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華
摘 要:根據新課標要求,高中音樂需要以引導學生音樂欣賞和藝術理解為方式,落實學科核心素養,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實現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但是現實中,受高考影響,高中音樂課程的邊緣化地位仍未有效改變,音樂課的積極作用仍未有效發揮。結合當前高中音樂課程的問題,就踐行新課標,改善高中音樂教學的方法和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新課標;高中音樂;教學策略
隨著高中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應試教育逐步向素質教育轉變,學校加大了藝術教育的力度,引導學生對藝術進行感悟理解和表達創作。音樂課程是高中藝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門必修課程。新課標要求,要改變音樂的學習方法,將全體性和個性相結合,落實學科核心素養,提供自主學習空間,提高學生音樂綜合能力。針對這一要求,就需要分析當前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生為本,圍繞音樂學科素養,調整教學方法對策,提高課堂有效性,積極踐行新課標。
一、新課標下高中音樂教學的理念轉變
新課標下,高中音樂課程教學的完善和優化離不開學校和教師教育理念上的切實轉變。就學校而言,要增強對音樂課教學的重視程度,從而保證音樂教學可以有效開展。首先,應確保音樂課時,合理安排音樂課程的時間和內容,對擠占音樂課程時間等行為進行監督和批評,為學生能夠受到足夠的音樂教育保駕護航。其次,學校要提高對音樂教師的培養力度,加大對音樂教師師德的培養,保證教師具備良好的音樂素養和道德意識。
就教師而言,音樂教師要正確處理好“育人”與“教書”的關系,樹立并提高通過音樂課程實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認知,在實踐中,傳授學生音樂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探索通過音樂培養學生文化和素質、能力均衡發展的新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成長的關鍵時期通過音樂的熏陶和學習有所領悟和成長。在轉變理念的基礎上,音樂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如改變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方法,保證音樂課堂教學與時俱進、富有朝氣,促進學生參與音樂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的有效性。
二、新課標下高中音樂教學的方法策略
要改進音樂教學的方法需要以激發學生興趣為切入點,結合各門課程和德育工作建立學習關聯,以信息化手段為輔助開展課程的優化調整。
1.以興趣激發為先導培養學生音樂學習主動性
教師在音樂課堂中應扮演引導者的角色,將課堂的主體地位還給學生,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出發點,調整音樂課堂內容,完善課程設計,讓學生從文化課的高考壓力解脫出來,主動投入到音樂的享受和學習中去。具體來說,可以采取兩種方式。一是“投其所好”。了解學生的個性差異和音樂愛好,結合教材選取學生喜歡的元素為案例開展教學,讓學生在欣賞自己喜歡的音樂作品中理解和掌握音樂知識與技能,提高課堂的體驗感,以此增強興趣。二是“推陳出新”。借助學生的獵奇心理,用新音樂和新事物打動他們。如在賞析經典音樂作品時,結合時下流行的話語賦予作品新解,引導學生探討這樣的理解正確與否,以此激發參與。
2.以滲透德育為要點提高學生思想品質
可以說高中音樂課堂是學校開展德育的主要陣地之一。音樂課作為培養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學生的重要途徑,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始終把弘揚民族精神和優秀傳統文化、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愛國主義放在音樂教育的突出位置,通過學習愛國主義情懷的紅色歌曲、集體主義的奮斗歌曲、孝敬父母的暖心歌曲等,讓學生在藝術的環境中進行德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在具體的教學中,老師可以通過組織學生以賞析點評的方式暢談自己的觀點,分享見解,從而提高對這些優秀品質的認識和吸收。
3.以信息化為助力帶動學生融入課堂
為進一步豐富音樂課堂,教師可以借助信息化的手段,增強教學效果,滿足學生對音樂欣賞和學習的需求,使學生對音樂的感受更加形象、直觀,對于音樂的了解更加具象深刻。比如在學習《京劇大師梅蘭芳》時,可以播放梅蘭芳表演的具體片段,給予學生對于梅派京劇藝術以直觀的感受,幫助學生通過唱念做打體會京劇的魅力。老師可以借助信息化的手段,以多種方式把學生帶到音樂的情境中去,加深他們對教學內容的理解。
三、結語
高中音樂教學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一方面具有陶冶情操、舒緩壓力、進行藝術教育和德育的功能,但是另一方面又受到高考的影響,其在學校教學中始終處于邊緣位置。新課標對高中音樂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要踐行新課標,就需要學校和教師同時轉變教學理念,重視音樂教學并不斷思考、探索如何完善和優化教學方式,用有效的激發手段和教育手段,不斷提高音樂教學的有效性,在實施素質教育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孫璐.接軌新課標踐行新課程:淺談新課標下高中音樂課堂教學方法[J].考試周刊,2019(2):157-168.
[2]李樂.新課標影響下的普通高中音樂[J].北方音樂,2019,39(11):148-149.
[3]魏紅英.新課標下高中音樂教學方法研究[J].情感讀本,20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