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立民
【摘要】教育改革工作的進一步深化使得教師的角色產生了明顯的變動,參與者、引導者以及傳授者非常關鍵。教師需要注重多元化角色的有效把握,明確教學定位。確保教學質量的綜合提升,真正實現事半功倍。對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來說,教學理念的創新以及改革非常重要。這一點有助于點亮學科課堂,讓學生能夠變得更加主動。進而跟隨教師的節奏和步伐,高效課堂、精彩課堂也得以構建。
【關鍵詞】創新理念;小學語文;課堂教學
引言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也比較復雜,教師的角色定位產生了明顯的變動。教師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引導者,是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是傳播知識的傳授者。因此,教師需要意識到自身對學生的重要影響。關注對課堂教學活動的有效優化,進一步打造煥然一新的課堂。靈活利用創新理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綜合多種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在設置教學情境的過程中夯實學生的基礎,讓學生能夠感知不同的學科情境,提升個人的語文綜合素養。
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現狀
(1)忽視學生主體地位
要想真正點亮課堂,小學語文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這一點是學科教學改革的主要條件以及核心所在。但是有的教師仍然按照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教學,思想認知非常的落后。忽視了學生的學習基礎,沒有真正的尊重學生。課堂教學缺乏針對性和有效性,學生無法實現實踐動手能力以及語文知識水平的綜合提升。很少有教師會結合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要求,關注學生的重要價值以及實際能力。難以充分彰顯教學理念創新的重要育人作用,無法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的優質化以及高效化發展。
(2)忽略教學情境
教學情境的重要作用顯而易見,有助于進一步打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和學習空間,深化學生對學科知識的認知。但是有的教師直接跳過的這一環節,沒有精心創設不同的教學情境并融入與之對應的教學知識。忽略了學生對不同情境主題的分析及研究,很少的教師能夠堅持理論聯系生活實際的重要育人理念,讓學生在自主分析時不斷活躍個人的思維。盡管有的教師開始創設教學情境,進一步引導學生,但是情境教學的生動性和形象性卻無法得到保障。學生在學習重難點知識時面臨許多理解上的困惑及壓力,這一點使得教育教學進度偏慢。學生無法跟上教師的節奏和步伐,對語文這門課程存在天然的畏難情緒,學習自信心不足。
(36)忽略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符合語文教學改革的具體要求,有助于新課改的順利落實。學生也能夠獲得更多自主學習的機會和動機,進而全身心的投入學科教學學習中。但是有的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價值的認知還不夠全面,往往認為小學生的自控能力不足。在參與小組合作學習時往往會講閑話,因此教育教學質量會受到影響。這種錯誤的認知使得教師直接按照自己的主觀意愿開展教學活動,小組合作學習所占的比重持續下降,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動機備受挫折以及打壓。
二、用創新理念點亮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策略
(1)堅持學生主體地位
教師需要以問題導學模式的有效落實為依據,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教學理念創新的核心要求,以此作為學科教學的根據點。不再以落后的思想認知開展教學活動,積極避免傳統單一的教學形式。結合問題導學教學的實踐要求,積極打造高效課堂。其中知識點之間的互動以及聯系非常重要,教師需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尊重學生,分析學科教學改革的具體方向,確保問題的有效性和針對性。結合學生的思想動態以及語文知識學習的進度,逐步調整學科策略和技巧。合理設置問題,精心安排教學進度和教學計劃,促進學生語文成績的綜合提升。比如在指導學生學習統編教材部編人教版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珍珠鳥》時,為了強化學生對文本思想情感的認知。教師則可以以問題導學為依據,充分凸顯這一現代化教學模式的重要作用。先讓學生對文章中所描繪的具體事情進行分析,指導學生自主分析作者在描寫珍珠鳥時的心情。通過指明學生的學習方向,讓學生在自主學習時變得更加堅定。避免學生出現茫然無知的問題,幫助學生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另外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也更加頻繁。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教師的尊重,能夠自主自覺地安排好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提升較快。
(2)創設教學情境
新穎生動的情境教學有助于更好的體現教學理念創新的實質要求,教師需要注重教學情境的合理打造。了解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時的真實情況,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個體特征,給予學生更多的愛護以及關心。教學情境構建比較復雜,生活化內容的融入非常有必要。比如在指導學生學習部編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植物媽媽有辦法》時,教師可以借助現代化教學技術,展示生動可感的教學情境以及圖片。沖刺激學生的各個感官,讓學生對生活中比較常見的植物進行分析。鼓勵學生通過角色扮演來了解文章之中的核心思想,積極展示與植物傳播種子相關的專業知識。讓學生在生動可感以及特殊新穎的教學情境中,跟上教師的節奏及步伐。實現自主思考,深化個人對專業基礎知識以及重點知識的理解及認知。這種教學模式符合學生的思維認知習慣,有助于夯實學生的學習基礎。幫助學生構建立體化的思維層次和框架,學生的思維非常活躍和主動,能夠自主探索和主動分析。
(3)引導學生小組合作學習
要想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需要針對性的引導學生參與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積極打造合作學習模式,保障課程教學改革工作的全面落實,促進新課程的有效實施。教師需要以理論知識學習為依據,關注學生的學習基礎。幫助學生自主理解語文重點知識和難點板塊,明確語文知識學習的重要模式以及合理規劃,讓學生的語文學習質量以及學習效果變得更加明顯。學生在自主學習時會遇到許多的問題,教師則可以結合小組合作學習的具體條件,設置小組合作學習任務。關注學生的學習基礎,找準學科教學的突破口和切入點。進一步改進教學模式,通過設置教學主題來鼓勵學生自由發展、大膽想象。
結語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創新理念的踐行非常有必要,有助于提升教學質量。教師需要關注對創新理念的細節分析及研究,避免知識灌輸。著眼于不同的學習體系,了解學生的個體需求。確保學生能夠在學習語文知識時變得更加的活躍和主動,為小學語文教學注入更多生機以及活力,充分凸顯小學語文教學的真諦。
參考文獻
劉艷麗.新課改下快樂教學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
李陽.用創新理念點亮小學語文課堂教學[J].科學咨詢(24):2.37672768-EFED-443E-993B-7C12136D98B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