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祥
摘要:日語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學習日語不僅需要充分利用課堂時間,還需要在課堂上自學才能真正掌握語言。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教學主體正逐步由教師轉變為學生。如何提高學生獨立學習日語的能力越來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視。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不僅促進了其他行業的發展。如今,越來越多的學校使用互聯網來推廣更加靈活,獨立和個性化的學習方式。互聯網加外語學習不受位置和時間的限制。個性化學習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關鍵詞:互聯網環境;日語教學;學習
在自主經濟全球化和文化交流多元化的情況下,培養具有創新素質的復合型人才已成為21世紀教育發展的主題。通過現有教學方法的改革,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中國高校的教學工作存在一些問題:創新能力一直是中國教學工作中的薄弱環節,長期的教學模式已經使學生嚴重依賴教師和書籍。這些問題阻礙了日本高等學校專業人才的培養。
一、中國高校日語教學的現狀與問題
改革開放后,隨著國家之間經濟,文化和政治交流的頻繁,必須加強對日本專業人才的培訓。為了響應國家的號召并適應當前的經濟發展,該大學逐漸建立了日語專業,并顯示出近幾年擴招的趨勢。但是,許多大學的先天條件不足,經費條件有限,導致日本專業培訓質量低下。為了培養更適合時代發展的人才,大學不斷完善日語專業的學習,但實際教學中沒有針對性的教學。大學的老師們仍然停留在理論知識水平上,并引導日本學生進行實際學習。日語的技能和綜合素養沒有得到明顯提高。在日語學科體系不完善的情況下,高校日語教師的團隊配置和學科體系并不健全。隨著日語學科的不斷完善,大學在實際教學中暴露出許多問題。例如,大學中有許多“商務日語”專業。在許多大學中,日語相關的專業老師很少。老師們本身對商務日語缺乏系統的學習,因此不可能教學生日語。我用日語教商科學生。老師沒有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日語的環境。當然,不可能打開學生的思維。這導致學生在未來的工作和業務中無法靈活,熟練地使用他們。高校的教師大多在幾所本科院校中。面對繁重的教學任務,他們沒有能力自我完善和自學,因此其知識體系相對落后,需要及時更新和完善教學方法。教師自身的素質也對大學生學習日語產生負面影響。
二、大學日語教學利用互聯網資源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在現有教室的基礎上,我們將大量的日語學習內容和資源投入互聯網應用中,使學生可以不受地點和時間的限制繼續學習,并增加了學生的互動和樂趣。通過在校園網和微信公眾號上建立“日語學習網站”,為教師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和課后學習日語提供了更多便利。在高校課程網站上,可以設置“課程前指導”,“課堂提問”,“課后習題庫”,“課外資料擴充”等單元,以便學生可以在每個單元的課堂教學中感受到日語。學習的樂趣。通過充分利用互聯網來提高課程信息的普及率,更多的學生可以參與自主學習。在MOOC或公開課的教學模式下,大學和教師可以充分建立適合學校語言學習的網站或微課程視頻。學生可以充分使用豐富的學習資料和學習資源,老師只教日語引導和領導角色,讓更多的學生通過微型課程或課堂自主探索日語學習的方式和方法。教師通過記錄微視頻和微課程來分析某個知識點,以學習學生容易出現問題的學習點。學生使用課程網站來澄清和研究模糊且容易混淆的知識點。教師可以在上課之前考慮他們想學習的內容,以便在課堂上進行有效的學習和互動。教師參與考生的學前學習反饋,適時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計劃,讓學生參與教學內容和教學計劃的討論。對于小組團隊合作課程,老師將課前的任務分配給學生,以便學生可以根據小組在課堂上進行討論,明確分工,課后訪問數據準備課程的內容PPT并完成課程陳述,老師對學生評論的討論,包括語音語調,語法使用,語音內容的完整性等。在課程網站上,建立了“課堂反饋”平臺。老師上傳學生的ppt等內容,總結教學經驗,并補充相關的教學內容。供學生查看并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課后自學階段:建立學習平臺后,學校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日語學習便利。當未滿足課后復習中遇到的問題時,學生可以充分利用學校學習平臺進行自我學習。分析和總結,不僅減輕了教師的工作量,而且還幫助學生增強了獨立學習和自我探索的能力。通過結合互聯網來促進學生的知識和技能,學生可以實現自我學習的喜悅和成就感,同時,通過各方面的改進,他們將為進入社會奠定更堅實的基礎。在將來。因此,作為大學行政管理人員和老師,我們必須不斷探索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模式,不斷探索學習日語學科的方法,指導日語學習的基礎,引導學生專注于語言技能的培養,激發學生的自學熱情。滿足國際課程學習的需求。
參考文獻:
[1]許南.高等教育國際化:德國經驗及其對中國教育和經濟發展的啟示[J].教育與經濟,2012(3).
[2]李紅艷.高校日語翻譯教學現狀及對策[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12).
蘭州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 73005047699FBE-9C94-47B4-B253-AA8A44700D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