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藝偉
摘 要:民間音樂作為一大藝術門類,在幼兒教育中有著激發幼兒想象能力、培養幼兒審美、陶冶幼兒情操等諸多好處,同時在幼兒教育階段開展民間音樂教學能夠起到傳承我國傳統文化的作用。圍繞著民間音樂在幼兒音樂教學活動中所能起到的文化傳承作用,展開一系列融入措施的探討分析。
關鍵詞:幼兒教育;音樂教學;民間音樂
在我國悠久的歷史發展進程中,民間形成了廣博豐富的民族傳統藝術文化,這其中民間音樂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相較于其他的各類藝術形式而言,民間音樂中飽含著創作者對于日常生活的感受與體悟,是傳統民間勞動者智慧的結晶。從幼兒階段開始重視對于民間音樂的藝術教學,不僅能夠很好地培養幼兒藝術素養和藝術感受力,而且同時也能讓幼兒樹立對于民族文化和民族傳統精神的認同感與保護意識。
一、民間音樂在幼兒學前教育中滲透的意義
(一)培養幼兒傳承傳統文化的意識
終身教育的基礎是幼兒教育,而藝術教育是其美育活動的關鍵。民間音樂不只能有效傳承我國的傳統文化,也能充分激活幼兒的民族意識與民族精神,還能讓幼兒的審美觀念得到提升。民間音樂的創作背景十分龐大,在其內容上的廣泛性能夠培養幼兒的情感、完善其人格。我國傳統文化涉及的內容非常廣泛,例如,美學觀點、文化思想等方面,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能夠根據民間音樂所呈現的環境背景及創作背景、歌詞等進一步加強幼兒對音樂的感知,還能讓其接收更多的各地民俗文化,讓其對我國的傳統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從而有效地傳承傳統文化。
(二)豐富幼兒音樂認知
跟隨國家教育課程要求的步伐,音樂教育走進幼兒園課堂已經多年,同時在音樂教育活動中融入民間音樂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幼兒教育領域的重視。音樂本身就是人們表達情感的重要方式手段之一,幼兒在聆聽音樂的過程中可以得到長足的對于音樂美感的認知和愉悅感,從而在日復一日不斷熏陶中幫助幼兒建立起對于音樂藝術的認知力和感受力。此外,民間音樂大多來自民間勞動人民在日常生活勞動中對生活和勞動的體悟,從而以一種藝術化的方式加以抒發和表達,其本身便具有獨特的審美價值和審美意義。對幼兒進行民間音樂教育,能夠很好地加強幼兒對民間勞作的認知,理解文化傳承的意義和價值。同時,部分民間音樂由于其本身在旋律音調上相對來說較為簡單,大多屬于五聲調式,十分符合幼兒對于旋律的感知,能夠在最大程度上啟發幼兒對于音樂的認知能力。
二、改變幼兒音樂教學誤區的解決對策
(一)在教材中增加民間音樂相關內容
在開展幼兒音樂教育的同時,幼兒教師可以在傳統原有的教材中加入民間音樂的相關教材,充分打開幼兒的藝術感知力、想象力,最大程度上調動起幼兒潛在的藝術上的敏銳度與感知力。由于民間音樂其本身在藝術的表現手法和藝術表現內容上具有無與倫比的獨特性,如果能夠將民間音樂的各種創作元素很好地融入幼兒的音樂教材中,就可以提高幼兒對于民間音樂的意識。在實際開展幼兒民間音樂教學活動前完善幼兒音樂教材處于首要位置。同時,一些簡單的民間音樂也十分適合幼兒教師帶領幼兒進行學習和演唱,只是對歌曲、樂器要認真選擇。我國本身幅員遼闊,各個地區之間的文化差異較大,從而導致很多歌曲具有很強的地方色彩,在教材的編排中也不能忘記這一點。
(二)創新幼兒音樂教學中民間音樂的滲入方式
游戲教學法對于很多幼兒教師來說并不陌生,大多數幼兒園中也會開展各類游戲輔助教學。游戲是每一個孩子的天性,將游戲作為民間音樂教學的切入點加以利用,可以幫助教師調動課堂氣氛,讓孩子們的注意力全身心地集中在課堂中,形成“寓教于樂”的良好課堂氣氛。幼兒教師可以在民間音樂教學課堂上根據本課所要教授的民間音樂曲目主題選取合適的課堂游戲,尤其是在課堂開始前和課堂中段。民間音樂屬于傳統文化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其具有很強的民間藝術特性,不應該被束之高閣,在幼兒的相關民間音樂中更是如此,游戲是一種很好地幫助幼兒找到民間音樂的教學手段,利用游戲則是幫助教師和幼兒開展民間音樂課堂非常有價值的方式。
對于民間音樂這樣的傳統文化學習認知應當從幼兒開始抓起,只有這樣,我們的傳統文化才能在未來更好地傳承和發展。在幼兒音樂教學實踐中對于民間音樂的滲透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可以幫助我們的傳統文化以創新的方式得以發展,另一方面民間音樂的滲透也可以很好地提升幼兒教學質量,促進幼兒在新時代教育理念的引導下得到綜合發展。
參考文獻:
黃曦.民族民間音樂資源在幼兒園音樂教育中的應用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