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敏
摘要:現在的部編版教材中增加了以習作能力發展為主線的單元內容,讓學生通過閱讀課文來學習如何閱讀。在閱讀的過程中,學會寫作方法,讓學生的表達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在教學時,教師要充分研究部編版課本中的內容,善于發現其中關于“讀寫結合”內容,以此來幫助學生增強語文素養。
關鍵詞:小學語文;讀寫結合;策略
引言:
教師受到傳統教育的影響,在閱讀教學時會出現很多問題,因此,以部編版四年級語文教材為例,將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應用于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中,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積累寫作素材,在寫作過程中提高閱讀能力。
一、鑒賞文本句段,積累語言文字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對于語文教材的選擇以及教學目標的設計都做了一定改變,旨在讓學生基于教材探究其中的語言文字運用。基于文字出發,來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學生的語文素養。基于教材出發,對文本以及其中的句段,再到其中的每個字或者詞語的用。當然,這些知識的掌握,只是簡單地閱讀是不可能學會的,我們還需要對這些知識進行挖掘與理解,然后結合教材中的例子,能夠舉一反三,對于文字特征與內涵才能更好地理解與運用。例如:在進行部編版四年級上冊《呼風喚雨的世紀》教學時,其中在第三段講述“人類在上百萬年的歷史中一直很依賴自然,生活在一個慢吞吞、靜悄悄、一到夜里就黑暗無光的世界。”在描寫中運用了慢吞吞、靜悄悄,來形成生活世界的景象,首先根據其中的構詞特點,讓學生感知運用語言進行的細節描寫,然后隨堂布置仿寫ABB式詞語,如“白茫茫、紅彤彤、金燦燦、笑盈盈、火辣辣、興沖沖、一簇簇”等詞,讓學生在課文的學習中實現語言文字的積累。
二、探究表達順序,學習文章脈絡布局
讀寫結合教學要求學生要在閱讀中學會表達,因此在實踐教學時,要想真正地實現讀寫結全,就需要對文章進行深挖,對表達方法與順序進行揣摩。一方面理解了文章的整體脈絡,另一方面更好地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作者在寫作中的表達方法與理解。由于部編版教材在教學編排,對表達方法進行了分解,布局在不同的單元語文要素中。因此需要重視文本的閱讀教學活動,通過不斷地探究,讓學生在閱讀理解的基礎上,愿意表達,寫作也更加的簡單與投入,在了解學習支架的同時,有利于學生寫作素養的提升。
例如,在進行部編版四年級上冊《爬山虎的腳》進行學習時,首先利用一切資源與方法為幫助學生對表達方法與寫作思路進行理解,讓學生通過文本的閱讀,對文章的總體結構以及修辭手法進行探究。課文第一段引出爬山虎,第二段對爬山虎進行了描述。從第三段就文本的主題爬山虎的腳開始進行重點描寫,由此可以看出如本文的基本結構是“總----分”結構;然后讓學生對其中運用到的修辭手法進行回答,“爬山虎的腳”采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還有同學回答,“爬山虎的細絲”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寫成“蝸牛的觸角”等。教師對于整個文章的表達方法進行了總結,重點從細微處進行描寫,這種寫作方法一方面突出了文章的重點,另一方面每個段落之間的安排、層次分明,描寫爬山虎腳時所運用的語言形象生動,讓人禁不住進行閱讀,感知文本寫作時的表達運用以及脈絡布局。
三、開展寫作練習,促進嘗試閱讀理解
在實現讀寫結合時,除了需要從閱讀中表達,還要求以表達促理解,也就是說在充分發揮寫作的作用,結合教材主題布置寫作或者課堂練第二場,讓學生在練習寫作的同時,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的內容與思想情感,實現教學目標。例如:結合教材單元主題,開展單元寫作活動,在部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第一單元教材內容包括《觀潮》、《走月亮》等,寫作練習“推薦一個好地方”由此可以看出寫作主要是針對景觀進行設計的,要求寫一個自己喜愛或者瀏覽過的一個地方景色;第二單元主題是動物與具體事物,寫作練習安排學生選擇某種動物,來進行寫作練習。在整個寫作練習中,都是基于主題設計展開的,在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同時,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素材。與此同時,還重視課堂寫作練筆的作用,比如在進行部編版四年級上冊第七單元22課《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時,就可以布置練筆任務,請同學們就文章描述“讀書的原因是什么”,開展總結練筆,寫一寫自己的看法與觀點,這一任務不但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同時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作者創作的意識,促進學生對素材的理解。
四、文本拓展延伸,開展邏輯思維鍛煉
教師開展讀寫結合時,可以對文本進行拓展與延伸,也就是說基于教材教學活動出發,開展故事拓展或者補白練習,讓學生更加理解文本,同時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了學生的寫作水平。例如:在進行部編版四年級語文《王戎不取道旁李》,主要描寫竹林七賢之一王戎,“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這一句就可以進行拓展,提出問題“王戎看到樹上結滿的李子時在想什么呢?”“如果王戎是你的朋友,你會對他說什么?”“通過理解,你認為王戎身上有哪些東西,值得你學習?”這些問題的設計是對文本的延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與創新思維,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讀寫能力,實現教育改革的要求。
結論
小學語文是一門語言類學科,因此閱讀和寫作成為了學生學習語文的重點內容,具備較強的閱讀和寫作能力可以增加自身的文化知識儲備,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也要注重閱讀和寫作的教學,這有利于鍛煉學生的閱讀、寫作和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王艷春,王育宏. 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策略[J]. 西部素質教育,2020,6(08):248+250.
[2]范曉華. 談小學語文教學中讀寫結合的有效策略[J]. 華夏教師,2020(21):69-70.
陜西省榆林市定邊縣西園子小學 718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