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
摘要:小學數學是小學科目比較抽象的科目,學好數學不僅要會聽、會說、會想,更要會問,這樣才能促進學生主動長期的學習。當然質疑能力不是學生天生就具備的,是需要教師對他們不斷地培養才能形成,從而讓學生從質疑中感悟知識。
關鍵詞:小學數學;質疑習慣;策略
“學貴有疑 從疑而悟”,質疑可以促進學生主動探究,敏于發現,可以激活學生的思維和興趣。小學教師一定要把握好小學打基礎的這一黃金時期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為后面的學習提供更好的動力。
一、小學數學的教育現狀
1.傳統教學模式影響學生的質疑能力
現階段很多的小學數學課堂上,基本采用的方式是一問一答式,直到老師認為把學生教的沒有問題了,這節課就是成功的教學。這樣的教育模式看似效率很高,但我們恰恰忘記了行成于思、思成于惑的簡單事實,沒有問題恰恰是最大的問題。課堂上沒有給學生質疑的機會,忽視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這樣只會讓學生慢慢地失去質疑的認知和能力,就會出現上課一聽就懂,下課一做就忘的現象。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就會降低,不利于學生長期的學習發展。
2.課堂上學生有疑而不敢問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學生在低中段的數學學習中,并不是對老師所講的內容沒有疑問,只是因為各種因素導致學生有疑而不敢問。主要的因素有(1)思維問題:學生的思維深處存在著“唯師”、“唯書”、“唯一”的思維定勢。(2)性格問題:有的同學比較內向害羞,不敢在眾人面前說話,更談不上大膽質疑了。(3)心理問題:學生受到教師、家長態度、同學反應的映射,常常把自己的疑問藏在心里不敢說出來。
由于以上原因,部分學生是有疑而不敢問。慢慢的只會讓這部分學生滋長壓抑心理,一味地盲目追隨教師的腳步,沒有創新和質疑的能力。
3.課堂上學生不會提問
顧明遠教授說:“21世紀的教育觀要求學生能獨立思考,敢想敢說,善于創新,也就是說,不會提問的學生不是好學生。” 敢于提問是前提,會提問才是目的。有的學生上課時提問很積極,但是提出的問題價值不高;有的學生依賴心理重,不積極動腦思考問題只想聽別人說;有的學生缺乏主動思考能力,不知道問題是如何產生的,導致不會提問。
二、培養學生質疑能力的策略
1.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激勵學生勇于質疑
隨著課堂變革等一系列活動的舉行,傳統的點問式課堂模式已經悄悄地發生著變化,多種教學模式的出現給我們的課堂注入了新鮮的血液。所以教師首先要轉變教學理念,利用多種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從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從教師的“多講”變為學生的“多說”,創造師生、生生的互動課堂,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建立朋友型的師生關系,這樣才能激起學生質疑的欲望。
其次,要允許學生的質疑“出錯”,這是學生勇于質疑的前提。有些學生提出的問題很幼稚,甚至是老師多次強調的重難點還在問,這時老師一定要改變批評教育的方式,請其他的學生回答這名學生的問題,既檢驗了其他學生的學習效果,又很好的解決了這名學生的問題,無形之間就傳遞給了學生“學問學問,不懂就問”的學習理念。
2.有意識的塑造“疑問課堂”,給學生質疑的時間和空間
有時候,無論老師怎么鼓勵學生,學生也是無疑而問。這主要是學生缺乏問題意識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問題意識是學生質疑能力的核心,沒有問題意識,學生就不會對事物、知識產生疑問,起不了質疑,而問題提出能力是學生質疑能力的體現。
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教師從低段開始就可以有意識的塑造“疑問課堂”,經常要在課的開始、中間、結束時問問學生:“關于這個知識點,你有什么想問的嗎?”、“講到這里,你有什么疑惑嗎?”……給學生質疑的空間,同時一定要給學生思考的時間。
【案例】在學習《角的分類》快要結束時,我問學生:“關于這一課,你還有什么想問的嗎?”當時就有學生問道:“老師,大于180度小于360度的角叫什么角?”對于學生的這個問題,我當時是又驚又喜,沒想到學生能提出這么有價值的問題。
其次,教師一定要做好引導作用,要在課的重難點、關鍵點、總結方法等環節給予學生質疑的機會,就會讓學生做到非“疑”不質,是“難”才問,置學生于“憤”、“悱”狀態,使學生不得不疑。這樣學生才能有問可疑,問的有價值。
【案例】
師:讓對方先出,這樣我們就會知己知彼,制定相應的對策。以最強的對最弱的就能保證輸一場贏兩場,這樣才能達到全盤考慮、整體取勝。這就是田忌賽馬策略的奧秘所在。學到這里,你還有什么疑問嗎?
生:老師,難道齊王就不會改變馬的出場順序嗎?
師:是啊,齊王也是這樣想的,他也想改變馬的出場順序,與田忌再來比賽一次。下面,老師扮演齊王,誰愿意扮演田忌與我再來對陣一次。……
學生的質疑自然而然的引出了下一個環節的教學,水到渠成的教學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欲望,使學生能更深度地學習。
3.加強質疑問題的指導,讓學生學會質疑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對于學生而言,一切的活動都是從模仿開始,質疑也是一樣。因此,對于低段的學生來說,教師可以先教給學生如何質疑,再讓學生模仿的提出問題。并培養學生用準確的完整的數學語言表達問題。慢慢地,學生就會從模仿的階段過渡到自主提問的階段,從想問到要問的意識逐漸提高。
對于中段的學生來說,教師要引導學生用觀察、分析、對比等一系列教學方法向學生布置學習任務,引導學生產生并提出問題。多用一些“請仔細觀察一下、請認真分析一下,再想一想……,看看有什么問題?”等啟發式的語言,使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產生問題和困難,促使學生提出疑問,還要幫助引導學生把問題表達清晰,并給予恰當的評價、引導,使學生能正確把握提出問題的角度,學會“從哪些方面提問”、“怎么提問”,使學生敢問、基本會問的能力逐步提高。
質疑是人類思維的精華,擁有創新能力的人必然具有敢于質疑的思維品質,因為創新的起點是從問題開始的。作為老師要鼓勵學生大膽提問,大膽質疑,長期訓練,學生就能養成質疑的能力,才能具有創新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劉霞.在數學學科中如何培養學生質疑能力問題的意識[J].吉林教育,2016,27(40):124.
[2]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質疑能力的策略[J]. 軟件教學, 2015年第6期.
課題題目:小學低中段數學課堂中培養學生質疑能力的研究
寧夏銀川市閱海第二小學 7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