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中友
摘要:在當前新課程標標準背景下,教育工作的開展不僅需要向小學生傳授相關的知識技能,同時還需要引導學生形成相應的思維能力,進而為促進學生科學思維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在當前小學生科學科學標準視域下,更加需要對其科學教學實踐策略進行探究。
關鍵詞:小學;科學;新課標;科學思維
一、有效講授,促進小學生理論理解
講授方法是教師傳達科學知識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就需要教師對科學概念、科學基本技能以及原理進行分類展示和討論,進而更好地引導學生充分了解科學學科特性。教師可以展示一些演示情景和步驟,使學生更容易理解科學現象。例如在教科版五年級上冊《光的反射》一課的教學中,對眼睛受騙的講解中,部分學生很難理解其中的實驗內容和現象,又如“池底的 A點吸收空氣的光線,在看池水的過程中睜不開眼睛。”在這里,學生不能感覺到光線的存在,所以對于光線的反射也就不能進行深入地理解。針對這一點,小學科學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畫面將光路反射進行更為直觀形象的呈現,提升學生的接受和理解能力。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在講授的過程中將重點內容凸顯出來,引導學生能夠理解更加深入的知識內容,提升整體的認知理解能力。
二、STEM理念融入,豐富問題探究的形式
小學科學教師從STEM課程理念角度出發,可在小學科學的課堂教學環節設置充滿個性化的動手實踐項目,有效引導小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自主探究,有利于凸顯小學生的課堂教學主體地位,幫助小學生從多個層面進行學習。
例如小學科學教師在教授五年級上冊《運動和力》該章節時,可帶領小學生在課堂上開展“像火箭驅動小車”這一相關實踐項目。在正式展開該實踐項目前,教師首先可借助互聯網在課堂上為小學生播放普通小車的制作動畫,帶領小學生思考制作小車需要用到哪些材料。隨后,教師便可以帶領小學生搜集相關的用于制作小車的資料,在搜集制作材料的過程中教師可有意識地帶領小學生搜集廢棄材料,對廢棄材料進行合理利用,幫助小學生養成廢物利用的環保理念。在搜集材料階段,小學生可充分調動自身的想象力,挑選用于制作小車的材料,合理分配各制作材料的數量等,有利于提高小學生的組織籌劃能力及思維邏輯。在小車制作環節中,小學科學教師可鼓勵大家通過多元化的方式將制作小車的全過程進行有效記錄,例如可通過手機錄制視頻、將小車的各個制作階段運用照相機進行記錄等。帶領小學生將科學課程實踐項目的不同階段進行有效記錄,可有效增添科學課的趣味性,小學生也能通過詳細的記錄及觀察材料,發現實踐項目中存在的各類問題,在下次開展實踐項目時小學生將對此類問題加以重視,可有效幫助其進步。
三、加強實踐教學,培養小學生的動手能力
實驗活動是培養小學生動手能力的重要方式,教師要學會放開孩子的雙手和給孩子自由思考的大腦,讓孩子擁有適合的時間、空間與自由,從而體會教中學,教中做,在實踐過程中培養創新思維。靈活地運用教學方法是提高活動教育管理“教學做合一”的辦法之一。同時為了更好地提高學小學生的動手能力,教師就應為小學生提供良好的實踐平臺。如教小學生語言,可根據需要結合實際情況講授;有些活動有實物教學,可帶小學生觀看操作。例如在五年級下冊《浮力》的探究實驗時,教師就可以將相關的實驗器材如水、回形針、木塊、石頭等提前準備好,在活動上讓小學生自行操作并記錄相關數據和現象,從而更好地實現教、學、做的有機結合,以此更好地提升科學教學的整體效果。
四、有效設問融入,激發探索未知興趣
有效的提問方式能夠為引導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供明確指向,同時也能更好地激發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因此小學科學教師需要充分把握提問的時機,通過合理的方式提升學生參與課堂的熱情,進而為實現教學目標提供保障。在科學教學時,科學教師要積極地引導學生將探索未知事物的欲望激發出來,讓其在問題中找出關鍵點,進而以更快的速度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其次,在進行提問方式上可以采用創設情景的方式,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問題出現的具體環境,更好地激發探索新事物的熱情。再者,還可以采用“矛盾”法,在提問時運用相反的方法進行提問,讓學生通過舉例子的反證法進行問題的解決,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在進行提問時要求語言的凝練性,能夠將教材中的關鍵知識點涵蓋在提問中,在進行問題的提出時,還可以通過追問、反問等方式進行,由此促進學生能夠領悟問題。比如在學習六年級上冊《電與和磁》時,老師可以借鑒美國著名魔術師大衛·科波菲的表演視頻,用非接觸方式控制紙團的運動形成,在視頻播放之后,老師要提出一個問題:“大家想想,為什么小紙團能隨心所欲地運動?”通過對此魔術的展示,同學們對此充滿了熱情,激發了對科學知識的求知欲望,積極地思考,緊跟教師的教學思路,積極地學習和研究,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上所學的內容中去,在揭開魔術奧秘的同時,為本節知識點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結束語
總而言之,為了更加促使學生加深對科學知識的認知和理解,就需要將多元化的教學方式融入到科學內容教授中,促使小學生能夠在好奇心得驅使下參與到科學實踐中,進而為培養其科學思維能力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林靜,石曉玉,韋文婷. 小學科學課程中開展STEM教育的問題與對策[J]. 課程.教材.教法,2019,39(03):108-112.
[2]陳明選,陳金艷. 基于互聯網思維的小學科學探究活動設計[J]. 中國電化教育,2020(10):97-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