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春萍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課外閱讀教學效果,發(fā)展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是近年來新課標中提出的明確要求。在寫作教學中,課外閱讀更是在提高學生寫作能力上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文章分析了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必要性,并具體探索了強化課外閱讀在寫作教學中作用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外閱讀;寫作教學;必要性;強化
當前的小學生在進行課外閱讀的過程中,存在著缺乏良好的課外閱讀環(huán)境,缺乏科學的優(yōu)秀作品的引薦,無法形成長效持久的課外閱讀習慣等問題。這些問題導致學生無法具備良好的課外閱讀能力。閱讀和寫作具有不可分割的關系,閱讀是寫作的必要前提。而學生由于缺乏良好的課外閱讀能力和必要的積累,經常在作文寫作中也會從內容、結構、思路等各方面出現(xiàn)一些問題。因此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加強對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很有必要。
一、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必要性
只有具備足夠的閱讀積累,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習更多的知識,文章的寫作方法與技巧,思路和結構規(guī)劃的經驗,學生才能將這些運用到具體的文章寫作中去,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而課內的閱讀主要依靠教材和教輔資料,雖然凝聚了語文學科的精華內容,但相比整個浩如煙海的文學領域而言實在是滄海一粟。所以必須要突破課內學習的限制,從課外的閱讀中去積累更多豐富有趣的文化知識,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方法和經驗,這樣才能讓學生的寫作水平更上一層樓。
而且,讀書讀的越多,學生所能看見的世界也更完整、更廣袤,對事物的認知和看法也將會更加深入。這對于拓寬他們的寫作視野,促進學生思想和能力的不斷升華也有著重要的現(xiàn)實影響。并且通過閱讀獲得了積累,也會驅動學生通過寫作、創(chuàng)造等各種方式去將經驗驗證并解決實際問題,促進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
二、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作用強化
(一)根據(jù)寫作主題開展群文式的課外閱讀
課外閱讀的作用最直接表現(xiàn)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就是學生在寫作時能夠運用從課外閱讀積累的素材去提高作文質量。所以在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在確定一堂寫作課的主題后,指導學生開展主題式的群文課外閱讀,先圍繞寫作主題進行集體的群文閱讀與分析,學習并積累與主題相關的要素,然后在寫作時趁熱打鐵通過模仿或創(chuàng)新來加以應用,可以提高學生讀寫結合的轉化效率,促進寫作水平的有效提升[1]。例如,在小學部編版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習作題目是“寫觀察日記”,要求學生學會觀察并將觀察的過程、結果、自己觀察的心情和經歷等都可以寫出來。所以學生就需要學習如何“觀察”以及“觀察日記”這種文章的寫法。則在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整合式的群文閱讀學習。比如古詩《江南春(千里鶯啼綠映紅)》、《望天門山》(天門中斷楚江開),讓學生學習詩人的觀察角度,并且學習他們言簡意賅表達內容的語言風格,以及運用的修辭手法來讓文章內容更加生動。而要體現(xiàn)“觀察日記”則可以閱讀《昆蟲記》或者一些科普性質學生感興趣的文章。學習寫觀察日記時需要具備的科學、嚴謹和負責的寫作態(tài)度。
(二)運用多種手段全方位深入解讀閱讀材料
在進行課外閱讀時,學生能將材料中的各類“營養(yǎng)”汲取并應用到寫作的提升中去,還需要教師幫助他們獲得對于材料較為全面和深刻的解讀。讓深度閱讀實現(xiàn),才能高效閱讀,并充分挖掘其中的寫作資源[2]。比如在閱讀《狼王夢》的過程中,教師首先可以要求學生通過書籍的題目和閱讀目錄,來對書籍的內容進行預測,在腦中形成對于書本故事的整體框架。這種根據(jù)一個主題來梳理并逐漸在腦中構建整體框架的方式,有助于提高學生寫作結構的安排能力。在深入閱讀的過程中,教師既可以讓學生以整本書閱讀的方式,對母狼紫嵐這一形象有一個全方位的了解,學習書中通過一個個小故事來分析母狼紫嵐母愛、嚴厲、殘酷等不同面,培養(yǎng)多角度描寫對象的能力。還可以引導學生聚焦局部,比如金雕抓走母狼的狼崽、母狼與金雕同歸于盡等各個小場景中,去仔細分析在文字中表現(xiàn)出的角色的思考、性格、情感和外表各方面的特征。然后啟發(fā)學生在對人物或動物進行寫作時,也可以從性格、情感、外表、思考等方面來讓人物變得豐滿、形象。
(三)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與寫作習慣
一時的進步需要通過培養(yǎng)和強化讓其成為長效持久的良好習慣。第一是課外閱讀的材料選擇上,既要照顧到學生的興趣化閱讀,更要考慮到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為目的的綜合性閱讀。教師可以參考教育部發(fā)布的小學生必讀書目來進行推薦。經過長期的推薦閱讀,學生也能逐漸適應閱讀綜合類型的文章,而不是一味憑借感覺和興趣去進行局部領域的片面化閱讀。第二是要確定常規(guī)課外閱讀的評估體系,比如每次學生在閱讀之后,都要完成一份讀后感的寫作,讀后感的結構要包括對文章大意的概述,以及自己從中獲得的語言表達和思想情感兩方面的收獲。最后則附上學生將這種收獲以寫作的方式進行仿寫或創(chuàng)新的一則短文小作品。通過這種常規(guī)化的“課外閱讀→反思消化→寫作輸出”訓練,學生就能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與寫作習慣。
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強化課外閱讀教學十分必要。教師應在學生寫作之前,通過群文閱讀等方式,讓學生積累足夠的課外閱讀素材,為寫作做好準備;在平常的課外閱讀中,也要能教會學生各種各樣的對文章進行較為全面、深入的整體和局部不同視角的分析,并將分析和總結的經驗進行消化,應用到實際的文章寫作中去。最后更要注意根據(jù)實際情況來對學生的閱讀材料進行核實的推薦,并制定常規(guī)化的讀寫結合任務和評估體系,讓學生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讀寫結合習慣,促進閱讀和寫作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李巨香.試分析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的現(xiàn)狀及對策[J].漢字文化,2019(S1):123-124.
[2]尚洪波.課外閱讀在寫作教學中的重要性[J].黑河教育,2019(10):53-54.
重慶市北碚區(qū)人民路小學校 40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