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鳳蓮
摘要:本文主要針對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展開研究,先提出其重要性分析,然后詳細闡述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實施建議,主要包括改進教學模式、傳承中華美德、走向課外生活,旨在實現傳統文化與小學語文教學的緊密融合,賦予小學語文教師全新的生機與活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傳統文化;滲透措施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傳統文化發揮著不可比擬的作用和優勢,但是在當前諸多外來文化沖擊的影響下,諸多學生對于外來文化有著一定的興趣,反而對我國傳統文化的關注度明顯淡薄,對此針對于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積極滲透與融合傳統文化教育,將其與日常教學結合在一起,正確引導學生,確保學生具備良好的民族自豪感和榮譽感,并極其學生愛國主義思想和精神的積極培養,為學生正確價值觀念的塑造奠定良好的基礎,進一步弘揚我國傳統文化,將中華民族文化的魅力充分發揮出來。
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分析
(一)有利于將學生文化認同感提升上來
在展現一個民族和國家自身文化價值時,文化自信的踐行非常重要,對于強化文化的生命力具有極大的幫助。在小學教學方面,教師應提高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滲透的重視程度,將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學習熱情發揮出來,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文化自信,從而使愛國情感充斥于各個學生身上。比如在講解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狼牙山五壯士》等愛國內容時,應對前輩的光榮事跡進行詳細講解[1]。再如在講解《傳統節日》等傳統節日內容時,巨鰲山應對節日的歷史淵源進行詳細講解,確保學生對傳統節日蘊含的深層含義進行明確化,成為踐行者、傳承者。
(二)有利于將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提升上來
中華文明發展歷史悠久,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是在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的影響下,部分家長非常寵愛自己的孩子,過上了“富家子女”的生活,但是卻造成了學生生理自理能力和勞動創造能力的缺失,不僅尚未將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勤儉節約理念落實下去,也出現了嚴重的鋪張浪費行為。對此小學語文教師在對優秀傳統文化進行講解時,要著重強調相關成語,如尊老愛幼、團結友愛、見義勇為等,對學生形成正確引導作用,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優秀品質,然后實現在日常生活中的靈活運用。
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建議
(一)改進教學模式
傳統文化,是古人智慧的發展成果,是中華民族精神和情感的載體。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古詩文教學,應引導學生靈活運用個人朗讀、集體誦讀等形式,齊用手、眼、腦,使學生對文章的意境與思想高度理解,同時應加強多媒體設施的應用,不定期開展相關古詩詞朗讀比賽,比賽主題主要以“傳統文化”為主,借助多種不同的藝術形式,如書寫、朗讀等,可以將學生個人特長充分發揮出來,并使學生學習興趣更為濃厚,形成對傳統文化精髓的深刻感悟,不斷提高知識儲備水平,滿足學生文學素養的培養需求[2]。在小學語文教材中,作者濃厚的情感均體現在傳統文化篇目之中,因為小學生知識儲備和個人認知能力低下,無法對作者的情懷予以正確理解,對此教師應加強情景創設法的應用,比如在教學《臘八粥》時,可以先對粥文化的微視頻進行播放,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新課的學習奠定基礎,更加深刻地領悟溫馨和睦的家庭生活場景,并對母愛的偉大形成深刻體會與理解。
(二)積極開展主題式教學
在課前,教師應加強主題情境的構建,引導學生根據主題對相關資料進行查找。比如教師可以設置“成語月”,主題式教學可以在每周五進行。其中,在“成語與文學藝術”主題式教學內容中,教師應與學生共同討論與交流,尤其在相關神話故事的相關成語,如女媧補天、夸父逐日等[3];在“成語與歷史人物”的主題式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學習負荊請罪等成語,使學生對這些成語背后的歷史故事進行高度了解。在故事學習成語方式的帶動下,可以使學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熱情充分展現出來。
(三)傳承中華美德
在中國夢的實現道路上,弘揚中華美德是至關重要的。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歷史人物故事在諸多文章中占有較高的比重,所以教師應將課文中的歷史人物形象利用起來,對其中人物道德品質進行深度性挖掘,通過對教材內容的學習,形成對學生的正確引導,從而滿足凈化心靈、完善人格等需求。比如在教學《大禹治水》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導入《大禹為什么要治水》微視頻,然后引導學生討論分析大禹的人物形象,如頑強意志和獻身精神等,然后教師應繼續向學生提問“從大禹身上,你們在集體和家庭上有沒有作出什么奉獻?”。借助該教學模式,可以使學生深刻理解和掌握大禹這一人物形象,激發出學生良好的民族自豪感與責任感、集體榮譽感等。
(四)走向課外生活
在傳統文化滲透方面,不能過于依賴課堂教學,而是要帶領學生走出去,將傳統文化綜合實踐活動落實下去,借助豐富化的課外學習,可以使學生形成對傳統文化的深刻感受。比如的教學《北京的春節》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同學們,你們回去可以問一下自己的父母和爺爺奶奶的家鄉習俗有哪些?然后進行詳細記錄,這不僅有助于學生形成對家鄉的向往和熱愛之情,而且還可以拉近與傳統文化之間的距離,為學生傳統文化底蘊和語文綜合素質的提升創造有力條件。
三、結束語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勢在必行,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價值觀念、思想道德素質等,成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者,確保中華傳統文化生生不息。
參考文獻:
[1] 王燁鋒.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中華優良傳統文化教育[J]. 小學生作文輔導(五六年級版), 2020, 000(003):87.
[2] 李文靜. 中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傳統文化教育[J].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 2020, No.1204(04):33-34.
[3] 亞舟 劉. 如何在教學實踐中滲透傳統文化?——讓現代小學語文課堂閃爍古詩詞的魅力[J]. 教育研究, 2020, 3(8).
徐州豐縣鳳城實驗學校小學部 江蘇 豐縣 217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