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楠


摘要:目的 觀察胃癌根治術患者圍術期護理中應用精細化護理的效果影響。方法 選取本院2020年2月到2020年10月期間收治的158例胃癌根治術患者進行研究,采用電腦隨機編號法把其分成觀察B組和對照A組,各79例,對照A組采用常規胃癌圍術期護理方法,觀察B組在常規胃癌圍術期護理的基礎上加入精細化護理干預,并對兩組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和心理狀態進行比較。結果 觀察B組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為7.59%顯著的比對照A組的22.78%更低,在SAS評分和SDS評分兩個方面顯著的比對照A組的得分更少,兩組存在較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圍術期對行胃癌根治術的患者在常規外科護理的基礎上聯合使用精細化護理手段,能夠顯著的減少患者出現術后不良反應的幾率,能夠顯著的幫助患者疏導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胃癌根治術;圍術期;精細化護理;護理效果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fine nursing in perioperative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radical operation.Methods 158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treated from February 2020 to October 2020 were selected for study.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B and control group A by computer random number method,79 cases respectively. Control group A adopted the routine perioperative nursing method of gastric cancer,and observation group B added f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gastric cancer perioperative nursing,The adverse reactions and psychological stat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group B was 7.59%,which was lower than 22.78% of the control group A,and the scores of SAS score and SDS score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a group,a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 < 0.05). 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fine nursing methods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surgical nursing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adverse reactions,and can help patients to relieve anxiety,depression and other adverse emotions,which is worth promoting and applying in clinical.
[Key words]radical gastrectomy for gastric cancer;Perioperative period;Fine nursing;Nursing effect
現階段我國在臨床治療胃癌中所使用的最為行之有效的治療手段為根治術.根治術是指在手術中對患者胃部存在的原發腫瘤、淋巴結、其他受到感染的組織一起進行切除【1】。根治術對于胃癌患者來說雖然能夠取得顯著的治療效果,但是術后容易并發腹瀉、嘔吐、肺部感染等不良反應,這些會對患者的術后康復帶來一定的負面作用,再加上患者自身對胃癌疾病和根治術存在著認知方面的缺陷,往往會存在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因此需要對患者開展高質量、高效的圍術期護理。本研究選取本院2020年2月到2020年10月期間收治的158例胃癌根治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觀察胃癌根治術患者圍術期護理中應用精細化護理的效果影響,取得顯著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20年2月到2020年10月期間收治的158例胃癌根治術患者進行研究,采用電腦隨機編號法把其分成觀察B組和對照A組,各79例,觀察B組男31例,女48例,年齡在45-76歲之間,平均年齡(56.82±6.54)歲;對照A組男42例,女37例,年齡在42-77歲之間,平均年齡(57.32±7.15)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A組
對照A組采用監測生命體征、健康宣教等常規胃癌圍術期護理方法。
1.2.2觀察B組
觀察B組在常規胃癌圍術期護理的基礎上聯合使用精細化護理手段,具體措施為:(1)成立專門的精細化護理小組。(2)對患者出現的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緩解,患者提出來的合理性要求要盡量給予滿足;和家屬進行良好的溝通,叮囑家屬對患者的心理變化給予關注并給與其更多的關心和理解【2】;詳細的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藥物的服用方法和劑量,并告知不可自行增減藥物。(3)給予患者營養支持。(4)開展并發癥護理,密切的關注患者術后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一旦出現并發癥,要及時聯系主治醫生,并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治療和護理措施。(5)幫助患者建立具有針對性的飲食計劃。
1.3指標觀察
(1)對比兩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采用腹瀉、嘔吐、肺部感染等不良反應發生率進行評價。總不良反應發生率=發生不良反應的總例數/總例數×100%。(2)對比兩組SAS評分和SDS評分。
1.4統計學分析
以SPSS20.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均數±平方差表示計量資料,組間比較使用t檢驗,率表示計數資料,x?檢驗組間比較,存在明顯差異時,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結果
2.1對比兩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
觀察B組不良反應的總發生率為7.59%明顯沒有對照A組的22.78%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對比兩組護理前后SAS評分和SDS評分
護理前,兩組SAS評分和SDS評分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B組顯著比對照A組的得分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胃癌是臨床中消化道最常見性的一種具有惡性特點的腫瘤。據相關調查數據顯示【3】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胃癌患者最多的國家,發病率一直居高不下,胃癌已然成為了消化道惡性腫瘤排行榜中的第一【4】。雖然我國醫療技術在科技不斷發展的推動下不斷的進步,但是在對胃癌治療方面依然還是采用根治術【5】。根治術對于胃癌患者來說雖然能夠取得顯著的治療效果,但是術后容易并發腹瀉、嘔吐、肺部感染等不良反應,同時由于創傷面較大,還會出現各種感染問題,因此圍術期對其開展高質量、高效的護理具有重要意義【6】。
綜上所述,在圍術期對行胃癌根治術的患者在常規外科護理的基礎上聯合使用精細化護理手段,能夠顯著的減少患者出現術后不良反應的幾率,能夠顯著的幫助患者疏導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申琳,劉敏.術后護理干預在促進胃癌根治術患者術后胃腸功能康復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山西醫藥雜志,2019,48(15):1938-1940.
[2]鐘萍.術后護理干預對胃癌根治術胃腸功能康復的促進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醫藥,2018,13(24):140-141.
[3]祁麗娜,張蕾.風險管理在神經內科護理管理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衛生產業,2019,16(10):107-108.
[4]鄭清月.神經內科重癥患者PICC置管后存在的問題與護理對策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68):141-142.
[5]陳秀麗.神經內科護理工作中潛在護理風險與防范措施研究[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7,11(1):7-7.
[6]秦長江,顧志娥.神經內科護理工作中潛在的護理風險與防范研究[J].養生保健指南,2017,(6):128.
黑龍江省大慶市第五醫院?163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