用聲勢律動體驗音樂情感、音樂欣賞中運用聲勢訓練等工作。只有做好這些才能夠切實推動音樂教學發展,提升學生音樂素養。
參考文獻:
[1]劉小嬋.如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運用聲勢訓練教學方法分析[J].年輕人,2020(6):180.
[2]韋艷勤.聲勢訓練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中外交流,2020,27(26):282-283.
[3]謝紅梅.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唱歌:試析聲勢訓練在小學音樂唱歌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科學論壇,2019(11):66-68.
[4]王可潔.聲勢訓練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科教導刊(中旬),2019(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