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達
摘要:小提琴是一種音樂藝術演奏形式,通過浸潤美學思想,從藝術聽覺和視覺上含蓄表達出樂曲的情感。在高校小提琴演奏教學中融入美學知識,提升大學生演奏知識和技巧,同時把他們的音樂藝術欣賞能力提到新的高度,營造別具特色的演奏美感,不斷進行小提琴藝術的美學創新,培養大學生的音樂綜合素養和藝術審美能力。
關鍵詞:高校;小提琴教學;美學思想;融合滲透
引言
小提琴作為一門整合音樂藝術和美學思想的重要樂器,可以促進音樂作品創作和表演效果的雙面提升。小提琴剛傳入中國的時候,我國高校的小提琴教學內容多是教授演奏技法,隨著近年來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加強,高校小提琴教學也開始探索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方法,希望借助小提琴的演奏,提高學生的演奏水平和演奏技巧,同時更好的表達出作品的內涵和美學思想。通過小提琴教學提升學生的音樂美學素養,使其更好的詮釋演繹音樂作品,讓聽眾充分感受到藝術的魅力和美感,推動我國小提琴演奏水平和教學質量的發展提高。
一、當前高校小提琴演奏美學思想滲透的發展現狀
我國當前高校的小提琴教學體系已經相對成熟完善,涌現出一大批著名的頂級音樂教學學府,它們的小提琴教授的演奏理論和技巧,已經培養了許多小提琴演奏人才,取得了累累碩果,也因此成為了我國小提琴藝術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很多高校音樂教師在小提琴教學和演奏課題實驗中都有效融合滲透了美學思想,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教學思維的創新發展,但學生在學習中不能準確把握演奏樂曲的思想內涵,也就無法取得個人演奏風格和音樂作品的風格的統一,這是學生的美學思想不足造成的,需要他們在學習在繼續加強對音樂價值,思想內涵和美學的深層理解和演繹詮釋。其次,雖然教學改革屢屢被提及,但在教學模式和教學思想上并沒有太多的變化。傳統的教學模式一直占主導地位。在這種環境下,學生的興趣愛好受到重學科的壓制,身心的發展會對長期的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二、促進高校小提琴教學和美學思想融合的相應對策
(一)進行文化知識的融合滲透
音樂作品的創作離不開文化基本功的鋪墊和輔助,文化知識背景是音樂創作的靈感基石,每一首音樂作品都蘊含著作者豐富的思想情感和文化底蘊。作者的情感利用文化的支撐作用表達出來,形成優美的音樂旋律。想要深刻理解和體會音樂的深層含義和情感,需要對作者的創作進行研究分析和感悟。音樂創作者的思想行為會受到國家民族文化的熏陶和潛在的影響,這從中西方音樂的表達和創作方式上有明顯的表現。因此,高校音樂教師在開展小提琴教學時,要對音樂作品的國家和民族文化、傳統、政治及經濟發展背景,以及作者的性格、經歷、人生觀、個人成長發展背景等進行全面的講解介紹,讓學生在對作者有了深刻了解的基礎上,品味和感受作品中蘊含的清感和思想,提高他們對音樂美學的詮釋和演繹能力。以小提琴作品《山之女》為例,該作品采用“意”、作品的中間部美學思想運用中,則借助清新的音樂節奏、主題素材的匹配組合、民族文化風格的穿插運用及弦作強弱分明的配合,將一種動態化的美感演繹的出神入化,也將演奏過程推向高潮,精巧的奏出了創作者的手法及藝術風格。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高校小提琴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音樂文化中融入滲透更多的美學思想,便于學生在小提琴演奏中能夠有機的結合中國音樂文化元素,表達出一種強烈的民族文化特色,通過音樂美學和傳統文化的結合滲透表達出一種情景交融的意境美,提高學生的演奏技巧,形成個性化的演奏風格。
(二)高校小提琴教學中滲透個性化情感提高音樂美學思想
小提琴屬于音樂演奏樂器的一種,因此,也具有音樂強烈的個性化和豐富的藝術表現力特點,使人們在欣賞小提琴演奏的過程中獲得審美和藝術情趣,并結合自身的生活和情感經歷和感受,引發聽眾的情感共鳴,提高他們的音樂美學享受。因此,高校小提琴教師教學時,要注意引導學生在學習演奏中融入豐富的個人情感,造成對聽眾的音樂感染效果。
有這樣一句諺語,“移風易俗,莫善于樂”。這句話充分說明了音樂對人們思想和情感的感染和影響效果。高校音樂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和體現小提琴這種樂器對人們的思想影響效應,在熟練掌握演奏技法的基礎上,對樂曲作品原創作者的內心情感進行仔細揣摩,并在演奏中充分融合美學思想,利用學生個性化的情感表達對樂曲進行完美詮釋和演繹。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要求學生尊重作品原創的基礎上,鼓勵學生融入自己演奏的個性化風格,表達出演奏和音樂美學融合的至高境界,使學生的小提琴演奏既凸顯個性,又富有內涵。
結束語
總之,高校小提琴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要注意音樂美學思想的滲透融合對自身教學的重要作用,要求學生牢固掌握演奏技法基本功的基礎上,通過大量的實踐演奏練習實現美學思想在自己演奏中的高效融合。從音樂文化和個性化表達方面,提高學生對演奏樂曲的理解和詮釋能力,獲得聽眾的情感共鳴,提高學生演奏的藝術和美學境界,促進我國小提琴演奏教學的發展提高。
參考文獻:
[1] 董瑩. 高校小提琴教學中的美學思想滲透[J]. 藝術教育, 2019, 000(006):78-79.
[2] 云格格. 論音樂鑒賞在小提琴基礎教學中的滲透[D]. 內蒙古師范大學.
[3] 劉鵬. 小提琴教學中內容的表現與技巧的統一[J]. 泉州師專學報, 2000(01):86-88+2.
[4] 洪悅甄(Yueh-Zhen Hong), 陳孝銘(Hsian-Ming Chen). 小提琴造型美感與形式要素之探討[J]. 東方學報, 2016(36):293-308.
[5] 韓巖嶺. 小提琴演奏中音樂審美意識的培養[J]. 藝術科技, 2018(2):161.
(湖南涉外經濟學院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