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妮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變革,我國相關教育部門對學生各方面發展的技能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對于中學生來說,承擔的學習任務比較重,在開展美術鑒賞課的時候能夠讓學生減輕壓力、釋放自我,并能夠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提升。在上美術鑒賞課的時候主要是依靠學生的聽覺和情感,讓學生發揮一定的想象,從而提高學生自身的美術素養,感受生活藝術帶來的美。主要圍繞高中美術鑒賞課教學的方式展開分析。
關鍵詞:高中美術;鑒賞課教學;意義;方式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物質的需求以及精神的需求越來越高。對于中學生來說,美術鑒賞課能夠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現階段我國對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要求越來越高。現階段相關部門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知識素養,只有這樣才能夠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因此,在現階段如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是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同時這也是教師在開展美術鑒賞課的時候需要認真思考的一個問題。
一、高中美術鑒賞課教學的意義
開展高中美術鑒賞課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教師在開展美術教學活動的時候應當按照素質教育的教學理念。因此,美術鑒賞課對教師開展教學活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于中學生來說,其已經具備一定的分辨是非的能力,同時也培養了一些興趣愛好,并且這個階段的學生已經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應當根據學生的個人情況,合理地創新自己的教學內容。教師在開展美術鑒賞課的時候也是一樣,首先需要對所講內容進行導入工作,開展導入環節的目的是為了能夠充分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此推進美術鑒賞課的順利開展。
二、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美術鑒賞教學的措施
1.重視教師的引導作用
高中美術教師在培養學生美術鑒賞能力的時候,首先需要重視做好教師自身的表率與引導作用,通過個人的專業美術能力,以審美素養來指導學生培養良好的審美意識。在日常的美術教學實際課堂中,教師需要加強個人的引導作用,增加藝術形式方面的教學,提高色彩、線條等藝術元素在美術課堂中的占比,從而幫助高中生養成基礎的藝術感受能力,為后續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打下基礎。而面對高中美術課堂教學條件受限的問題,教師可以組織學生白描或臨摹優秀作品,從而增強學生對美術作品形式美的感知。高中美術課堂的教師在日常也可以借助美術造型語言的方法來進行實際的教學,例如,如何達到畫面的均衡、增強畫面的藝術感,通過教師持續的引導與幫助能夠讓高中生具備基礎的藝術創新意識與有關知識,從而促進班級高中生個人審美水平進一步提升。
2.創設培養學生鑒賞能力的情境
教師要想在現代化的美術課堂上培養學生的個人鑒賞能力,首先就需要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高中美術教師在進行課堂教育時可以使用現代技術為學生創設發揮創新思維與探究能力的美術教學情境,讓學生親身體會知識的探索過程。在傳統的高中美術課堂中,教師通常只使用語言與靜止圖片的講解和練習作為課堂的主要教學內容,豐富有趣的教學活動與教學情感內容較少,這也造成高中美術課堂的教學環境較枯燥無趣。但是現代技術的多媒體教學方法卻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通過多媒體可以向學生展示有趣的圖像、聲音等內容,從而給學生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加強對高中生感官的刺激,充分調動高中生對美術知識的學習積極性,為高中生的創新思維與發展思維提供足夠的發揮空間。高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積極地探索生活中的美術,例如,看到馬路上行駛的汽車,可以讓高中生想象自己作為一名汽車設計師,應當如何設計汽車。教師可以先使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有趣多樣的汽車圖片或視頻,并讓高中生結合自己的愛好與需求來設計汽車,讓學生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與創作力,從而提高高中生的美術素養與個人鑒賞能力。
3.重視課堂反饋
高中美術課堂上,教師需要發揚高中生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站在學生的個人思維模式的角度來進行思考,從而拓展教學的方法與形式,讓班級高中生能夠產生良好的美術學習與創作的興趣。教師在實際的教學課堂中還需要充分借助多種有趣的教學方法,如班級的小組合作、設計教學情景等方法來激發高中生的興趣,加強學生個人創新能力與鑒賞能力的培養。教師還需要以高中美術課堂的基礎為教學重點,來注重對學生個人審美能力、創新能力的發展。這也需要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加強課堂的反饋,通過主動、認真地評價班級學生的個人素描、水彩作品,重點分析學生作品的綜合表現力等,充分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
總而言之,在現階段的美術鑒賞課中,教師應當采用合適的方法進行美術鑒賞,結合生活藝術開展教學,以便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教師還應當不斷地進行創新,研究更多的教學方式,促進美術鑒賞活動高效地進行,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張楊.核心素養體系下高中美術鑒賞課主題性課程教學實踐探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8.
[2]劉艷.高中生審美判斷素養的培養策略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