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惠寧
摘要:高中階段的美術鑒賞教育是培養高中學生藝術修養的重要途徑之一,美術鑒賞教育應著重凸顯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站在發揚傳統文化的角度,打破高中美術教學的局限性,促進美術教育領域與傳統文化的深度結合。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過程中,通過高中美術鑒賞教育引導學生將傳統文化應用于各個領域,不斷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是當今教育界應關注的重點問題之一。該文通過社會學與教育學的雙重視角,深入挖掘將傳統文化應用于高中美術鑒賞教育的價值與含義,以為將培養學生成為德藝雙馨的人才提供有價值。
關鍵詞:傳統文化 ;美術鑒賞教育;傳承與發展
美術與人類的社會生活息息相關,其中的色彩運用、筆畫勾勒無不體現著繪畫者的智慧。中國傳統文化屬于一種精神財富,是中華民族之魂。在高中美術教材中,多數內容與傳統文化相關,教師要想創新、改革教學形式,提升教學質量,可從傳統文化方面著手,幫助學生正確感悟、了解傳統文化,讓其學會通過傳統文化欣賞美術,不斷增強民族自豪感,從而更好地成長。在新課程改革教育的大背景下,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滲透高中美術教學,不僅是順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而且是大勢所趨,是一種有效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鑒賞能力和教學質量的途徑。學生在中國傳統文化的不斷熏陶下,可以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重視傳統文化的傳承、弘揚,這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有著積極的影響。
一、中國傳統文化在美術鑒賞教育中的重要性
1.對學生形成獨特的美術風格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水墨畫、油畫等美術作品具有濃厚的中華文化藝術特色,在世界藝術文化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受到了各國藝術家的青睞。在開展高中美術教學時,教師不僅應該講授繪畫理論和繪畫技巧,而且應該培養學生對藝術的洞察力與創造力,使其進一步發現美術作品中的精神含義,深入體會美術的魅力。
將中華傳統文化融入高中美術鑒賞教育,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傳統藝術,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創作美術作品,并在作品中融入自身對傳統文化的理解與感悟,形成獨特的美術風格,在飽滿的藝術理論基礎上創作出更具中國特色的藝術作品。
2.促進現代藝術與傳統藝術的融合
中華傳統文化藝術作為現代美術發展的基礎,在悠久的歷史傳承過程中不斷融入先進的藝術思想,從而形成了頗具現代風格的藝術表達手法。在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社會環境變得愈加開放,一些負面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人們對藝術的追求與創造力的發展。在這種背景下,若想保證現代藝術氛圍不被不良思想侵染,教師必須在高中美術鑒賞教育階段不斷滲透傳統文化,促使學生養成正確的價值觀與藝術觀,使其藝術創造不被外在不良因素影響,同時保持對藝術的敬畏之心,正確解讀現代藝術。
二、傳統文化傳承在高中美術鑒賞教育的實踐策略
1.深挖教材,發掘傳統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與中華民族存在密切的關聯,是中華民族強大的精神寄托,其蘊含的思想、內涵等值得人們挖掘、探索。將傳統文化滲透高中美術教學,能讓教材內容變得豐富、立體,吸引力更強,也能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濃厚,教學效果更加理想。但是,部分高中的美術教材內容滲透性不強,教師需要通過各種途徑深挖教材,拓展教材內容,提取教材中蘊含的傳統文化,讓學生收獲更多不一樣的知識。高中美術教材中包含著大量的木器、陶瓷、青銅器等工藝品和山水畫、風景畫,記載著我國社會的發展歷史和傳統繪畫技術,而這些都是切入傳統文化的教學關鍵點,也是高中美術教學的重要內容。但是,教師要想巧妙地運用傳統文化開展美術教學并非容易之事。
在開始上課前,教師需要利用互聯網鉆研教材,了解我國傳統文化知識,詳細找出其中的關聯點,如此才能保證教學的有效性。如,在教學《中國古代繪畫擷英》這一課的知識時,教師可先利用互聯網查閱相關資料,搜索與教材內容相符的圖片、視頻、文章等,并將其中的關聯點一一記錄下來,在課堂上供學生觀看、學習,讓學生在欣賞繪畫作品的過程之中,慢慢地領悟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以及中國傳統繪畫的特色與魅力。
此外,課本中的一些古代壁畫、人物畫等也與傳統文化息息相關,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向學生講述古代壁畫的形成、人物畫的發展、繪畫技巧等,讓學生在欣賞、了解傳統文化的同時,學到更多的繪畫技巧。教師利用互聯網深挖教材內容,可以通過視頻、圖片展現美術作品,并將作品放大,有利于學生全面掌握作品的細節、特點。而且,教師通過刺激學生的聽覺、視覺等感官,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不斷提升學生的美術素養。
2.結合社會實踐,促進傳統文化與美術教學相結合
教師在課堂上向學生展示傳統文化藝術,有時只能簡單地講解藝術作品,難以讓學生近距離感悟傳統文化的魅力。因此,教師需要為學生創造有利條件,組織美術實踐活動,將傳統文化與美術教學深度融合。在相關的實踐活動中,學生可通過近距離地感受傳統文化,加深對我國傳統藝術的理解,這對激發他們的創作靈感也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如美術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前往一些富含中華傳統文化韻味的地方寫生,通過寫生加強學生對本地民俗文化的了解。除此之外,學校也可邀請一些掌握傳統工藝的匠人為學生舉辦傳統文化講座,通過工藝匠人的講解與作品展示,使學生更加全面地了解我國傳統文化的藝術魅力,不斷促進美術鑒賞教育與傳統文化的深度融合。
同時,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自發成立傳統文化研究小組,鼓勵學生自主查找資料,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實現對美術知識與傳統文化的高效整合。藝術來源于生活。教師要打破書本的限制,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尋找藝術的靈感,不斷加強自身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理解與認識,并結合有效的社會實踐活動,不斷提高美術素養。
三、結語
總之,在高中美術鑒賞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能豐富教學內容,創新教學形式,讓傳統文化得以更好地傳承與發展。同時,教師通過教材的深挖、活動的開展、內涵的把握、文化的融合,能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自覺挖掘優秀傳統文化,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審美能力、鑒賞能力,進而促進高中美術教學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何曉菁.中國傳統文化在高中美術教學中的應用與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8(10):116-117.
[2]緱博文.核心素養培養要求下高中美術教育民族文化意識培養[J].大觀(論壇),2020(2):138-139.
佛岡縣第一中學 51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