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玨
摘要:鄉村飲食文化資源包括各類食品及其加工產品和各種飲食習慣,種類豐富,具有滿足基本身體需要的特色、優良的自然特色和優良的地方特色。在深入開發鄉村旅游飲食文化資源的過程中,需要重視對鄉村飲食文化的挖掘,保持鄉村飲食的“本色”,強調鄉村飲食的文化包裝。鄉村食品是指產自廣大鄉村的地方食品,具有獨特的鄉土風味,成為當今流行的“綠色食品”的來源。鄉村飲食文化植根于各民族、各地方的鄉村人民,是利用特定地區地方特產的產物,具有獨特的地域和地域特色。鄉村美食文化資源在鄉村旅游有很大的開發價值,需要進行深入的探討。
關鍵詞:旅游資源,鄉村振興;飲食文化;開發
引言
自古以來,飲食一直是人們重點關注的話題。在2012年,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開始播出,受到了人們的喜歡。因為其從飲食文化的角度對全國各地的美食進行了詳細的介紹,是對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的宣傳,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現在許多國家和地區都把旅游和美食進行有效地結合,發展當地的云旅游資源。例如,韓國的“泡菜節”、西班牙的“斗牛節”以及我國的“青島啤酒節”,都是成功利用飲食文化和旅游資源的例子。
一、鄉村飲食文化資源類型及特點
(1)鄉村飲食文化資源類型
第一,市井飲食
市井飲食主要是在=商埠和主要水路運輸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經濟發達,交通便利,客商云集,擴大了食品原料和信息的交流,各種飲食文化與當地風俗、特產、民俗相結合,繼承了當地的特色飲食和風土人情,成為具有代表性的地方美食。市場上的食品以小吃為主,工藝多樣,品種繁多。這是因為在當時主要是針對客商、商戶、當鋪,來來去去,變化無常,吃的隨意。
第二,百姓飲食
百姓的飲食是指日常家庭中所烹制的美食,即民俗菜肴。民間菜肴既方便又隨意,隨吃隨用。日常消費和地域口味的差異決定了食品的味道、物美價廉,卻沒有樸素的特點。
第三,民族飲食
民族飲食是指除漢族以外的各民族的飲食。由于少數民族的社會歷史發展階層、地域、環境、財產、宗教信仰等不同,幾乎所有的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的飲食習慣和愛好,最終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飲食文化。蒙古炒飯、滿洲新月、韓國年糕、維吾爾抓飯、傣竹飯、壯糯米、布依米等。
第四,季節性飲食
季節性飲食是指各種節日,包括各種口味的飲食。這種食物有幾個特殊的含義。一是為人們帶來福祉和福祉的象征意義,二是健康飲食預防和治療疾病、保持身體健康的實際用途。重要的節日通常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設置,如過年飲食、夏季飲食、秋季清爽飲食、暖冬飲食等。
(2)鄉村飲食文化資源特點
第一,基本生理需求
鄉村飲食資源分布在千家萬戶,按糧食消費類型屬于滿足人民生存的基本消費。鄉村飲食是一種家庭享受的食品,鄉村飲食強調根據各地情況綜合利用原料,以最經濟的方式滿足人們的生理需要。因此,鄉村飲食制作簡單,省工省時,鮮美爽口,能體現南甜北咸、春酸、夏苦的地方風味特點。食物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化,自然與人的和諧,綠色與環境的和諧。鄉村飲食加工容易,口味簡單,但可能因地區、地點和季節而表現出不同的特點。
第二,具有自然色彩
鄉村飲食的獨特特征是樸素、自然、地道,風格自然、質樸、原始。例如,在鄉村烹制民族菜肴的過程中,并非刻意雕刻,而是活潑、自然、質樸的美感,原材料就地取材,質樸自然。更重要的是,許多鄉村飲食使用野生蔬菜作為原料,以獲得更獨特的風味。 、
第三,地域特色
農村食品文化資源的主要特點是“靠山吃山,靠水取水”,特別是用好當地的食物。在江河湖海的村莊里,魚、蝦、人參、貝類等水產資源豐富,以天然水產品最為獨特,在平原地區,以蔬菜、蔬菜、糧食、畜牧原料為基礎,在草原上,牛、羊肉、乳制品成為主要食品。雖然黃河沿岸的村莊普遍偏愛浸泡食物,味道更濃郁,但長江流域農村的飲食習慣與黃河流域的有很大不同。長江下游出產的食物有鮮、咸、咸、甜、酸、少味。珠江水系地處南方,氣候炎熱水道交錯,鄉村飲食生產強調鮮、輕、軟、脆的特點。由于不同的地區,所擁有的自然條件是不一樣的,也就形成了不同的飲食習慣,飲食文化具有突出的地域特色。盡管社會在發展變遷,但鄉村獨特的地形地貌卻難以改變,處處顯得樸實自然,鄉土風情、鄉土風情和鄉情氣息濃厚。
二、鄉村飲食文化資源的旅游價值
(1)鄉村飲食文化資源的現代價值
人類飲食文化從原始到精致,從自然到人工,回歸本源,崇尚自然。在西方國家,追求綠色食品、天然食品已成為一種時尚。現階段,我國的飲食也開始接近自然,如“田園菜”、“山野菜”和“農家飯”等綠色、天然食品。在現代化的大都會酒店,餐廳的布局和裝潢也很質樸原始,有質樸的服裝、帽子,還有一堆辣椒和玉米棒。這是一種典型的向往和追求自然的形式。越來越多的人尋求回歸自然的寧靜田園生活,這越來越受到新鮮、質樸和自然時尚所體現的飲食觀念以及谷物、野味、森林食品和海鮮的影響。經過悠久歷史發展而制成的鄉村飲食,具有獨特的制作方法、飲食習慣和食用方法。不同民族的飲食方式也有極大的變化。這種豐富多彩的地域和民族美食,也體現了不同地區、不同民族之間不一樣的飲食文化,豐富了鄉村飲食的內容,同時為發展現代旅游業提供了重要資源。
(2)鄉村飲食文化資源的旅游價值
第一,鄉村飲食文化資源使旅游特色更加的鮮明,旅游資源開發的關鍵是“文化”。通過對鄉村飲食文化的開發,讓旅游消費者能夠選擇適合自己的飲食方式,有更好的旅游體驗。鄉村飲食文化資源是與飲食有關的文化、歷史、民俗、神話等極具吸引力的內容。比如一些著名的地方美食和甜食,往往伴隨著一段傳奇的故事,如果開發利用,游客可以聽到(聽故事)、看到(看原料和工藝)、嘗到(品嘗)。
第二,鄉村飲食文化資源促進鄉村成為特色旅游地,茶、酒、鄉村食品是鄉村飲食文化資源中的重要內容。許多民間美食在全國各地都有,工藝獨特,具有深厚的文化意義。地方茶文化、酒文化和美食資源可以通過兩種方式發展:民俗旅游內容。二是開發多種特色旅游產品,不同民族出產的名茶、名酒、美食種類繁多,以市場為導向,以現代科技為依托,在改造傳統鄉村食品、快速將傳統鄉村食品推向市場、開發特色旅游產品等方面具有廣闊的前景。
第三,鄉村美食文化資源是進行鄉村特色旅游的重要前提,結合鄉村飲食文化的地域性、多樣性特征,在開發旅游資源的過程中,需要選擇最具代表性和權威性的資源,優化組合,結合游客和旅游目的地的心理因素,能夠及時、有針對性地開展推廣活動,組織以民族美食為特色的美食文化旅游活動。
三、鄉村振興背景下開發鄉村飲食文化旅游資源的必要性
目前,越來越多的村莊通過旅游開發促進了鄉村經濟的發展,這也表明了鄉村旅游開發是鄉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式,旅游資源是否進行了合理有效地開發,決定了旅游目的地對游客的吸引力。在旅游資源中,鄉村飲食文化和旅游資源是其關鍵的組成部分。
(1)增強吸引力,促進當地旅游業發展,增加當地居民收入
在旅游的食、住、行、游、購、娛六大要素中,食是非常重要的要素。在觀光的過程中,除了要滿足看美景、吃美景的欲望,還要滿足自己的特殊飲食需求。開發具有特色和代表性的鄉村飲食文化和旅游資源,可以作為吸引當地游客的關鍵因素,增加鄉村旅游的吸引力,能歐極大的增加當地居民的收入。
(2)促進鄉村飲食文化的保護與傳承
鄉村飲食文化是長期形成的,與當地的文化背景、歷史、風土人情、民俗等密切相關。在滿足游客在旅游中“吃”的需求的基礎上,可以講述隱藏在美食背后的鄉村故事和文化,既可以滿足游客的精神需求,又可以促進當地美食文化的傳承和保護。
四、鄉村飲食文化和旅游資源開發存在的問題
(1)鄉村就餐文化沒有形成平拍,缺乏對游客的吸引力
旅游的異地性也就決定了游客需要對旅游的地的文化進行更好的了解,如當地的傳統生產工具、生活用品、生活方式、歌舞等。開發特色鄉村文化餐飲產品,更好地滿足游客需求。文化心理探尋其他地方,鄉村旅游開發方面在地域上具有優勢,但鄉村美食的地域文化特色相對較弱。對當地鄉村旅游特色非常重要,食物的開發和探索還不夠深入。除了一些鄉下的特色美食外,大部分農村特色菜都不為人所知,也很難吃到,沒有以餐飲文化吸引游客。
(2)農村飲食文化產品營銷手段不足,服務質量有待提高
宣傳是提高農村食品知名度的重要手段,雖然必都谷采取了多種宣傳方式,但渠道比較單一,了解的人比較少,不利于提升鄉村的知名度。隨著旅游出行的人數的增加,對吃喝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對鄉村餐飲服務和衛生的要求也不斷提高,目前有很多的鄉村農家樂和鄉村旅館,服務的品質和菜系有很大的差距,有些農場在淡季游客少的情況下服務更熱情,價格也比較合理,但旺季時盤子少,餐具不齊,就餐條件差。
五、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飲食文化和旅游資源開發措施
(1)深挖飲食文化的內涵
在開發鄉村飲食文化和旅游資源的過程中,科學識別、挖掘、分類特色食品的發展歷程、故事傳說、民俗風情等豐富的飲食文化特色,飲食習俗是吸引游客的旅游資源,需要使用主要和次要數據收集方法廣泛而深入地了解農村地區。基于當地特產的歷史和故事,滿足游客的精神需求,弘揚該地區的獨特文化,突出鄉村飲食文化旅游的意義。鄉村飲食文化資源十分豐富,但每個民族和地區都有自己的飲食文化。但由于缺乏對當地飲食文化資源的挖掘,現代食品快速流向農村,各村飲食文化大同小異,往往缺乏地域特色。因此,為豐富鄉村旅游的內涵,鄉村旅游的發展應高度重視鄉村美食的發現與安置。鄉村飲食在民間有著非常有悠久的歷史,鄉村飲食文化資源的挖掘主要從以下幾點進行: 第一,古菜譜。我國有很多古菜譜,著名的《山家清供》、《中饋錄》、《素食說略》等就包含了很多的菜譜。《調鼎集》中清代民間功夫菜也很多。 第二,文人詩歌。歷代文人游山水,情詩酒,講民食佳話。如杜甫《白鹿黃涼菜》《、白居易《咸白魚飯》、陸游《苦筍白玉》、李調元《南仁食魚》等這些作家所寫的民間美食。第三,祖傳菜譜。祖傳菜譜具有很大的開發價值,比如著名的明代官食書和《南海竹枝詞》就是宋媽媽一生的辛勤勞動的成果。第四,民族特色。少數民族特色菜也是民間飲食中的重要角色,如赫哲族的殺生魚、蒙古族的羊背子等等。
二要打造鄉村飲食文化品牌。隨著鄉村旅游發展速度的加快,鄉村旅游的地區之間也有了很大的競爭,食物的競爭是獲得游客青睞的重要環節。在鄉村飲食的發展中,可以通過構建體驗中心、產業園、飲食文化節展示當地的鄉村飲食文化,政府和企業要提高建立鄉村飲食文化旅游品牌意識,從產品的包裝道營銷、就餐環境,打造具有特色的地方鄉村美食品牌。
(2)政府層面引導農村飲食文化旅游資源開發
政府要重視發展農村飲食文化和旅游,根據鄉村飲食文化資源特點和農場和旅游產業的特殊情況,制定綜合規劃。一方面可以聘請旅游文化方面的專家,打造具有特色的鄉村飲食文化,另一方面可以聘請專業的旅游規劃人員、餐飲專業機構 ,為鄉村制定飲食文化旅游發展規劃。
(3)采用多種營銷渠道,進一步提高鄉村餐飲服務質量
應該充分利用互聯網銷售農村食品,積極利用網絡媒體推薦食品,比如網紅李子柒有自己的農村生活短篇,采摘、烹飪等視頻,鄉村旅游勝地,可以利用直播平臺發布采摘原料和制作菜肴的過程,讓游客了解菜肴的安全性和新鮮度,加強對鄉村飲食文化的了解,在品味鄉村飲食的過程中,對當地的民俗風情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隨著時間的推移,地方政府應加強農家樂服務質量監管,加強對農村餐飲管理人員和服務人員的培訓,提高服務質量。
(4)因地制宜的創新美食
一方面,需要根據當地情況調美食。農村大部分地區生態環境良好,大部分食材都是在當地進行采購,新鮮度非常高,能夠滿足游客對口味和健康的要求。比如四川青林口村的豆腐宴就是當地比較有名的特色美食,用當地的泉水制作的菊花豆腐、脆皮豆腐,口感細膩細膩,吸引了很多游客。因此,鄉村旅游目的地必須利用自身在食品原料生產方面的優勢,生產當地特產來吸引消費者。
另一方面,也不能盲目模仿。鄉村旅游目的地需要結合當地實際,突出地方特色,讓游客感受當地美食,同時也需要美食創新。例如,根據自身特點重新設計和重組菜肴,設計現代人喜愛的菜肴以滿足游客的用餐需求。在自然環境中迎接游客,讓游客充分享受田園風光,專業的工作人員引導游客自己選擇食物到烹飪的全過程,讓游客在食用和制作過程中充分了解原材料。
(5)開展農村飲食主題活動,加強宣傳推廣
在發展鄉村飲食文化的過程中,要積極深挖節日、比賽等特色主題活動,讓游客了解食材,進行全方位的生產、評價等。不僅要品味鄉村飲食文化,更要弘揚消費目的,促進鄉村旅游的發展。例如,在2018年,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清涼峰津舉辦了鄉村美食大賽,一共制作了上百種的地區特色鄉村美食,讓游客和當地人都可以有一個愉快的體驗,以及節日氣氛和當地美食,也促進了飲食文化的發展。
(6)深入開發農村食品文化資源,同時保持“自然味”的特點
鄉村飲食最重要的特征是“自然味道”。回歸自然,人們喜歡追求自然的味道,因此,鄉村飲食受到了人們的熱烈歡迎,所以鄉村飲食文化資源是否具有“自然味道”的特點?不論是旅游餐飲的深入發展,還是對旅游產品進行創新開發,需要機油“自然風味”才能更具有吸引力。“自然風味”的特色還體現在保留獨特的“鄉村”特色上。鄉村飲食獨特的“鄉土”特色,需要以當地的美食文化資源為核心業務,在強化特色和差異化的同時,尤其要強調鄉村食品的自然、質樸、綠色、清新的鄉村環境,深化鄉村旅游發展,首先要提供文化資源食品生產加工工藝和食品包裝必須具有鮮明的鄉村風味,才能引起游客對“鄉味”的鑒賞。例如,一道鄉村菜的招牌菜必須來自當地特產,制作方法必須是當地傳統工藝,必須使用當地的“陶器”工具。其次,美食商圈要營造出濃郁的田園風光,這也是鄉村旅游游客想要的這種體驗。如今,一些大城市的酒店專門開設了“鄉土味餐廳”或“鄉村味美食街”,目的是讓客人感受田園風光,享受田園風光,所以更要重視鄉村旅游的美食環境。
(7) 重視鄉村飲食文化包裝,提高鄉村旅游競爭力
鄉村飲食文化入受到了國內外游客的喜愛,但鄉村飲食文化與本土飲食文化還是有一定的區別的,鄉村飲食文化主要是以發展旅游為目的,通過對當地地飲食合飲食文化的宣傳,讓游客在體驗沒事的過程中,能夠感受到鄉村飲食文化的風情,滿足國內外游客了解鄉村民俗文化的需求,游客對地方飲食文化旅游產品的需求也可以帶動旅游市場的發展。通過利用當地餐廳和休閑茶館,推廣綠色健康鄉村飲食,營造鄉村用餐環境,滿足當地居民對自然、娛樂、休閑等文化生活的需求。通過在兩個市場中不同文化的運作來增加市場份額。在農村食品資源豐富的地方,可以結合農村飲食文化,以綠色食品為基礎,發展水果采摘園、鄉村小吃、野菜品嘗、特色家禽等烹飪品嘗、燒烤品嘗的美食旅游活動,打造鄉村飲食文化的品牌形象,增加鄉村的知名度,有效提升鄉村旅游的競爭力。
六、鄉村振興背景下鄉村飲食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的具體做法
現在鄉村中的旅游資源比較對,飲食文化是又有種重要的組成,雖然不及名勝古跡的吸引力,但在旅游中也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影響也比較大。在開發鄉村飲食旅游資源的過程中,要客觀認識飲食文化的作用和地位,繼續以美食為主要吸引力,建立產品與旅游的一定聯系,鄉村飲食起著重要的作用。下面是一些具體的想法:
(1)加強旅游餐飲場所管理監督
目前,餐飲場所越來越多,往往與餐飲服務產品的質量息息相關,質量如果沒有很好的管理,不僅會影響企業的形象,還會對人們的身體健康產生不利的影響,因此需要加強餐飲場所的建設和監管,吸引游客。一是相關部門對食品企業實施全面嚴格管理,建立相關制度,控制經營者,確保食品的質量符合相應的標準;二是提升服務水平。可以讓旅游餐飲企業結合游客的實際需求進行競爭和銷售,這樣游客才會更加滿意,這體現了餐飲企業的整體管理和監督。
(2)構建美食文化街
在全國的一些景區,現有的美食廣場在建設上還比較落后,雖然有很多餐廳,但還不夠完善。主要以經濟利潤為主要經營目標,因此,要根據旅游目的地的長遠發展,建設美食文化街,形成比較獨特的旅游資源。在美食街建設中,政府也應合理規劃,提供相關優惠和支持政策,支持美食街建設。合理打造美食文化街也很重要,發展不僅可以帶動當地經濟,也可以豐富游客的生活體驗。
(3)加大鄉村飲食的開發力度
鄉村飲食開發在旅游資源開發中非常重要,過去有很多知名產品,但還不夠豐富,需要不斷創新和完善,加大宣傳力度,讓更多人了解新品,增加對產品的反復了解和印象,吸引更多游客。另一方面,購物產品的發展還必須注重產品質量、品牌形象的形成,同時可以與相關文化相聯系,與歷史文化緊密相連,借助幫助充分展現食物中蘊含的歷史文化。
(4)飲食文化領域旅游特色產品的推出
隨著現代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在旅游活動中具有追求享樂、持續消費的特點,同時由于假期的不斷調整,鄉村逐漸成為旅游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進一步豐富現有文化資源,需要進一步開發具有特定民族和地方特色的特色產品,使當地旅游業快速發展,加快農村經濟可持續增長和發展。一是鄉村的飲食文化主要是針對旅游人群的,對飲食產品的開發,具比較大的發展前景和市場基礎;二是能夠充分展示出鄉村飲食生活的民俗風情。一種更原始的飲食文化,體現了農民的飲食習慣,即使從城市消失了,也依然存在于鄉村,彌漫著鄉村的氣息;三是節假日進行飲食和健康管理。采用純綠色天然產品,保持原有的保健功效,再以各種民間藥膳技術及相應特色食品為基礎,生產開發產品,將當地優質環境融入飲食開發。
(5)加強區域合作,整合和合理利用文化資源
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獨特的飲食文化。要充分利用和整合現有資源,加強區域間合作。只有這樣,才能體現出飲食文化的特點和內涵。不同的食物在人們之間流通,以提升和保持飲食的文化形象。在對鄉村飲食文化資源進行開發的過程中,需要對不同地區的資源進行有條理的安排和規劃,以免重要資源流失,同時加強不同區域之間的有效合作,才能進一步實現飲食文化的提升,通過整合資源、合理運用,充分開發利用飲食文化。
結語
旅游資源的開發對現代服務業的快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因為旅游不僅創造了人們可以放松身心、豐富精神生活的環境和空間,而且還帶動了現代經濟的發展。因此,在鄉村振興背景下,需要重視對鄉村飲食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推動鄉村的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柏靈.阜新民族特色飲食文化的旅游價值開發研究[J].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02):5-8.
[2]王元華,劉力豪,張雪.旅游文化要素挖掘與地產開發--以濟南市為例[J].價值工程,2015,(09):219-220.
[3]王寶剛,劉洋,劉坤峰.鄉村飲食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研究:以信陽郝堂村為例[J].河北旅游職業學院學報,2017(4):45-47.
[4]何星,張艷萍,何攀.旅游發展背景下傳統川菜飲食文化資源開發現狀研究[J].阿壩師范學院學報,2018(3):89-93.