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龍
【摘要】現代化的教學體系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把學生的培養目標和當前存在的問題有效結合起來,開展致力于學生健康成長的教學活動。小學體育是夯實學生體能基礎、培養學生健康生活觀念的重要課程,在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下,學生的課業負擔日漸加大,體育運動的缺乏和體能素質逐漸下滑成為家長和老師共同關注的話題。小學體育應該致力于學生的體能訓練,讓學生在運動中享受快樂,緩解精神壓力和學習壓力的同時,體會體育在日常生活中所發揮的巨大作用。
【關鍵詞】小學階段;體育教學;課堂創新;教學模式;實踐探索
前言:小學生的成長涵蓋德智體美勞五個方面的全面進步。就小學體育來看,課程學習既有直觀的體能培養,也能間接的對其他四個方面的提升產生積極的作用。尤其是小學生的課余時間較多,可以以此奠定良好的身體素質基礎。然而,一段時間以來,應試教育讓學生之間成績競爭加劇,體育課堂被過度擠壓占據。不免產生了低年級學生有運動興趣,但沒有科學的訓練方法。高年級學生有體能基礎,但卻因考試復習沒時間運動。本文提出若干有針對性的實踐探索,供教職人員參考交流。
一、高效利用校園器械,培養學生運動熱情
小學的體育器材種類繁多,常見的有單杠、雙杠、籃球架等。但除籃球架之外,真正能被教師高效利用的,少之又少。這是因為,教師擔心一旦防護做不到位,學生容易出現跌打損傷和筋骨扭傷等意外出現。教師要從體育器械的功能性和教學活動的策略性入手,在做好熱身運動和防護的前提下,著力拓展學生的體能。單杠和雙杠鍛煉的都是學生的上肢力量,尤其是大臂與小臂的肌肉組織。為了避免學生在上杠過程中產生的畏難情緒,教師可以在每堂課設立一個小目標,上杠支撐20秒鐘,完成后可以進行自由活動,沒有完成,繼續堅持直至完成。在后續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在單杠上完成屈腿掛膝繞杠。為了避免學生在訓練過程中產生恐慌心理,教師可以在單杠下方墊緩沖保護墊,同時在單杠上繞保護繩,讓學生在保護繩的托舉下,感受屈腿掛膝的技巧。進一步掌握運動技巧后,教師可以組織體能較好的學生進行腹部繞杠,進一步開發學生的前庭功能區,學生也通過掌握器械運動技巧,樹立了運動信心。
二、課堂教學結合游戲,體能訓練寓教于樂
在運動中引入游戲可以有效地化解學生的疲勞情緒。比如以籃球運動為例,教師可以起名為“奪寶行動”,讓學生對活動內容產生足夠的興趣。具體來說,讓十名學生分列操場兩側,由一方持球以擊打的方式相對方運球,在運球過程中,教師會派出一到數名學生對行徑中持球的學生進行攔截,如果運球學生球被運丟則被視為攔截成功。否則攔截學生被判定為失敗。被判定失敗的學生將要和隊員一起受罰,受罰項目采取系列化方式供學生選擇,可以是鍛煉下肢的蛙跳、100個高抬腿,也可以是鍛煉上肢的單杠運動。教師也可以利用校園的樹木、體育器械,冠名特定的游戲名字,以障礙比賽的活動讓學生體驗體育運動的快樂。比如依次讓學生完成S型繞樹跑往返、籃球的三步上籃、五個蹲起、十個仰臥起坐、十個蛙跳、單杠兩個屈腿環繞動作。教師也可以和學生共同開發個性化的游戲活動,豐富體育活動內容同時,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因游戲而熱愛體育,因輕松活躍的教學氛圍而喜歡運動。
三、有機滲透德育教育,有效提高意志品質
德育教育不僅僅是真善美的教育,在體育教學領域還應該涉及到能力、態度、價值觀的教育。教師可以在每堂課的講評環節中對某一個表現突出的學生進行表揚,比如該學生在同學器械使用、技巧教學中給予了他人積極的鼓勵、正確的幫助,讓其他同學縮減了練習周期,教師通過口頭表揚和獎勵游戲時間的形式,讓學生樹立起樹榜樣、學榜樣,做榜樣的意識。對于器械使用,教師要引導學生像愛護自己的身體一樣愛護器械。比如拿到接力棒,不用其做危害他人健康和縮減器械使用的錯誤使用手法。在保護墊使用完畢后,及時撣去與地接觸面的塵土,下課后將其規整的放置到器械室。除此以外還要增強學生的抗壓意識和受挫意識。體育運動本質也是競技運動,教師要通過多樣的競爭活動讓學生樹立必學趕超的觀念,增強團隊合作和個人奮進的意識。
四、立足成長科學考核,健全學生評價體系
體育課程評價的目標是以評促學,以評促知。學體能訓練方法,知體育訓練目的。建立評價和學習一體的閉環學習體系。學生體能的多樣化要求教師要采取循序漸進的測評方法。比如,男子1km長跑,教師可以將一學期中目標時間有五分鐘逐漸縮減到4分半。學生的仰臥起坐由開學初期的30個增加到學期末的50個。除學生個人評價外,教師還要從評價中激發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比如學生的跳大繩活動,大繩的速度和學生跑步的走位、兩兩學生的聯結有著密切的影響。教師要從速度較慢的學生中給出科學的指導意見,通過團隊內部的溝通協調,進一步催生小組成員的凝聚力。在每堂課的講評環節,把小組成員的自評和互評結合起來。教師還可以抽出任意一名學生,讓其分享個人本節課自己的成長和不足,以及對老師教學的期待。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體育是小學生課業學習中的必修環節,也是學生體能素質和意志品質鍛煉的重要課堂。教師要創新教學內容,開展多樣化的訓練活動,讓體育走進學生的精神世界,服務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郭君華.關于開展小學體育實踐活動方式的探究[J].新一代,2018(1):226.
[2]張立民.基于創新角度的小學體育教學方法探究[J].電腦愛好者(普及版)(電子刊),2021(1):76.
[3]鄭麗平.基于創新角度的小學體育教學方法探究[J].考試周刊,2021(10):123-124.
(江蘇省如皋市丁堰鎮丁堰小學 ?江蘇南通 ?226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