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光宇 楊星月
摘 要:思維導圖這種教學方式是將抽象的數學理論知識通過思維圖的形式呈現出來。基于對大腦的模擬,思維導圖可以用線條、詞匯、顏色、符號和圖像,從一個中心點出發,將完整思維過程予以呈現。它的應用優化了復習課的教學效果。首先分析了小學高段傳統復習課中存在的問題,然后闡述了利用思維導圖培養學生自主復習能力的教學策略,最后總結了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單元復習課中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思維導圖;自主整理復習;高段數學
一、引言
思維導圖自誕生之初就獲得了人們的廣泛關注與應用,并成為一種跨時代的思維工具。在我國,思維導圖的應用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時間,并且在現在的學科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的應用已經越來越廣泛,它能夠將單調的文字轉變為不同的元素,并生動呈現在學生的眼前,其對于完善數學概念、組織學生參與到問題探討中、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都十分有益。筆者在小學數學復習中一直注重思維導圖的運用,現將自己的一些經驗和做法歸納如下,希望能夠有一些借鑒意義。
二、思維導圖運用的策略
1.讓學生主動學習
復習容易使學生產生倦怠,但直觀的思維導圖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使學生變得積極,使教師的“講”變成學生的“討論”。我們把課堂教學模式進行了改革。在課堂中,我們最先會給出本節課復習的“核心詞匯”,圍繞這個核心詞匯,由學生自主展開思維導圖的構建,并在黑板上板書出來,最后再根據黑板上的呈現,對思維導圖加以改進和優化。思維導圖的應用,使學生真正成為知識的建構者,學生有了更多發揮的空間,獲得了良好的學習體驗。
2.豐富思維導圖的形式
思維導圖的樣式有很多,大致可以分為8類,應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和學生的學習情況,選擇合適的樣式,使思維導圖真正發揮效用,促進知識的理解與記憶。例如在復習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多邊形的面積”時,以中心詞“多邊形面積”為中心進行分散,使學生逐漸對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等基本圖形的概念、推導過程等產生全面、整體的認識。
3.“三思”模式助力成長
我區成就學堂提出了三階學習中的“三思”,即獨思、群思、反思。第一步,獨思。需注重學生的自主繪制與完善,在單元復習課,強調自主性的發揮,鼓勵自主復習的開展。在課前預習中,學生就可以自己繪制單元思維導圖。第二步,群思。在思維導圖的應用中,生生之間的互動溝通是必不可少的。在課堂中,當學生繪制完思維導圖,并不是自己珍藏起來,而是應該拿出來共享,讓同學和教師進行品評,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優化。第三步,反思。通過幾分鐘的時間,審視自己的,觀看其他人的,將別人的成功經驗進行有效借鑒。
三、思維導圖在復習中的應用價值
1.加深學生對知識內部聯系的認知
數學知識具有鮮明的體系,知識點之間也具有很強的邏輯關系。學生頭腦中存儲了大量的知識,但還沒有形成體系,不同體系之間的邏輯關系也未能理清,這對于數學學習是非常不利的。思維導圖能夠以圖示的方式,把知識系統地呈現出來,實現圖示記憶,搭建起完整的知識網絡。而且,在思維導圖中,也包括了數學的應用情境。借助于這一特殊的導圖設計,能夠增強數學與生活場景的聯系,啟發學生的思考,幫助學生實現知識的生活化運用。
2.教師自身能力的提高
本組的教師們為了取得良好的課堂效果,為了能夠充分發揮思維導圖在知識呈現方面的優點,在理論和實踐層面對思維導圖進行了深入研究。對于這種輔助性工具有了更深的認識、更強的運用能力。在研究過程中,老師們閱讀學習了大量有關思維導圖的理論書籍,力求做到理論知識和實踐相結合,使自身的教學素養和技能有很大的提升。
四、結語
復習對于數學學習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而思維導圖之于復習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要認識到它優勢,將其合理運用到小學數學單元復習中,使復習不再單調,并不斷提高學生的制圖、畫圖能力,給予學生更科學的引導,使數學的復習變得更加科學和高效,實現學生數學知識體系的系統優化,實現成績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陳惠敏.圖文并茂畫數學,獨創多樣做數學:思維導圖在小學高年級數學復習課中的運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35):124,127.
[2]林曉.小學高年級數學復習課中思維導圖應用研究:以廈門某小學為例[J].廈門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9,22(3):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